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十二道金牌去催霍去病?

字數:6799   加入書籤

A+A-


    大漢長安未央宮,宣室殿內。
    劉據和眾朝臣忙完了手頭工作,自劉據登基實行新政後,雖然事務繁雜,但大家分工明確,哪怕現在內政外戰,但卻顯得有條不紊,遊刃有餘。
    左相石慶捋著胡須,麵帶微笑,眼中滿是欣慰之色,緩聲說道:“陛下推行的新政,讓我等各司其職,分工明確,以往那雜亂無章、權責不清的混沌局麵一去不複返。”
    桑弘羊也附和道:“陛下高瞻遠矚啊,如今,各項事務皆能有序推進,就像那榫卯精準契合,運轉自如,老臣深感這朝堂的氣象煥然一新,行事也輕鬆了許多。”
    金日磾笑道:“往昔政務繁雜,我等常常忙得焦頭爛額,卻成效不彰。如今這新政,仿若一陣春風,吹散了往日的陰霾。”
    其餘人也是議論紛紛,看著龍椅上抿著茶一臉輕鬆的劉據滿是敬佩。
    “是啊,如今各部門職責分明,相互協作,既避免了推諉扯皮之事,又提高了辦事效率。”
    “新政讓我廷尉府在執法斷案時更加有據可依,條理清晰。”
    “陛下的新政猶如一場甘霖,滋潤了我大漢的朝堂。從前,文案往來繁複,常常令我等不知所措,如今職責清晰,流程簡化,工作起來輕鬆許多。”
    其他大臣們紛紛點頭稱是,你一言我一語地表達著對劉據新政的認可與讚賞。
    彼此恭維了幾聲,接著便正談論起時下的戰事。
    “陛下,捷報!宣威王大破匈奴,守住雁門關!”
    眾人談論時,一名羽林衛飛奔而入,單膝跪地,雙手高舉著一份軍報,打斷了正在商議朝政的劉據和眾公卿。
    劉據長身而起,驚喜道:“快快呈上來!”
    眾卿和紛紛紛紛圍在殿下,激動的看著劉據手中的捷報。
    “好好好,不愧是宣威王,朕就知道,他一定能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待劉據看完,便朗然大笑,然後將捷報傳遞下去,眾人爭相傳閱。
    “宣威王神勇無敵啊!”
    “老臣道歉,是我等低估宣威王了。”
    “想不到陳韜竟然守住了雁門關!”
    “陛下的新裝備真是讓人大開眼界啊!”
    “這匈奴看似來勢洶洶,實則徒有其表……”
    大臣們也是驚喜之色溢於言表。
    董仲舒激動得熱淚盈眶,朗聲道:“恭喜陛下,賀喜陛下,天佑我大漢,宣威王真乃神人也!”
    劉據興奮的說道:“宣威王以少勝多,力挽狂瀾,實乃我大漢之福。朕宣布,賞賜霍將軍黃金萬兩,良馬千匹,加封食邑,以表彰其功績。”
    石慶也附和道:“陛下所言極是。宣威王此舉,不僅解了雁門關之圍,更是震懾了匈奴,讓其不敢再輕易犯我大漢邊境。
    “陳韜將軍以寡敵眾,堅守雁門關,忠勇可嘉,可封侯!”
    其他大臣們也紛紛點頭稱是,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著對霍去病的賞賜與褒揚之策,整個朝堂一片熱鬧非凡的景象。
    劉據微微點頭,欣然道:“眾愛卿所言甚是。宣威王和陳韜之英勇,當為我大漢軍人之楷模。”
    “傳朕旨意,即刻籌備慶功事宜,待宣威王凱旋歸來,朕要親自為他接風洗塵,讓全天下都知曉我大漢的英雄!”
    殿外,陽光透過雲層灑下,灑在莊嚴的宮殿之上,仿佛也在為這一場久違的勝利而歡呼雀躍。
    “報!”
    正在眾人聽聞捷報,商議如何籌備封賞和慶功時,又一名羽林衛飛奔入殿。
    劉據和眾朝臣紛紛看向羽林衛。
    “陛下,宣威王重新整裝,並未調整,又去追擊烏維單於了!”
    羽林衛顫抖著聲音稟報。
    “嗯?”
    劉據驚訝的起身,自己這表兄真是看見匈奴就跟疊了buf一般,真是先天打匈奴聖體啊。
    “啊?”
    眾朝臣也震驚不已。
    桑弘羊呼聲道:“陛下,現在天下初定,應對匈奴應從長計議啊,且不敢貪功冒進。”
    “宣威王萬金之軀,剛剛長途奔襲,軍心疲憊,不可衝動犯險啊!”
    金日磾也是附和道。
    其餘眾人也是紛紛應和。
    劉據眼神閃爍,忽然露出一抹玩味的笑容,對一直老神在在的田千秋道:“田相,你認為呢?”
    “啊?”
    田千秋心說又想讓我背鍋啊這是?
    “陛下所言極是!”
    “?”
    劉據和朝臣都懵逼了,天子還沒發表意見啊,田千秋就同意了,提前預判是吧?
    劉據訝然失笑,道:“即刻派人運送物資到前線,務必送達宣威王處。”
    然後又眼眸一轉,補充道:“嗯,即日起每日下達一枚金牌,讓宣威王將大漢的旗幟帶到更遠的地方,想打多遠就打遠,想打多久就打多久。”
    “大漢永遠是他堅強的後盾!”
    “陛下,不可啊!”
    眾大臣紛紛出言阻止。
    宣威王瘋了,陛下也跟著發瘋啊!
    劉據揮手打斷群臣的議論,繼續道:“先帝初期,為驅除蠻夷,重振我大漢威儀,實行募兵製至今,早期雖成效卓著,但如今卻導致我大漢戶籍減半,流民遍野,地方豪族橫征暴斂,民不聊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即日起,大漢將不再實行募兵製,命衛王與宣威王平定叛亂之際,順便在收複之地設置軍戶,成為生產建設兵團,讓將士們即可守衛大漢疆土,也有地可種。”
    劉據看著困惑的朝臣,又繼續道:“同時對墾田的軍隊實行財政補貼政策,對新開墾的土地每畝補十石糧!”
    劉據的話聲落下,朝堂之上頓時一片嘩然。
    大臣們麵麵相覷,臉上滿是驚愕與困惑之色,一時間,殿內議論紛紛。
    石慶率先出列,他微微皺眉,眼中滿是疑慮,拱手說道:“陛下,募兵製乃我朝沿用已久之法,如今驟然更改,臣恐會引起軍隊內部之動蕩。”
    “況且這軍戶之製,雖看似一舉兩得,但實施起來諸多細節尚不明朗,萬一將士們忙於農事而荒廢了武備,邊疆之安危又當如何?還望陛下三思啊。”
    桑弘羊也緊接著上前一步,神色凝重地進言道:“陛下,老臣以為,這財政補貼政策所需的錢糧乃是一筆巨大的開支。”
    “若將如此多的錢糧用於補貼墾田軍隊,其他方麵的發展恐怕會受到掣肘。”
    金日磾擔心道:“陛下,若取消募兵製,現在又戰爭突起,兵源的問題該如何解決?”
    田千秋沉思片刻後,出列反駁幾人說道:“如今戶籍減少、流民眾多,長此以往,我大漢根基不穩。”
    “若能通過軍戶墾田,既安置了部分流民,又能使軍隊自給自足,減輕財政負擔,可謂是一舉兩得。”
    “至於兵源問題,陛下也早有謀劃。”
    朝堂上的爭論聲此起彼伏,大臣們各抒己見,有的支持,有的反對,氣氛熱烈而緊張。
    劉據靜靜地坐在龍椅上,目光沉穩地掃視著群臣,心中明白這一政策的推行必定困難重重,但他們畢竟眼界被局限在當下。
    擁有千年以後思維的他,自然知道新政策的好處。
    “明日讓長安晨報對新政進行報道,政策現在實驗推行,具體就聽聽民眾的聲音吧。”
    劉據擺了擺手,宣布退朝,不等眾人反應,便率先走出了宣室殿。
    而翌日,當《長安晨報》長篇累牘的報道天子推行的新兵製後,果然引起的坊間的高度關注。
    消息如這初冬的冷風一般,迅速傳遍了大漢的四方土地。
    在那些曾經飽受戰亂與募兵之苦的城鎮鄉村,百姓們的生活開始泛起了新的漣漪。
    “聽聞陛下推行了新的兵製,往後不用再擔心家中男丁被強行募走,生死未卜咯。”年長的農夫笑著說道,眼中閃爍著欣慰的光芒。
    “是啊,而且那些當兵的有了土地耕種,也就不會再像以前那樣四處侵擾我們百姓了。”
    旁邊的人們附和著,聲音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
    “這新政策好啊!”
    “我那兒子本就不想離開家去當兵,如今他可以安心在家,幫著我這把老骨頭種種地,一家人團團圓圓的,比什麽都強。”
    群眾們談論著新政策給自家帶來的變化,對新政的推行,均是好評如潮。
    而有人關注取消募兵製,自然也有人關注到了《長安晨報》關於成立英雄紀念碑和忠武閣的板塊。
    “陛下竟然既要通過實質的獎賞來補貼烈士家屬,還要通過設置英雄紀念碑和忠武閣對為我大漢犧牲的將士進行祭祀?”
    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嫗,手捧著晨報,聲音顫抖著說道,渾濁的雙眼中滿是難以置信與驚喜交加的神情。
    她的兒子在多年前的一場與匈奴的戰役中不幸戰死沙場,自那以後,她便在孤獨與思念中艱難度日,也害怕兒子的英勇事跡和年輕的生命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被人淡忘。
    “這下我那戰死的兒子,就不會被人遺忘了吧?”
    一滴渾濁的淚水從她滿是皺紋的臉頰滑落,滴落在晨報上,洇濕了那一小片關於新政的文字。
    劉據推出的新政,頓時如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麵,引起了人們廣泛而強烈的關注。
    “陛下此舉,真是大快人心啊!咱們這些上過戰場的人,不怕流血犧牲,就怕死後無人問津,如今陛下這般厚待烈士,咱們就是死,也死得其所了!”
    一位獨臂的老兵,用僅剩的一隻手用力地拍著大腿,眼眶泛紅,聲音因激動而略顯沙啞。
    而一位年輕的婦人聽聞這個消息後,帶著年幼的孩子來到村口,朝著長安未央宮的方向緩緩跪下,虔誠地叩拜。
    “孩子,你父親是英雄,陛下沒有忘記他,咱們以後的日子也有盼頭了。”
    孩子雖然年幼,不太明白母親的話,但也學著母親的樣子,磕起頭來,用稚嫩的聲音道:“阿母,我長大以後,也要跟父親一樣去當兵,報效陛下,守衛大漢!”
    他小小的身影在黃土地上顯得格外惹人憐愛,卻異常的堅定。
    “陛下之仁德,古今未有!這英雄紀念碑和忠武閣,不僅是對烈士的慰藉,更是對我大漢尚武精神的傳承與弘揚!我等當為陛下的英明決策而歡呼,為我大漢的繁榮昌盛而祈福!”
    也有人在酒肆中,將杯中的酒一飲而盡,周圍的酒客們也紛紛響應。
    一時間人們奔走相告,傳頌著劉據的新政,言語中滿是對這位君主的讚譽與擁護。
    曾經因戰爭而蒙上陰霾的人心,此刻被這新政的溫暖光芒所照亮,對大漢的未來充滿了信心與期待。
    他們堅信,在這樣一位心懷百姓、敬重英烈的天子帶領下,大漢必將走向更加輝煌的明天。而
    那些為了國家和民族犧牲的英靈,也將永遠被銘記在人們的心中,成為大漢曆史長河中閃耀的星辰,繼續守護大漢的土地。
    喜歡大漢:隱忍二十年,漢武帝被架空了請大家收藏:()大漢:隱忍二十年,漢武帝被架空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