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神秘殺手!

字數:5407   加入書籤

A+A-


    王二棒臉色鐵青,李宣親自麵見多隆的時候,他就在身邊,深知多隆此人的關鍵所在。
    多隆當年逃入西楚之時,正值虎威軍遭遇剿殺,李仕泯在十裏坡陣亡的節點。
    且當時約見蔡坤,親眼目睹了全過程,知道誰是殺害的大帥的凶手。
    更猜到了帶走風無影的幕後之人,可直指當年的主謀。
    他這一死,等同讓虎威軍失去了直接得到答案的機會,更無法判斷潛在嫌疑人的真偽。
    王二棒肅然蹲下去,轉動多隆的頭顱,確認他的麵容後,不禁怒罵了一聲。
    隨後,與馬為先快速進入地牢。
    多隆的屍體倒在刑架前不遠處,腳上的鎖銬沒有被打開,脖頸處的切口平整,血流了一地。
    王二棒一邊翻動他的屍體,一邊檢查,道:“少帥見過多隆後,便一直由我負責給他解藥,我對他身上的傷勢了如指掌。他的屍體上大多都是舊傷,除了肩上的劃傷,與斷頭處的致命傷,再無其他!”
    “且...以多隆倒地身亡的姿勢,他死前似乎沒有做出任何反抗。說明...殺手若非武藝遠超於他,那便是二人相識,多隆沒料到對方會出手。又或者,兩者皆是。”
    馬為先則站在刑架後的石牆前,凝重望著牆上的那道劍痕,聞若不知。
    在李宣沒有回京之前,長風客棧由他做主,這裏就等同馬為先的老巢,他對地牢自然是極為熟悉。
    他記得在這間地牢的牆上並無劍痕,且痕跡很新,儼然是剛剛被劃上。
    殺手出劍的一招,不僅瞬間割斷了多隆的頭顱,而且還在牆上留下一道深深的劍痕,定是武藝超凡之輩。
    他伸手緩緩觸摸劍痕,臉色微變起來,驀然開口道:“如此淩厲的劍勢,以我潛伏京都這十餘年得到的情報,能做到這點的...京中不出三人!”
    王二棒起身來到他旁邊,“哪三人?”
    馬為先黯然之色,“第一,趙徹的掌印監兼貼身護衛,元海。第二,劉家已故的少將軍,當年楚京的第一年輕高手,宜妃親弟劉思龍。而他便是師承元海。第三,就是守在東郊皇陵的三朝老監,馮笙。”
    趙徹在晉陽征明樓遇襲之時,身邊有兩大白發太監在場。
    其中一個,便是當時與趙義匡分開的東宮掌印使,韓大貂。
    另一個則時刻跟隨著趙徹,若李宣此時在場,倒也不難聽出馬為先口中的“元海”,就是那人。
    但稍微讓人感到意外的,馬為先口中的元海,竟是個超級高手。
    若此話屬實,那麽當時即便趙徹沒能及時從密道逃離,估計趙亦凡的人也很難動到趙徹。
    王二棒聽了,眉頭緊鎖道:“元海與趙徹形影不離,唯皇命是從。若是他潛入地牢殺人,那就定是皇帝的意思。劉思龍已死了這麽多年,怎麽可能從棺材裏跑出來殺人?除非...他當年是假死!但他假死的意圖是什麽?如今又為何出手殺多隆?”
    “至於馮笙,這人我倒是聽過他的名頭。他是泰和帝的掌印監,自泰和帝駕崩後,便自居東郊守陵,三十年未出皇陵半步。如今也不知是否已經老死,不可能是他!”
    西楚立國已有數百年,期間因為種種原因,已換了無數旁支繼承皇位,再也不是開國時的嫡係。
    就好比如今的趙徹和趙亦凡。
    趙徹起兵,逼死了自己的侄子,坐了皇位,他這一脈就成了新的嫡係,但祖宗是一樣的。
    趙亦凡便是先帝的遺孤,流落在外,二者其實是本家兄弟。
    而王二棒此時所說的“泰和帝”,其實就是趙亦凡的爺爺,西楚三代前的帝君。
    馮笙,便是泰和帝的掌印監,地位等同元海。
    不論西楚的朝局如何變幻,終究都是趙氏掌權,並沿襲著一個傳統的“規矩”。
    每一任皇帝的掌印監,都必選高手,既是忠心不二的心腹,也是貼身護衛。
    泰和帝的掌印監,便是那位守在皇陵不知生死的馮笙,武藝深不可測。
    趙徹的掌印監,是元海。
    若無意外,日後趙徹百年,元海若未死,也得進入皇陵終老。
    而作為儲君的趙義匡,也早早有了自己的東宮掌印使,便是韓大貂。
    這幾人最大的雷同之處,就是同為絕頂高手。
    馬為先並未反對王二棒這樣的說法,沉吟了半分後,深沉點頭道:“說得沒錯,除了元海之外,另外二者的嫌疑...皆可排除。”
    王二棒道:“那如果是元海出的手,便等同於是皇帝要滅口的意思。而多隆深知幕後主謀是誰,換言之,趙徹都是我們要找的仇人!”
    馬為先沉默,片刻後才道:“話雖如此,但如果趙徹是主謀,他想滅口的話,會直接對少帥下手。而且,多隆也不可能活到現在,當年神秘人搶走風無影之時,早該殺了多隆兄弟。”
    王二棒愕然,“那要不是趙徹,誰還能使動元海?”
    馬為先擺了擺手,道:“稍安勿躁,剛才我說的這三人,都是本朝的高手。並不是說...除了他們三個之外,就再無他人。你忘了現在五朝使團齊聚楚京了嗎?若說到外邦人,那麽能如此輕易殺死多隆之人,就不止三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單說大梁!昆侖皓月使蔡坤,在解了噬心蠱之毒後,就可以辦到這點。更何況...大梁第一高手,內廷監察司司首,曾經的北域軍主帥莫離,不也跟隨皇甫俊兄妹來了京都嗎?”
    “他們二人若出手,多隆也是必死的結果。更何況另有三國的其餘高手,我們切勿妄下定論。”
    王二棒深吸了一口氣,“那馬叔以為是誰?蔡坤?莫離有?可他們並不知道多隆被我們藏在何處!”
    馬為先道:“確認殺死多隆的凶手,便可延伸到幕後主使身上,此事幹係重大,務必謹慎為上。不可妄下斷言...”
    話說之間,他目光一轉,眼角餘光便瞥見了插在牆上暗影處的那柄短劍。
    當即快速走了過去,與王二棒合力將之拔出。
    令人驚訝的一點是,這柄短劍插入石壁中,直沒刀柄。
    被拔出後,刀刃卻未見絲毫卷曲,乃至跟新的一樣。
    可見是上佳的材料製成,極為難得。
    馬為先上下端詳著短劍,輕撫劍身之餘,似乎想到了什麽。
    便暗示王二棒抬起手中的長刀,而後一劍斬了過去。
    鏗的一聲。
    火花迸射之間,王二棒手中的長刀竟應聲斷成兩截,而且劍刃卻仍是完好如初,未見絲毫缺口或者卷曲。
    此劍非但輕便,竟還削鐵如泥...
    二人皆驚,露出難以置信之色。
    馬為先驚道:“這...竟似乎是昆侖寒鐵所製...”
    王二棒瞪眼道:“昆侖寒鐵,傳說中蘊藏在雪山之巔的珍惜鐵礦?據說極難開采與熔爐,就算是昆侖族人也隻有嫡係門徒,方有權使用。一柄寒鐵製成的刀劍,可堪千金。而寒鐵唯昆侖獨有,素不外泄。”
    “此劍出現在這裏,加上行凶之人武藝超凡,結合兩者特征,難道真是...蔡坤所為?蔡坤果然已經變節,他接觸少帥並非真的為了日昆侖之事,而是另有圖謀!”
    馬為先沒有否認這一可能性,卻指出了一個疑問:“按理說,以蔡坤的身份能得到寒鐵武器,並不奇怪。但他現身東郊皇陵,已被皇城軍堵截,此時能不能入城還猶未可知,因何能斷定是他?”
    “再者,蔡坤辦事何其縝密,且對多隆恨之入骨,殺人之後為何不帶走他的頭顱?另外,他為什麽要留下這柄短劍?此舉,豈非等同自曝身份?”
    王二棒語塞。
    不得不說的是,馬為先這樣分析,也不是沒有道理。
    蔡坤儼然有不在場證明,且不會蠢到留下寒鐵劍自曝身份。
    但能得到昆侖寒鐵劍之人,又屈指可數,並不能擺脫他的嫌疑。
    頓了頓。
    馬為先歎道:“不過雖有些蹊蹺,卻也不能排除蔡坤已然變節,叛出昆侖族的嫌疑。而我們也不必多加猜測,直接印證即可。讓少帥召見蔡坤,直麵一問便知。以蔡坤之氣度,他若真做了,定不會否認。”
    王二棒隨即急道:“那還等什麽?此事重大,務必要讓少帥得知。”
    說完,便邁步走向門口。
    馬為先將他拉住,“莫急!雖事情重大,但亦不急於一時,你認為少帥現在有空見你?還是等等吧。”
    而此時的公主府後院寢室內。
    李大當家正與趙紫薇形成某種對峙,頗有劍拔弩張的態勢。
    趙紫薇手持掛在床頭的佩劍,一臉怒容之色,嚴肅斥道:“李宣,你這是何意?本宮要就寢了,你還賴在這幹嘛?還不滾?”
    李宣卻嗬嗬一笑,狡黠道:“就寢?這不正好嗎?本王可立馬侍寢,擇日不如撞日,就現在吧。”
    話剛說完,就閃電出手,奪過她手中佩劍之餘,也順勢躺到了她的床上,一副賴死不走的模樣。
    喜歡我是反賊,娶個公主很合理吧?請大家收藏:()我是反賊,娶個公主很合理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