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反複無常
字數:4415 加入書籤
陽光炙烤著羅馬城,空氣中彌漫著燥熱的氣息。
這個時代的羅馬城,整體結構由石頭、夯土和樹木搭建而成,粗糙卻格外的宏偉。
董仲舒在羅馬官員的帶領下,穿過曲折的街道,來到蓋烏斯?馬略的府邸。
府邸門前,幾個衛兵懶洋洋地倚著長矛,對來人投以冷漠的目光。
董仲舒等了很久才進入府中,隻見蓋烏斯?馬略身著染血的鎧甲,大馬金刀地坐在椅子上,腳邊隨意扔著幾封戰報。
看到董仲舒進來,他隻是抬了抬眼皮,嘴角掛著一絲輕蔑的冷笑,並未起身迎接。
“聽說你們大漢想和羅馬聯手,攻打帕提亞?”蓋烏斯?馬略開口說道,聲音如破鑼般刺耳,眼神如毒蛇一般盯著董仲舒,讓人不適。
董仲舒微微點頭,馬略繼續道:“就憑你們這些遠在東方的柔弱書生,也想參與這場戰爭?羅馬的鐵騎在戰場上縱橫捭闔時,你們說不定還在擺弄那些無用的經文。”
董仲舒強壓心中怒火,拱手說道:“蓋烏斯?馬略執政官,大漢雖遠在東方,但同樣兵強馬壯,在抗擊匈奴的戰爭中屢立戰功。此次前來,是希望能與羅馬攜手,共同打擊帕提亞,維護絲綢之路的安寧,這對雙方都大有裨益。”
“哼!”蓋烏斯?馬略不屑地哼了一聲,站起身來,大步走到董仲舒麵前,居高臨下地看著他,道:
“你們大漢能給羅馬帶來什麽?不過是些絲綢和香料罷了。羅馬的士兵在戰場上出生入死,憑什麽要和你們分享勝利的果實?”
董仲舒再也無法忍受蓋烏斯?馬略的傲慢與輕視,沉穩的說道:“蓋烏斯?馬略執政官,大漢與羅馬都是偉大的帝國,此次合作是平等互利的。我們帶著誠意而來,希望能建立友好的同盟關係,共同對抗帕提亞。可你卻如此輕視大漢,這實在有失羅馬執政官的風度!”
蓋烏斯?馬略被董仲舒的話激怒,雙眼圓睜,暴喝一聲:
“大膽!竟敢在我麵前放肆!這裏是羅馬,不是你們大漢!”
說著,他大手一揮,叫來衛兵,道:“把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東方人給我趕出去!”
幾個衛兵一擁而上,竟然是不再給董仲舒說話的機會,架起他就往外拖。
董仲舒掙紮著,憤怒地吼道:“蓋烏斯?馬略,你會為你的傲慢付出代價!羅馬若錯失這次合作的機會,必將追悔莫及!”
然而,蓋烏斯?馬略充耳不聞,轉身坐回椅子上,繼續翻看戰報,仿佛剛才的一切從未發生。
董仲舒被趕出府邸,站在烈日下,望著蓋烏斯?馬略的府邸,心中暗下不爽。
驕傲的羅馬人!
傲慢的羅馬人!
目空一切的羅馬人!
但心中再惱火,他也隻能壓抑,畢竟本次是帶著漢武帝的皇命而來。
一定要想辦法讓羅馬認識到與大漢合作的重要性,不能讓此次使命就此失敗。
他拳頭緊握,心中滿是不甘。
回到住處,他便著手安排返程事宜,打算將此次的遭遇如實向漢武帝稟報。
數日後,董仲舒帶著使團,乘坐著馬車緩緩駛出羅馬城。
城外黃沙漫天,車輪滾滾,揚起陣陣塵土。
就在他們即將消失在遠方之際,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從身後傳來。
“停下!”
為首的羅馬軍官大聲喝道,聲音在空曠的原野上回蕩。
董仲舒掀開馬車簾布,隻見一群羅馬騎兵將他們團團圍住,為首的軍官正是蓋烏斯?馬略的心腹。
“董使者,蓋烏斯?馬略執政官有請。”
軍官麵無表情地說道,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命令。
董仲舒眉頭緊皺,心中疑惑叢生道:“蓋烏斯?馬略執政官不是將我驅逐了嗎?如今又為何派人抓我回去?”
騎兵微微搖頭,示意他下車。
董仲舒深知此時反抗無用,於是鎮定自若地走下馬車,對使團成員說道:“你們在此等候,我去去就回。”
隨後,董仲舒被押上一匹戰馬,在騎兵的簇擁下,返回羅馬城。
一路上,董仲舒暗自思忖,蓋烏斯?馬略此番舉動究竟有何目的?
是回心轉意,還是又要想出什麽刁難之策?
回到蓋烏斯?馬略府邸,氣氛依舊壓抑。
蓋烏斯?馬略坐在椅子上,目光冰冷地看著董仲舒:“聽說你要離開羅馬?哼,沒那麽容易。”
董仲舒毫不畏懼地直視蓋烏斯?馬略的眼睛,問道:“蓋烏斯?馬略執政官,你既然不願與大漢合作,又為何將我抓回?”
蓋烏斯?馬略站起身來,在大廳裏來回踱步,良久才停下看著董仲舒道:“這幾日,我仔細考慮了你的提議,不得不承認,與大漢聯手攻打帕提亞,對羅馬確實有利。但你之前竟敢頂撞我,我豈能輕易放過你?”
董仲舒心中暗自鬆了一口氣,知道事情有了轉機,於是說道:“蓋烏斯?馬略執政官,我之前言語冒犯,還望執政官海涵。但此次合作,對大漢和羅馬都至關重要,還望執政官以大局為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蓋烏斯?馬略停下腳步,沉思片刻後,說道:“好,我暫且放下成見。不過,要想讓我真正同意合作,你還得拿出更詳細的計劃。”
得到蓋烏斯?馬略的回應後,董仲舒被安排至一間寬敞卻略顯昏暗的房間。
屋內僅有一張堆滿羊皮卷的長桌,一支蘸滿墨水的羽毛筆和幾盞散發微弱光芒的油燈。
董仲舒在長桌前踱步沉思許久,隨後緩緩坐下,展開一張嶄新的羊皮卷。
他目光如炬,手中的羽毛筆在羊皮卷上快速遊走,沙沙作響。
開篇,他詳細分析了帕提亞帝國的軍事部署:“帕提亞帝國以‘鐵甲騎兵’和騎射手稱雄,其主力多部署於邊境要塞,扼守重要交通要道。且國內城池堅固,糧草儲備充足,若強攻,必將付出慘重代價。”
為破解這一難題,他提出:“羅馬軍隊可憑借重裝步兵和先進的攻城器械,正麵牽製帕提亞主力,吸引其注意力;而大漢則派遣輕騎兵,從側翼迂回包抄,利用騎兵的機動性,突襲帕提亞的後勤補給線,切斷其糧草供應,使其陷入困境。”
在後勤保障方麵,董仲舒考慮得極為周全。
他寫道:“羅馬與大漢相距甚遠,補給線漫長,需在沿途設立多個補給站。羅馬可負責提供地中海沿岸的物資,大漢則承擔中亞地區的糧草供應。同時,雙方應派遣精銳部隊,護衛補給線,確保物資順利送達前線。”
此外,他還著重強調了情報共享的重要性:“雙方需建立高效的情報傳遞機製,定期互通帕提亞的軍事動向、政治局勢等情報。可在帕提亞境內安插眼線,及時獲取準確信息,以便調整作戰策略。”
當寫到戰後利益分配時,董仲舒略作停頓,思考片刻後繼續落筆:“戰後,帕提亞占領的絲綢之路沿線城市,由雙方協商分配。羅馬可獲得西部地區的控製權,以拓展貿易路線;大漢則接管東部地區,保障邊境安全。同時,雙方可共同開發帕提亞的資源,促進經濟繁榮。”
隨著時間的推移,油燈的油漸漸耗盡,燈光愈發微弱。
董仲舒卻渾然不覺,依舊全神貫注地撰寫著。
終於,他完成了最後一個字,放下羽毛筆,長舒一口氣。
望著眼前密密麻麻的羊皮卷。
喜歡大漢:隱忍二十年,漢武帝被架空了請大家收藏:()大漢:隱忍二十年,漢武帝被架空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