第200章 嚴抓政審,朝堂陰雲

字數:6025   加入書籤

A+A-


    第200章 嚴抓政審,朝堂陰雲
    “殿下,要不…”
    見狀,王春花忍不住開口道。
    她的本意就是警告對方,讓他重視保密的嚴肅性,可如今似乎鬧大了。
    若是譚軍被殺,那自己豈不是惹上了國公之子?
    她最厭倦的就是無辜牽扯到是非旋渦之中。
    想當初就是被長孫家給針對,還險些身死。
    若非殿下相救,恐怕那時候就成為犧牲品了。
    然而,話還沒說完就被李恪打斷了,“都閉嘴!!”
    “本王決不允許長安城那些歪風邪氣滲透到北疆來。”
    “若是有人膽敢為他求情,那就一起處死!”
    李恪聲音之冰冷,態度之果決,讓在場所有人都為之一滯。
    眾人:“……”
    好嘛,譚軍你耗子尾汁吧!
    此時,大家充分意識到了保密的嚴肅性。
    若是以後誰嘴巴還不把門,這就是典型的下場。
    “蜀王殿下,俺譚軍一人做事一人擔。”
    “事情都是俺做的,和尉遲都尉沒有半點關係。”
    “俺這就以死謝罪,還請殿下不要為難尉遲都尉。”
    譚軍自知無法全身而退了,腦子一熱便作出了選擇。
    “幫俺轉告國公大人,他的恩情俺下輩子再報答!”
    話音剛落,架在脖子上的陌刀猛地一劃。
    嗖—!
    一縷寒光閃過,隨後血濺當場!
    隨著譚軍倒下,所有人都意識到…
    這北疆,恐怕要變天了!
    泄露秘密的不止譚軍一人,也絕對不止他一人!
    隻不過之前泄露的都是一些無關痛癢的小道消息,還沒有觸碰到殿下心中的紅線罷了。
    想當初,王氏的府兵追殺殿下派出去的墨氏三兄弟。
    殿下一怒之下,直接把那些府兵都給當眾處刑了。
    甚至還以管理不當為由,把柴紹將軍都給發配去鎮守薛延陀了。
    現在…泄密風波初現端倪,殿下又會如何處置泄密之人?
    一時間,定襄城那些泄密者人人自危…
    ……
    郡守府。
    從蜀王府回來,李恪躺在床上發愣。
    譚軍的死,並沒有讓他獲得想象中的痛快;
    那被人背刺的感覺反而席卷了他,有些鬱悶。
    譚軍是驍勇善戰沒錯,可這時代最不缺的就是武將。
    蜀王府手握熱氣球,炸彈,以及墨家諸多戰爭利器;
    需要的早就不是所謂的善戰了,而是絕對的忠誠。
    “看來,嚴抓政審已經刻不容緩了。”
    頭疼欲裂的李恪緩緩閉上雙眼,沉沉地睡了過去。
    蘭香小心翼翼地伺候著李恪,為他蓋好被子。
    確認沒有問題後,才緩緩出了房門。
    “殿下為何喝地這般爛醉,還愁眉不展的。”
    她從小就伺候李恪,自然能看出李恪有心事。
    如今定襄城一天一個樣,正在發展的道路上高速前進。
    她實在想不通,到底有何困難要逼得殿下借酒消愁的。
    “哎,事情是這樣的……”
    薛仁貴歎了口氣,隻得將事情解釋了一遍。
    雖然一直忙著訓練府兵,但也有安排人巡視蜀王府。
    所以售樓處發生的事情,他第一時間就得知消息了。
    尉遲寶林進入售樓處沒有多久,王春花就派人求援。
    也正因如此,他才能第一時間趕到現場,並控製局勢。
    聽完,蘭香那精致的小臉立馬陰沉下來,喃喃道:
    “殿下都已經離開長安就封了,他們還陰魂不散。”
    “尉遲都尉那邊先派人監視,等殿下醒來再做定奪。”
    “另外,我修書一封,勞煩薛都尉即刻派出八百裏加急送往長安。”
    她能預測到,朝中必定會陰雲四起。
    此事不是她能插手的,但必須讓楊妃知曉。
    楊妃若是解決不了,還可以向皇後殿下求情。
    皇後向來疼愛蜀王殿下,說不定能幫忙說幾句好話。
    總之,未雨綢繆是必須的!
    “沒問題。”薛仁貴當即應下。
    ……
    事情也正如蘭香所料。
    長安城,鄂國公府。
    “李恪果真初生牛犢不怕虎,竟然敢做這種事。”
    “哎呀,看他們不爽幹就完了!”
    “還非得整那些上不得台麵的手段…”
    尉遲敬德性情憨直,為人自負,有種不服就幹的衝勁。
    本來這性格和李恪是沒有半毛錢關係的。
    但壞就壞在這家夥嘴巴漏風,對李世民更是不加隱瞞。
    在得知天狼計劃的第一時間,就把消息稟報了上去。
    砰—!
    “逆子!他眼裏有沒有大唐了?”
    李世民惱怒至極,氣得一巴掌拍在桌子上。
    在滅東突厥之後,奚族、契丹等部已然歸順大唐。
    如今大唐對三國采取的就是安撫為主的懷柔政策。
    而李恪此舉,無疑是衝著剿滅人家去的。
    這無疑會打亂大唐的對外計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更嚴重的,還可能會周邊列國唾棄!
    李世民抬眸看著尉遲敬德,問道:
    “你說,李恪是不是太飄了?”
    此前李恪收複薛延陀疆域,為大唐立下了汗馬功勞。
    盡管有許多大臣都反對,他依舊把薛延陀分封給了李恪。
    他懷疑自薛延陀一役後,李恪心態膨脹了。
    否則怎麽會打起了奚、契丹等國的主意呢?!
    尉遲敬德不以為然,道:“我倒是覺得殿下有句話沒說錯。”
    “哦?哪句話?”
    尉遲敬德冷冷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劼利可汗的渭水之盟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嗎?”
    渭水之盟就是李世民心頭的一個刺,一般人還真不敢當著他的麵提。
    而尉遲敬德說話向來大膽,從不會避諱什麽。
    關鍵李世民也沒生氣,就這麽安靜地聽著。
    “別看奚人五部和契丹八部歸順了大唐,那也因為他們怕挨揍。”
    “可若是哪天大唐勢衰,他們會不會背刺一刀呢?”
    “按我說咱們就應該裝作什麽都不知道,甚至暗中助殿下一把。”
    他的態度和李恪出奇的一致。
    “茲事體大,明日早朝先討論一下再議。”
    雖然李世民覺得有道理,但他也沒有當即下決定。
    他深知自己的每一個決策都關係到整個大唐的民生。
    因此自登基之後,凡事他都會慎而行之!
    翌日小朝會。
    兩儀殿。
    朝會一開始,李世民就當眾把議題給拋了出來。
    “關於蜀王製定‘天狼’計劃,欲挑起奚、契丹等國內亂一事,諸位怎麽看?”
    長孫無忌眼前一亮,他當然不會放過這種數落李恪的機會。
    即便李恪已經離開了長安城也不夠保險,畢竟對方去北疆還立下天大的功勞。
    隻有不斷破壞對方的形象,降低其在李世民心中的份量,才能確保他徹底退出皇位之爭。
    議題一出,率先站了出來表態:“啟稟陛下,臣以為此事不可!”
    “大唐是禮儀之邦,講究禮儀為先。”
    “即便是兩國開戰,也會送上交戰文書。”
    “蜀王此舉手段太過歹毒,絕非君子所為。”
    長孫無忌的話一出,立馬引起了大批文臣的共鳴。
    “陛下,司空所言甚是。”
    “臣附議!”
    “臣等附議!”
    一時間,朝堂上陰雲漸起。
    喜歡讓你治理北疆,沒讓你一統世界請大家收藏:()讓你治理北疆,沒讓你一統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