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深空計劃

字數:4517   加入書籤

A+A-


    那是一種非常隱晦的“注視”,可能是對方不想讓我發現,又或是對方的注意力、並不完全在我身上。
    但無論是哪種情況,這都是一個非常詭異的情況。
    基地內的監控係統已經關閉,能源室裏又隻有我和秦玉林,而他從剛才開始就一直望著天花板,甚至都沒往我這邊看過一眼。
    “看來你不明白。”
    秦玉林不知道我在想什麽,接著他最後的話繼續道:“總之我在那個區域停留的時間不到五秒,但是我們交換了大量信息,這種效率隻有意識層麵的‘映射’可以做到。”
    “……理解。”
    我回過神點點頭,端詳著周圍輕聲問道:“所以你覺得,是‘深空計劃’的人員升維之後、利用高維生物的某種技術、在短時間內向你灌輸了大量……”
    說到這我忽然愣了一下,因為我想起第一次在“血池”旁邊見到“主”的時候,它也曾在瞬間向我灌輸了大量信息,甚至差點把我腦子燒壞。
    不過當時的環境基礎是“夢境”,“主”作為一個類似主程序的存在,有能力在數據層麵完成這件事,所以應該和“高維生命的意識映射”沒什麽關係。
    與此同時,雖然我那句話沒說完,秦玉林也還是明白了我的意思,隨即有些不耐煩的“嘖”了一聲:“我說過了,‘深空計劃’的目標不是升維,現在的結果是一場意外。”
    “意外……”
    我咀嚼著這個詞冷笑了一下,回過神又正起臉色:“他們因為‘意外’偶然升維,而你現在要研究這個‘意外’,把這種‘偶然’變成“‘必然’?”
    秦玉林點點頭:“我不會強迫全人類一起升維,但有了不用總好過沒得用。”
    “防患於未然。”
    我深表理解的點點頭,接著又話鋒一轉:“可是你想過沒有,那次‘會麵’可能隻是混亂磁場造成的幻覺。”
    “不是幻覺!”
    “是不是你說了不算,我說了也不算。”
    我無所謂的聳聳肩,又看了看周圍才繼續道:“說說你聽到的‘深空計劃’,我們需要對照信息,才能確定那不是一場‘夢’、進而確定你由此延伸出的其他理論。”
    “這……”
    秦玉林聞言麵露為難,起先我以為那是“被拆穿”的反應,可是等他回想了近十分鍾、重新開口之後,我才明白他的“為難”是什麽意思。
    “有人認為【大災難】來自地外,所以提案了‘深空計劃’、對外太空進行調查,但以我們目前的技術手段,無法進行星際探索,所以依然還是以觀測為主。”
    “傳統的射電觀測,主要依靠電磁波與星際介質的相互作用,容易受到等離子體湍流、磁場偏振還有星際塵埃的幹擾,為了最大程度的保證精確,他們最終決定利用中微子,研發了一種新的手段,叫做‘ntp’。”
    “ntp?”
    我聽到這個詞,腦子裏又隱約了閃過什麽東西。
    “neutrino transit & ensing project,中微子淩星與引力透鏡工程。”
    秦玉林的英語不算太好,這也讓他聽起來更像複述了:“根據廣義相對論,大質量天體的引力,會導致周圍時空發生彎曲,使得光或者其他粒子經過時、原本的路徑發生偏折,就像透鏡對光線的偏折一樣。”
    “但中微子是一種非常輕的基本粒子,幾乎不與物質相互作用,它們可以穿透地球、甚至太陽而不被阻擋,這也使得它們的運動軌跡更加準確。”
    “而在收集到足夠多的、中微子的運動軌跡之後,就可以根據路徑反推宇宙中的暗物質分布、或是根據運動軌跡反推它的來處,進而建立整個可觀測宇宙的時空模型。”
    “不是某一個時間點的宇宙模型,而是從宇宙、至少那顆中微子誕生至今的所有演變,並且最大化排除天體引力幹擾後的、無限接近‘絕對精確’的宇宙模型!”
    “但也是因為中微子的弱相互作用,導致這種粒子很難被探測,當年那些三代中微子天文台,每年捕獲的中微子還不到20例,而實際需要的最低標準,是每年例。”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深空計劃’建立了超大型探測器,通過擴大攔截捕獲的麵積來增加通量、進而提高中微子的捕獲概率——這也是在月球建立基地的原因之一。”
    “但是攔截捕獲的麵積增加之後,其他粒子的通量也同樣增加,就像你用細網去河裏撈魚苗,一定會把大魚撈上來一樣,所以還要再解決中微子之外的、其他粒子的幹擾。”
    “所以在探測器建成之後,他們又建立了一個‘五維聯合濾波’的粒子鑒別係統,理論上可以根據時間、能量、軌跡、偏振、味態的不同特征,將幹擾降低到1以下——”
    說到這,秦玉林停下來、長長的吸了口氣:“當年正處於太陽活動的高峰期,他們想實驗‘五維聯合濾波係統’在極端環境下的抗幹擾效果,結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後麵的話秦玉林沒說,不過“結果”已經很明顯了——“深空計劃”項目組全員失蹤,整整五年音訊全無。
    短暫的沉默了幾秒鍾後,秦玉林費力的坐起來看著我:“他們跟我說的更多,但我能記住的就隻有這些,現在你還覺得那是一場‘夢’嗎?”
    “……”
    我看著秦玉林沒說話,因為我從“中微子穿透地球”開始就聽不懂了。
    這實在不是我擅長的方麵,我都不知道這該算是天文學還是天體物理,也就沒法判斷是不是他在瞎編。
    不過話又說回來,秦玉林最早是研究哲學的,後來半路出家搞起了生物工程,在這方麵的水平應該和我差不多,編一兩句還有可能,編這麽大一段,屬實有點難為他了。
    思路到這,我心裏已經對秦玉林信了七分,不過出於謹慎還是搖頭道:“我現在沒法判斷,需要驗證一下。”
    秦玉林毫不意外的點點頭:“怎麽驗證?查‘深空計劃’的相關記錄?”
    “恐怕很難查到記錄。”
    我無奈的歎了口氣:“各項目之間,除了通過聯合政府的信息共享,其它細節都是嚴格保密的,就連我這個提案人都……對了!提案人!”
    “提案人怎麽了?”
    “項目內容雖然是保密的,但提案人的身份是公開的——雖然我現在還不知道是誰,不過這件事是能查出來的。”
    我死死的按著太陽穴,仿佛在按著那一絲來之不易的靈光:“但‘深空計劃’的提案在‘觀察者計劃’之後,那時候你已經成為‘錨點’,應該不知道‘深空計劃’的提案人……”
    “所以隻要我說的人和調查結果一致,就證明我當時真的見到了‘深空計劃’的人。”
    秦玉林很快就明白了我的意思,但卻沒有馬上回答:“這個我真得想想,‘深空計劃’是聯合提案,一共有四個發起人。”
    “四個?”
    “一個天文學家,還有三個天體物理學家,分別在南極和北美的兩座中微子天文台工作,‘ntp’也剛是這四個人的名字的首字母……”
    秦玉林說到這,突然靈光乍現似的“嘶”了一聲:“我想起來了——尼古拉·科瓦奇、托馬斯·勒克萊爾、裏奧·格魯伯,還有……”
    “菲克斯?”
    我聽到一半忍不住開口問道,沒想到秦玉林卻搖了搖頭。
    “不是‘菲克斯’,菲克斯的首字母是‘f’。”
    秦玉林用他並不熟練的英文糾正道:“是菲洛斯·弗拉霍斯,pos。”
    “pos……”
    我在心裏跟著秦玉林一同拚寫,同時身上悄然浮起了一層雞皮疙瘩。
    這個人……不對,這四個人我認識。
    喜歡十一個瘋子請大家收藏:()十一個瘋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