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傻子皇帝

字數:5197   加入書籤

A+A-


    唐穆宗,初名宥,唐憲宗第三子。唐穆宗一共有五子,其中竟然有三個做了皇帝,即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這在唐朝曆史上絕無僅有。太平公主口後來問傅小d什麽原因,傅小d道:“他前世是高僧,放生很多,所以後代子孫昌盛,但今生他改修行道教,癡迷煉丹,恐怕性命堪憂。”
    穆宗剛即位時,傅小d正在阿拉伯作戰,西北少數民族引兵犯境,神策軍中尉梁守謙將神策軍4000人及八鎮兵赴援,形勢很是緊張,大臣們跪倒在延英殿門外切諫。穆宗此時收到了傅小d的援助,包括糧草和大炮,由傅致遠管理,隱藏在長安城外的密林中。於是他對大臣們說:“朕已決定去看神策軍摔跤,不要再上疏煩我了。”諫官再三勸諫也是無效。穆宗每三日來神策左右軍一次,同時駕臨宸暉門、九仙門等處,目的是為了觀賞角抵、雜戲等表演。利用阿拉伯物質,他在宮裏大興土木,修建了永安殿、寶慶殿等。
    回紇族看到大唐越來越富有,就不敢興兵作亂了。
    唐穆宗按照傅小d要求,封李忱為光王。意味著他將會發揚光大大唐輝煌。但李忱看上去癡癡的,好像智力有些問題。唐穆宗通過傅致遠問傅小d怎麽辦?傅小d通過天眼,發現李忱將來是要做皇帝的,但需要經曆一段磨難。於是為他開發了般若空間,他得到了孔雀王照顧,隨時能轉危為安。
    隨著時間的推移,李忱逐漸長大成人。他展現出了令人矚目的賢良品性,這使得他備受讚譽。然而,命運卻總是充滿變數。當穆宗病情危急之際,他曾有意將皇位傳給李忱。但在宰相們和宦官們的爭執中,這個計劃最終未能實現。
    “什麽?皇上想把皇位讓給他?”太子李湛怒吼道。
    “我認為是傅小d的意思。否則父皇不會這麽癡迷於看雜戲。”次子李昂分析道。
    “看雜戲與他有什麽關係?”李炎問。
    “據仇公公說,他在等待皇叔覺醒。”李昂道。
    “覺醒?難道他在睡覺?”李湛皺眉問。
    哈哈哈哈,十六宅裏爆發出哄堂大笑。
    十六宅,是唐代諸位親王的居住地。
    也許正是從那一刻起,李忱開始意識到自己處境艱難,如履薄冰。因為他深知,在接下來即位的幾位侄子眼中,他成了一個潛在的威脅。麵對這種情況,李忱別無選擇,隻能韜光養晦,隱藏自己的真實意圖和才能。他在眾人麵前保持沉默,裝出一副呆傻愚笨的模樣,以此來保護自己。這樣一來,那些心懷叵測的人便會放鬆對他的警惕,認為他毫無威脅可言。而他則可以暗中觀察,等待時機成熟再行動。
    他在做親王時,往往一天都不說一句話,敬宗、文宗、武宗這三位皇帝,他們日常生活中的一大樂趣,便是前往光王府尋找樂趣,絞盡腦汁地想要逗李忱開口說話。即便是文宗這位向來以老實著稱的皇帝,也曾講出如此話語:“若有人能讓光王開口說話,朕必有重賞!”
    一次,敬宗帶著他去看瀑布,敬宗就要忍不住說出一句李白的詩詞,但是忽然一轉念,想試試這位皇叔是不是真傻。
    “飛流直上三千尺——”他等著李忱接話。
    如果他能說下一句:“疑是銀河落九天”,就說明不是真傻。
    或者他直接糾正他說錯了,“瀑布怎麽能直上三千尺呢”,同樣說明他不傻。
    但這位皇叔卻道:“緣是香爐冒青煙!”
    周圍人捧腹大笑,要是李白還在的話,還不給氣死?
    這個笑話更加坐實了他是個傻子的結論。
    倘若說喜愛遊山玩水的敬宗尚未將其叔父視為重要人物,而文宗除了尋求歡樂之外並未對叔父施加過多刁難,那麽待到武宗即位之後,李忱所麵臨的處境則要險惡得多。
    因為李忱越是沉默不語,武宗就越是不安。武宗在會昌三年843年),他在宮中設宴招待好友,一腳把“傻子”踹到糞池裏,李忱還如平時那樣傻傻地笑,然後趴裏麵睡了過去。
    這些狐朋狗友道:“皇上啊,你不必擔心,他就是個傻子。”
    “是啊,躺在糞池裏還能呼呼大睡,說明傻得不一般。”
    在孔雀王保護下,李忱在一名叫仇公武的宦官的幫助下逃得一命。
    他逃出長安城,來到了一座寺院。此時遇到了黃檗禪師。
    禪師即刻向他作揖,並端上來飯菜伺候。
    居士們搞不明白,出家人怎麽能禮敬在家人呢?
    禪師十分推崇達到這一境界的“自在人”,他說:
    “供養十方諸佛,不如供養一個無心道人。何故?無心者,無一切心也。如如之體,內如木石,不動不搖,外如虛空,不塞不礙。”
    這時,李忱才抬起頭道:“終日吃飯,未曾咬著一粒米;終日行,未曾踏著一片地。”
    什麽意思?居士們搖搖頭。
    禪師解釋道:“無論何時,無人我等相,終日不離一切事,不被諸境惑,方名自在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隻要在一切時中行住坐臥,但學無心,不起分別,亦無執著,方名解脫。
    從此,光叔開始了自己的流浪生涯。武宗徹底打消了害他的念頭。
    但在武宗會昌末年,他立即返回了長安,在長安街頭繼續裝瘋賣傻。
    仇公公關心地問:“你回來了?”
    李忱沒有回答,繼續吃著地上的垃圾。
    “你的病好了?”公公問。
    他輕歎道:“我哪有病?是他們病了!”
    仇公公搖了搖頭,傅小d給了他很多錢讓他照顧李忱,看樣子沒救了。
    會昌六年846年)三月初一武宗病危,這一天李忱被宦官擁立為皇太叔,即在此之前已恢複親王身份。
    宦官們看到武宗奄奄一息,武宗又沒有兒子,宦官們商量著立個好擺布的人為帝。
    “李忱啊!”仇公公提議道。
    “對,就是他了!”一個老宦官豎起了大拇指道。
    “他當了皇帝大家繼續奏樂繼續舞!”另一個宦官道。
    找個傀儡當皇帝,這是他們選擇李忱的原因。
    同年三月二十一日,武宗駕崩,李忱登基稱帝,時年三十七歲,是為唐宣宗。
    即位後,宣宗臉上的紅光染紅了神殿,讓大臣們仿佛看到了昔日的輝煌。
    他出色的施政手腕更使宦官和大臣們瞠目結舌。
    宣宗首先把在阿拉伯的傅小d和李武將軍召喚到國內,給他們嘉獎。向他們谘詢治國之道。
    “他不傻啊!”大臣們麵麵相覷道。
    “唉,隱藏的夠深的。”他們佩服的五體投地。
    傅小d知道他是一位開悟的高僧轉世,非常敬重他,並推薦《貞觀政要》這部書讓他學習。
    這本書記錄了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間的政治智慧和治國經驗,讓李忱受益匪淺。即位之後,李忱展現出了卓越的領導才能和勤勉的工作態度。他深知中唐以來社會問題嚴重,因此致力於解決這些難題。
    在政治方麵,宣宗采取了一係列措施來穩定局勢。首先,他貶謫了李德裕,結束了長期以來的牛李黨爭,使得朝局得以安定。其次,他積極抑製宦官勢力的過分膨脹,防止其幹預朝政。此外,李忱還嚴厲打擊不法權貴和外戚,維護了朝廷的公正和清明。
    對於甘露之變中死去的官員,李忱也表現出了寬容和大度。他下令將除鄭注、李訓之外的百官全部昭雪,恢複他們的名譽和官職,以安撫人心。這一舉動贏得了士大夫們的讚譽,也體現了李忱的仁厚之心。
    他與大臣的關係非常融洽,每有大臣外出,他總會寫詩贈送。在接見臣子前,總是更衣洗手,整理裝容。處理政務,更是夜以繼日。若有章奏涉及朋黨,他會偷偷焚燒掉。
    太平公主有時偷偷到皇宮看李忱辦公。大唐後繼有人讓她感動萬分。
    太平公主看著眼前的皇帝,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激動之情。她仿佛看到了先皇李世民的影子,那個曾經開創盛世的偉大君主。此刻,她決定將自己空間裏的所有物資都獻給皇上,以表達她對大唐複興的信心。
    傅小d也拿出了部分黃金贈送給這位明主。
    宣宗皇帝得知這個消息後,心中充滿了喜悅。他深知這些物資對於江山社稷來說意味著什麽,於是毫不猶豫地接受了兩位功臣的饋贈,並承諾會將這些物資合理地分配給老百姓。同時,他還許下了一個重要的諾言:十年內不再向百姓征收賦稅。
    令人驚訝的是,自宣宗皇帝承諾免稅後,吐蕃、回鶻、黨項、奚人等外族內部出現了紛亂,實力逐漸衰落。而唐朝則抓住了這個機會,由傅小 d 率領軍隊成功收複了安史之亂後被吐蕃占領的大片失地。這場勝利不僅讓唐朝的領土得到了擴張,更重要的是,它使得唐朝的國勢有了顯著的提升。
    隨著時間的推移,唐朝的國力日益強盛,百姓們的生活也變得越來越富裕。原本已經衰敗的朝政開始煥發出新的生機,呈現出一種“中興”的小康局麵。宣宗皇帝因此被譽為“小太宗”,他的統治時期成為了唐朝曆史上的一段輝煌篇章。
    喜歡穿越到大唐,我囤積了萬億物質請大家收藏:()穿越到大唐,我囤積了萬億物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