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齊王反了
字數:5425 加入書籤
甘泉宮,前殿,彌漫著緊張氣息。
齊王劉閎和劉屈氂正襟危坐,麵色凝重,等待來自長安的消息。
片刻後,衛氏疾步而入,聲音顫抖地說道:
“齊王殿下,大事不好!田勝和倪寬……他們失敗了,已被太子劉據當場格殺!”
劉閎猛地從座位上站起來,雙眼圓睜,滿臉的不可置信,瞬間轉為驚惶與憤怒:
“怎麽可能?他們執掌北軍,他們不是說萬無一失嗎?那我們現在該怎麽辦?”
劉屈氂也是麵色沉重,遲疑道:“那田勝和倪寬不過仗著先輩蔭蔽,屍位素餐徒有其表罷了,對軍事根本一竅不通,就算給他們十萬衛士,怕也難成大事。”
“別忘了,現在太子據身邊可是有冠軍侯、驃騎將軍霍去病坐鎮。”
劉閎咬著牙,在屋內來回踱步,腳步急促而淩亂,道:
“這可如何是好?如果此時我負荊請罪向太子認錯,他一定會顧及兄弟情誼,饒我一命吧?”
劉屈氂思索再三,斷然道:“殿下,如今形勢危急,我們已沒有退路。”
“我們即刻以勤王的名義起兵攻入長安,呼籲眾諸侯王響應。”
“太子據雖以雷霆手段鎮壓朝臣,但仍未徹底掌控局麵,我們翻盤的機會正是此時!”
劉閎眼神中透露出瘋狂與決絕,聲音自吼中嘶吼出來:“好!那就起兵!本王不能坐以待斃!”
“傳我命令,召集所有兵力,準備向未央宮進發!”
甘泉宮內頓時一片忙碌,衛士們匆忙地穿梭來去,盔甲碰撞發出沉悶的聲響,旗幟升起在風中獵獵作響。
劉閎身著戰甲,手持長劍,騎在高頭大馬上。
如此危機時刻,血脈深處繼承漢武帝劉徹的基因被喚醒,展現出王者的威嚴。
劉屈氂也翻身上馬,跟在劉閎身旁,大聲呼喊著鼓舞士氣:
“將士們,今日我們隨齊王殿下成就大業,待功成之後,榮華富貴定當與諸位共享!”
隨著一聲令下,齊王的軍隊如潮水般湧出府邸,向著未央宮的方向浩浩蕩蕩地進發。
長安城,就在齊王劉閎正式兵進長安時。
當日的長安晨報立即響應,刊載出齊王起兵謀反的檄文。
長安城內瞬間被一片憤怒的浪潮所席卷。
大街小巷中,民眾們紛紛放下手中的活計,聚集在一起議論紛紛。
市集上,一位賣布的老者氣得胡須顫抖,手中的拐杖重重地敲擊著地麵,大聲咒罵道:
“這齊王怎敢如此大逆不道,妄圖顛覆我大漢江山,真是天理難容!”
周圍的人也都麵露憤慨之色,紛紛附和。
漢武帝所在的別院內,此時也是氣氛凝重。
當齊王正式起兵謀反的消息傳來,董仲舒漲紅了臉,上前一步,大聲對劉徹疾呼道:
“陛下,齊王這等逆舉,實乃大逆不道,當速速平叛,以正國法!陛下,不能再裝死了!”
他的聲音因激動而微微顫抖,眼中滿是對亂臣賊子的憤慨。
東方朔則眉頭緊鎖,雙手交疊在胸前,沉吟片刻後說道:
“陛下,如今當務之急是調遣周邊軍隊拱衛京師,以防叛軍突襲,再圖良策圍剿齊王。”
劉徹端坐在主位之上,臉色陰沉得可怕。
他的雙手緊緊握住短椅扶手,指節泛白,極力壓抑著內心的怒火。
那雙曾經威淩天下的眸中,此刻燃燒著憤怒與痛心交織的火焰,嘴唇緊閉,許久未發一言。
良久,他才猛地站起身來,龍袍下擺隨風飄動,聲如洪鍾地說道:
“傳朕旨意,立即令封鎖京城要道,加強宮城戒備。”
“繡衣使者即刻前往鹹陽,命衛青率左右扶風精銳嚴守未央宮,其餘各地王師務必在最短時間內將齊王之亂平息。”
“不得有誤!”
“喏!”
東方朔和董仲舒各自領命而去。
未央宮,宣室殿。
劉據在龍椅下手落座。
此時漢武帝剛剛駕崩,按漢朝禮儀,還未到他正式繼承大統之時,隻能以這種方式接受群臣朝拜。
剛剛接到齊王起兵謀反的消息,殿內頓時充滿了緊張的氣氛。
雖然劉據以雷霆手段鎮壓了田勝的北軍,但田勝並不通軍事,而劉屈氂就不一樣了,他紮根營伍多年,身居要職,其軍事才能也不容小覷。
此次齊王謀反,背後必定有他的精心謀劃與支持,這讓局勢變得異常棘手。
霍去病霍然起身,他那原本就英氣逼人的臉龐此刻更是充滿了肅殺之氣,眼中燃燒著熊熊怒火,上前一步抱拳說道:
“殿下,劉屈氂與齊王這等逆賊,竟敢在此時興兵作亂,實在是罪該萬死!”
“臣願率麾下鐵騎,即刻出征,定將這些亂臣賊子斬於馬下,為陛下分憂,保我大漢江山!”
眾朝臣們此刻議論紛紛,交頭接耳地談論著局勢的危急。
丞相石慶憂心忡忡地出列說道:“殿下,齊王與劉屈氂此番謀反必定早有準備,其實力不可小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們當務之急,是要迅速調集各地的軍隊勤王,同時加強京城的防禦,以防叛軍突襲。”
“此外,還需盡快查明朝中是否還有其他與叛軍勾結之人,以免後患無窮。”
有年輕氣盛的官員紛紛請戰,但也有部分謹慎的大臣提出,應當先穩固後方,確保糧草物資的供應。
以避免重蹈當年七國之亂因後勤不足而陷入困境的覆轍。
劉據則坐在那裏,靜靜地聽著朝臣們的討論,眾公卿見他一臉淡然,似毫無事情發生一般。
眾公卿紛紛疑惑地看向他,議論聲漸漸變小。
劉據起身,道:“宣田千秋覲見。”
“田千秋是誰?”
眾公卿頓時議論紛紛:
先有聲名不顯的司馬遷主持大漢傳媒聲震長安!
後有曾險些入獄身死的棄臣張湯以雷霆之勢鎮壓北軍!
現在又冒出來一個田千秋?
太子殿下這是要鬧哪樣?
在群臣疑慮困惑之時,田千秋一襲青衣,翩然入殿,拜見劉據。
劉據簡單擺了擺手,對眾公卿道:
“即刻起,原丞相石慶遷至左相,田千秋官拜右相,統管平叛之事,有先斬後奏之權。”
“司馬遷升至太學博士,負責大漢宣傳教育工作,輔佐田相此次平叛事宜。”
田千秋領命拜倒,然而殿內卻瞬間炸開了鍋。
一位資曆頗深的老臣滿臉驚愕地出列,聲音顫抖地說道:“殿下,這田千秋何德何能,竟能擔當如此重任?”
“司馬遷好歹也是名門之後,又管理長安傳媒,證明過自己,不提也罷,但他田千秋此前不過是默默無聞之輩。”
“從未聽聞他有何過人的謀略或功績,怎能讓他來統管這關乎我大漢生死存亡的平叛大事啊!”
“臣以為此事萬萬不可,還望殿下收回成命,另選賢能!”
一位武將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慮,大聲說道。
“是啊,殿下,這平叛之事,稍有差池便會危及江山社稷,怎能交給這樣一個毫無經驗之人?”
更有甚者,在人群中竊竊私語:“太子殿下此舉,莫不是剛剛鎮壓田勝等人便妄自尊大,獨斷專行?”
“竟被這田千秋、司馬遷等人肆意挑唆想排斥我等老臣,扶植自己的勢力?”
“這可不是明君之舉啊!”
劉據目光冷峻地掃視著眾人,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
“諸位公卿,本宮自有主張。田千秋之才,並非諸位所能輕易看透。”
“在這危急存亡之秋,本宮相信他定能不負所托,帶領我大漢軍隊平定叛亂,還我朝一個安寧。”
“若有誰再敢質疑,便是擾亂軍心,本宮絕不姑息!”
霍去病看了看劉據和眾公卿,還有兀自站定,沉著冷靜的田千秋。
他忽然覺得事情變得有趣起來,於是朗聲道:
“我支持太子殿下的決定。”
眾公卿無不訝然,既然霍去病都發話了,他們便靜觀其變罷!
喜歡大漢:隱忍二十年,漢武帝被架空了請大家收藏:()大漢:隱忍二十年,漢武帝被架空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