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扶棺送葬

字數:3548   加入書籤

A+A-


    “阿瑪……”剛剛弘?的呼喊聲引起了許多人的注意。布爾和她們到動靜,也急忙趕來正院。
    溫婉聞言,連忙抬頭看向正院門口。果然,胤禛正大步走來。
    “爺。”溫婉柔聲說道,順勢福了一福。
    胤禛點了點頭,麵色柔和地看了一眼溫婉,然後說道:“都進來吧。”說完,他便頭也不回地走進了正廳。
    眾人見狀,連忙跟隨著胤禛走進正廳。待眾人坐定後,胤禛開口說道:“太子剿匪不幸身亡,明日開始舉行葬禮。兩位側福晉陪同福晉一起進宮哭靈,其她人就在府中院裏的小佛堂跪靈。福晉,耿氏那邊就不用了。”
    溫婉聽後,心中一沉。死後哀榮又有何用,自欺欺人罷了。
    “好的,爺,妾身會安排好。”溫婉恭敬地應道。
    安排好人後,胤禛便站起身來,準備回前院。他的步伐依舊沉穩,但溫婉卻能感覺到他心中的沉重。太子一死,朝廷局勢必定會發生變化,而他們府中的日子恐怕也不會像以前那樣平靜了。
    “這幾日府中的人都看緊了,別放不該放的消息出去。”胤禛臨出門前,突然轉身對溫婉說道。
    溫婉連忙點頭應是,她知道胤禛的擔心不無道理。在這個敏感時期,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可能引發不必要的麻煩。
    “尤其是耿氏那邊。”胤禛又補充了一句,然後才轉身離去。
    溫婉看著胤禛的背影消失在門口,心中暗自歎息。她知道耿氏此時正懷著身孕,若是孩子在這個時候出生,恐怕隻會落得個不好的名聲。
    “是,福晉。”眾人齊聲應道。
    次日清晨,陽光透過雲層灑在大地上,給人一種溫暖而寧靜的感覺。胤禛身著素服,帶著溫婉、側福晉以及弘暉等一行人,早早地便出發前往皇宮。
    當他們走到宮門口時,恰巧遇到了胤褆一家。雙方見麵後,隻是匆匆行了個禮,便繼續趕路,沒有過多的寒暄。畢竟,此刻大家的心情都十分沉重,無暇顧及其他。
    一行人徑直趕往養心殿,那裏已經設立了靈堂。靈堂布置得莊嚴肅穆,白色的帷幕和黑色的挽聯讓人感到無盡的哀傷。皇室宗親、文武百官等都依照嚴格的等級秩序前來吊唁致祭,現場氣氛凝重,一片肅穆。
    “怎會將靈堂設在這?”胤禛看著眼前的場景,不禁心生疑惑。按照常理,靈堂應該設在毓慶宮才對。
    一旁的胤褆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嘴角微微勾起,露出一絲諷刺的笑容:“這可是皇阿瑪親自定的,讓禮部葬禮循半君之儀。”他的語氣中帶著些許嘲諷。
    胤禛聽後,眉頭微皺,他知道這是皇帝對逝者的一種特殊禮遇,以彰顯其尊榮與功績。然而,胤褆的態度讓他有些不悅,於是他輕聲提醒道:“大哥,注意場合。”
    胤褆自然明白胤禛的好意,他嘴角的笑容稍稍收斂了一些,點了點頭道:“知道了。”雖然嘴上這麽說,但他心中的不屑並未完全消散。
    就在這時,康熙和皇後攙扶著太後與幾位妃嬪緩緩走來。眾人連忙跪地行禮,氣氛變得格外凝重。康熙的神情悲戚,眼神中滿是痛惜。他緩緩走到太子的靈柩前,久久佇立,似是在回憶與太子的過往。
    溫婉跪在人群中,偷偷抬眼觀察著康熙的神色。隻見他雖強撐著威嚴,但那隱隱的哀傷卻難以掩飾。突然,康熙開口道:“太子一生為國為民,雖剿匪不幸遇難,但他的功績不可磨滅。朕定會厚待其後人。”
    此言一出,眾人紛紛叩首謝恩。胤褆在一旁,眼神閃爍,似有不屑。胤禛則麵色沉靜,看不出情緒。
    葬禮在莊嚴肅穆的氛圍中進行著,喪儀中的祭祀環節莊重而繁瑣。每日早、中、晚三次,在靈堂舉行奠祭儀式。
    前來吊唁的官員們依品級高低依次排列,行三跪九叩大禮,哭聲回蕩在宮殿內外。
    眾人哭得嗓子都啞了,那眼睛也都腫了。還好溫婉連夜讓人在褲子上的膝蓋處加厚,要不這天天跪幾個時辰下來腳怕是也廢了。
    “二弟妹,請節哀。”瓜爾佳氏抬頭,見是大福晉,便起身回禮道:“多謝大嫂關心,隻是太子殿下驟然離世,實在讓人痛心。”
    “二弟妹也要保重身子,這往後的日子還長著。”瓜爾佳氏心中也明白,隻能強顏歡笑,“大嫂說得是,日子總要繼續過下去。”
    “福晉,李佳側福晉在毓慶宮大吵大鬧,不敢讓她來。”現在太子已死,叫太子妃已不合適,瓜爾佳氏讓底下人稱呼她福晉。
    “堵住她的嘴,不想來就別來了。”自從弘皙去世,李佳氏已算半瘋,現在太子一死最後的指望也沒了算是徹底瘋了。
    “是。”宮女領命前去。
    此時的太子其實已經死去三日,三月的天還帶著絲絲寒意,為了不穿幫,胤礽隻能依靠冰塊保存屍身。
    停靈滿七日後,康熙身著素服,親自護送棺槨出宮。他麵容肅穆,眼中透露出深深的悲痛和不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康熙身後,胤褆、胤祉、胤禛、胤祺四位親王緊跟其後,他們同樣身著素服,親自扶靈送棺。這四位親王皆是太子的親兄弟,他們與太子之間的情誼深厚,此刻的悲痛之情溢於言表。
    出殯之日,場麵浩大,儀仗隊伍綿延數裏。最前方是開道的幡旗,旗上繪有日月星辰、山川河流等圖案,寓意著太子心懷天下,德被蒼生。幡旗隨風飄揚,仿佛在訴說著太子的豐功偉績。
    其後是樂隊,奏著低沉哀傷的樂曲。那樂聲如泣如訴,如怨如慕,讓人聞之不禁悲從中來。
    接著是梓宮,由八名太監抬著,緩緩前行。梓宮被裝飾得莊重而肅穆,四周環繞著白色的綢帶,宛如太子的靈魂在其中安息。
    兩旁是皇室宗親、文武百官和太子的侍從們,他們披麻戴孝,一步一泣。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哀傷和悲痛,他們默默地跟隨著梓宮,送太子最後一程。
    在送葬隊伍前往陵墓的途中,每隔一段距離就設有祭棚,供百姓和官員們進行路祭。百姓們自發地在道路兩旁擺放香案,獻上鮮花、水果等祭品,以表達對太子的敬意和哀思。他們紛紛跪地叩拜,口中念念有詞,祈求太子在天之靈能夠安息。
    康熙最後贈諡“理密皇太子”,並將他葬於景陵。
    百年之後,康熙也將與太子合葬於此,父子二人將在地下重逢,繼續他們未盡的緣分。
    喜歡重生之不留遺憾,我要當太後請大家收藏:()重生之不留遺憾,我要當太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