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聲東擊西,巨大的戰損!
字數:5358 加入書籤
不得不說的是,在趙徹遇刺之後。
趙紫薇和西楚朝廷諸臣都犯了一個常人很容易犯的“錯誤”,那就是衝動!
五朝盛會是趙徹和當今朝廷標榜自己繼位正統的標誌性事件,隻有獲得周邊友好四國的認可,天下萬民的擁護,皇權才能正常有序地延續。
外邦人可以看作是一場形式化的“戲劇”,但在西楚朝廷眼中卻是再神聖不過的事情。
可偏偏在這個極其嚴肅、重要的盛事上,有人膽敢行刺皇帝?
放在朝臣百官,乃至趙氏父姐弟三人眼中,就是公然的謀逆與折辱,豈能善罷甘休?
揪出行刺的真凶,並將之大切八塊,以正皇權威嚴,是必然之事。
在此之間,為求迅速穩住民心,趙徹大怒之下,急於指向主謀而有所衝動、誤判,也是無可厚非之事。
但大秦人若真有謀刺西楚皇帝之心,又豈會派遣當朝儲君前來出使?
難道他們不知道行刺有失敗的可能,就算行刺成功,西楚雄兵百萬,大秦太子是可以逃得掉的嗎?
若非大秦人全是蠢材,那麽主謀就一定不是他們!
或者說...前來出使的這個大秦太子本就是個替死鬼,秦帝根本就不曾想過讓他繼位!
但就這個兩個可能性而言,李宣更願意相信前者,主謀並非大秦人!
隻是大秦太子在行刺失敗後,居然會莫名其妙地逃走,這就顯得有些蹊蹺了。
當中必然摻雜著一些隱情。
一旦逃走,明麵上看來,大秦太子就有了畏罪潛逃的嫌疑,這是尤為致命的。
而李宣認定大秦太子不是主謀的原因,另有一個!
隻因秦人捕獲的那隻猛虎,其實是他贈予的。
若秦人一早就有行刺的圖謀,那他們一開始就不該接受李宣的賄賂,將所有獵物都獻出來。
他們之所以能有這具虎屍,還得多虧了李宣的贈予,又怎會有行刺的嫌疑?
反倒是臨時勸說李宣贈虎的皇甫俊,有些撇不清幹係。
趙紫薇傳令回來後,顯得憂心忡忡。
要是李宣的猜測是準確的,大秦人並非主謀,而西楚朝廷又將之認定為凶手的話,傳回大秦主島必定會影響兩國邦交。
最關鍵的一點是,現在大秦太子逃了,如果在逃跑過程中受傷或者身亡,此事就再無轉圜的餘地,兩國必起戰事。
乃至於...躲在幕後慫恿大秦太子“畏罪潛逃”的真正主謀已經把他給殺了,繼而嫁禍給西楚朝廷,引起兩國混戰,坐收漁利。
這是極其嚴重的結果。
李宣見她焦急之色,出言安撫了一句:“也無需過多擔憂,隻要大秦太子還沒確認身亡,這事兒就還有轉圜的餘地。我可幫你,但你必須對我言無不盡!幕後之人弄出這麽大動靜,連我虎威軍也想一並除掉,本王自不會放過他!”
“除了以上你所說的傷亡之外,難道就沒有其他了?例如說,有什麽人無故失蹤了?又或者有人在事發後才姍姍來遲?”
話說之間,他在暗指“徐嬌嬌”。
“徐嬌嬌”就是風無影,但她在昨日已經跟隨奸夫逃走了。
而她的身份已經暴露,按理說是不敢再回來的。
那麽在朝廷的清點報告中,戰損和失蹤人員中應該有風無影在錄,可趙紫薇卻隻字未提。
再者,也沒有關於東瀛人和阪田龜一的記錄。
聽此。
趙紫薇沉思了一下,回道:“有!但這些乃朝廷機密,你並非內閣官員,本不該讓你得知。不過...念在你護駕有功,且在此次事件上與朝廷是一起的,本宮倒也可以酌情告知於你。”
“除了朝廷明麵公布的戰損之外,掌印監元海重傷,禁衛統領趙龍中毒昏迷不醒。首輔方大人身亡,尚書閣閣領吳大人被斬首,皇城軍四部將領死了兩個,傷了一個,另一個下落不明。廷尉府尹傷重被救回,今日淩晨不治。”
“大理寺寺卿傷重,恐難履職。少卿慕容百合斷了一臂,性命垂危。禦史台五大主官...全部斃命,三司已群龍無首。另外華國夫人...也就是我的小姨,也在混亂中失蹤。死傷者中有扶桑浪人的身影,趙亦凡和倭族人也參與了其中。”
李宣聽後,猛然一驚。
在他意識到針對趙徹的刺殺仍未完結,主謀極有可能隱藏有更大的殺招之後,便料想到朝廷的戰損必然極大。
卻也沒有到嚴重到如此地步,元海和趙龍負傷,等同於皇帝的最後一道防線陷入了空虛。
那位即將卸任的首輔被殺,次輔尚書閣領亦死,說明文臣百官失去了主腦。
尚書閣統領六部尚書,其主官乃正二品,便是首輔的副手,也稱作“次輔”。
除去皇帝不談,二人一正一次,便是內閣的靈魂人物,雙雙在刺殺混亂中死亡,儼然是斷了內閣的根基。
再到三司主官或死或傷,再難發揮作用,皇城軍四部帶兵將領全數無法履職,令數十萬軍隊,六大衛城軍團群龍無首。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明麵上這是一場針對皇帝的謀逆行動,實則...卻好像是在“聲東擊西”,主要目標另有其人。
皇帝死不死,或許都是其次。
但他手底下的那些得力將臣,卻非死不可。
在得到趙紫薇口中那些機密信息之後,明眼人都不難看出,主謀的真正目標竟是那些死傷的將臣!
這些將臣之死,無異於癱瘓了大半個西楚國的朝政體係。
內閣失去主腦,軍隊失去將領,就算趙徹還活著,一人也無法管理整個邦國機器。
而虎屍機關啟動之後,讓所有人都認為殺手的目標隻在皇帝一人身上,以至於所有的保衛力量都首先撲向趙徹,無形間忽略重要大臣的安全...
殊不知,殺手此番的主要目標竟是忠於皇帝的權臣!
這或許也是當時阪田龜一出現後,並沒有直接殺向皇帝,而是找上元海的原因之一!
他們根本就不急於殺趙徹,而是先清除趙徹的爪牙!
回想起來。
李宣深感這個幕後主謀極不簡單,非但運籌帷幄,深邃精明,而且能一計多用,暗布三道殺機,將皇帝和朝廷耍得團團轉。
其一,他製造行刺事件,意圖行刺趙徹,以趙徹之死嫁禍給虎威軍,借朝廷之力掩飾自己當年的陰謀,並除去李宣。
其二,暗中在大秦人的虎屍上布下機關,試圖挑起兩國紛爭,製造混亂,以此讓五國格局重塑,自己幕後漁翁得利。
其三,聲東擊西,誅殺各大朝廷忠臣,使內閣癱瘓,削弱趙徹的實力,為自己將來的奪位計劃鋪墊,並順勢安插自己的人上位。
國不可一日無君,亦不可一日無輔政大臣。
若無意外,接下來皇帝要重新任由權臣,恢複朝廷機器的運作,幕後主謀必會暗中推舉自己的人上位。
而李宣就想到了幾個人,可能會重新獲得重用。
首當其衝,就是仍戴罪被軟禁宮中的葉平之,與被剝奪了兵權的護國公霍綱!
這兩人若是被朝廷重新啟用,便說明他們已是幕後主謀的人!
聯係起來,倒也可以解釋了...為何當初李宣抄了葉家時,葉平之不做任何反抗的原因。
莫不是....他早就預先料到會有今日這一出?
葉平之料定隻要自己不死,就肯定會有重新被啟用的一天,因而不顧一切拿出趙徹當年贈予的“玉戒尺”,就連全家被打入詔獄,都還能忍得住!
內閣的各大官員或傷或死,短時間內幾乎找不到合適的頂替人選,單有一個柳風陽,是無法撐起整個內閣的。
那麽站在為君者的權宜之下,趙徹鋌而走險啟用葉平之和霍綱,也就不難預料!
即便這兩個都身有問題,但趙徹並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不是?
而這個主謀的真正野心,儼然不止於西楚的皇位,更有中原四國的天下!
如是想道。
李宣神色巨變,如果趙氏皇帝在這個時候倒台,幕後設計這一切的主謀,也就是當年屠殺李仕泯和數萬虎威軍的凶手。
那麽他一旦奪得大權,掌控了整個朝廷,第一件事很可能就是斬草除根,先除去李宣的虎威軍!
趙徹父姐弟三人的命運在這瞬間,似乎與李宣牢牢綁定在一起,生死一線。
“那你父皇接下來打算如何應對?”
李宣凝重問道。
要先破局,就必先準確了解趙徹隨後的動作,再逐一拆解。
而要是趙徹當真有重新啟用葉平之和霍綱之心,李宣就可大膽確認自己此時的猜測!
喜歡我是反賊,娶個公主很合理吧?請大家收藏:()我是反賊,娶個公主很合理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