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細品家書
字數:6743 加入書籤
“嗯。”袁氏輕輕應了一聲,聲音裏帶著幾分期許。
章天愛默不作聲,逐一展開信件,先瀏覽了皇上的手書,再細讀了賢妃寄來的溫情。
皇上的信箋簡短,用的是上好的貢紙,潔白無瑕,字跡遒勁有力,令人賞心悅目,隻是內容寥寥數語,言辭簡練,一如他往日的風格,未曾改變。
信中,皇上對她處理太子妃早產事宜的做法給予了肯定,讚賞她能及時派遣太醫,並將此事告知於他。這一切,皆在她的預料之中,皇上會在意的點,她早已揣摩透徹。
隨後,皇上簡略提及了秋狩的情況,隻言片語間,透露出獵場的繁忙與緊張。
相較於皇上的簡短,賢妃的信則顯得詳盡許多。賢妃的字跡同樣娟秀,與她的人一樣,透著幾分幹練與簡潔。
信中,賢妃詳細描述了從京城到秋狩沿途的所見所聞,還特意附上了幾片樹葉,作為給章天愛的小禮物。那樹葉經過精心挑選,仿佛自帶書香,成為了別致的書簽。
信的末尾,賢妃提到了獵場之後的一些瑣事,其中透露出一個重要信息:皇上在獵場期間,並未召幸任何嬪妃,始終獨自一人,忙於接見各方來賓,處理政務。
提及寧嬪與賢妃自己,賢妃在信中略顯無奈。原來,在離京前,為了應付太後與皇後,皇上曾召幸過她們,她也深知無法拒絕。
章天愛緩緩合上信箋,心中思緒萬千。
“皇上那邊……”章天愛欲言又止,似乎在斟酌著措辭。
“愛兒?”袁氏關切地詢問,眼神中滿是期待。
“與來訪之人所言大致相符。”章天愛輕聲回答,目光轉向祖母。
“哦?”袁氏似乎還想追問,卻又忍住了。
章天愛見狀,再次向祖母簡要複述了信中的內容。
“關於太子妃之事,皇上在信中並未多言,隻說會徹查此事,讓我不要插手。太子妃早產之事,與我無關,是太子妃自身的命數。皇上已將此事告知太子殿下,獵場那邊該知道的人也都已知曉。太子殿下已派人回京,想必是為了處理此事。”章天愛緩緩道來,語氣中透露出幾分冷靜與沉穩。
袁氏聞言,心中的大石終於落地,臉上露出一絲寬慰的笑容。然而,對於太子殿下的態度,她心中仍存有一絲疑慮。
“太子殿下究竟是何意思?他聽後又會作何感想?”袁氏喃喃自語,目光轉向窗外,似乎在尋找著答案。
“孫女也不得而知。”章天愛輕輕搖頭,皇上的態度尚算明朗,但太子殿下的心思卻難以揣測。她深知,皇上膝下皇子眾多,夭折者亦不在少數。而太子殿下,更是心思深沉,難以捉摸。
見祖母仍憂心忡忡,章天愛不禁開口安慰:“祖母且放寬心,皇上與太子殿下既已派人回京處理此事,想必不久便能水落石出。太子殿下的人定會秉公處理,不會偏袒任何一方。太子妃的遭遇,太子殿下心中自有分寸,祖母也無需太過掛念。”
“你說得在理。”袁氏微微點頭,神色稍緩。然而,她的目光仍不時望向京城方向,似乎仍難以放下心中的牽掛。
章天愛見狀,心中五味雜陳。她明白祖母的擔憂,卻也深知此事已非她們所能左右。
餘嬤嬤見狀,上前一步,輕聲勸慰:“老夫人,皇上與太子殿下既已知曉此事,並派人回來處理,便是最好的證明。他們的人自會秉公查處,老夫人無需太過憂慮。”
“嗯,我明白。”袁氏回過神來,目光重又落在章天愛身上,“愛丫頭,是我又多慮了。”
章天愛輕輕握住祖母的手,溫柔地安撫著:“祖母莫要擔心,事情總會解決的。皇上與太子殿下若非萬不得已,也不會輕易離京。如今他們既已派人回來,便是為了處理此事。祖母隻需相信他們的人便好。”
“你說得對。”袁氏再次點頭,神色已恢複了往日的平靜。
不久,李嬤嬤前來稟報,來訪之人已被妥善招待,吃喝用度皆已安排妥當。他們暫時不會離開,休息之處也已備好。待他們稍作休整後,兩日內便會啟程離去。
在此期間,若章天愛有信要寄給皇上或賢妃,賢妃可代為書寫並轉交。待他們返回獵場時,自會將信件帶去。
章天愛聞言,輕輕頷首。心中卻仍在回味著皇上的那封信。信中,皇上提及了一件小事,卻讓她心中泛起了漣漪。皇上為了安撫太子之痛,特意送了一名宮人給他。雖然隻是一筆帶過,但她卻從中讀出了皇上的深意。
在她看來,皇上此舉無疑是在向她表明態度。他深知太子殿下心中之痛,便送了一名宮人以陪伴其左右。這既是對太子的關懷,也是對她的一種暗示。她深知皇上的性格倔強而別扭,卻也不乏溫情與細膩。
她好奇地想著,這名宮人究竟是誰?回京後又會獲得何種名分?太子殿下是否會善待於她?而太子妃二妹妹得知此事後,又會有何反應?
想到此處,她不禁啞然失笑。皇上對太子殿下的關愛,真可謂無微不至。在獵場期間,竟還能想到為他送上一名宮人。這份父愛,實在令人動容。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然而,這份喜悅她並未與祖母分享。她深知祖母對章天賜這位太子妃的擔憂與掛念,便不願再添她的煩惱。
畢竟,在章天愛看來,章天賜這位太子妃,並不值得她們如此費心。
她轉而想起賢妃的信,心中又生出一絲疑惑。賢妃在信中並未提及那位衛謙衛大人與婉婉的情況。她曾特意叮囑賢妃多帶婉婉出去走走,多看看外麵的世界。
然而,賢妃的信中卻隻字未提。這讓她不禁好奇,那位衛大人與婉婉究竟如何?
她再次展開賢妃的信,仔細研讀起來。終於在信的末尾找到了答案。賢妃隻簡短地提了一句,說回京後會與她詳談,那位衛謙還算不錯。
章天愛輕輕一笑,心中已有了計較。她決定耐心等待賢妃回京後再作打算。
“主子。”春梅與李嬤嬤見章天愛再次陷入沉思,不禁輕聲呼喚。
章天愛回過神來,輕聲說道:“皇上真是位好父皇,他深知太子殿下心中之痛,便送了一名宮人以陪伴其左右。這份父愛,實在令人感動。”
春梅與李嬤嬤聞言,皆是一臉動容。
或許是因為憊懶,幹脆就賜給太子殿下一個宮人,這樣最為簡便,想著太子殿下或許就能因此好轉。”
這便是皇上的一貫作風。
他以為太子殿下也會如此。然而,太子真的會是如此嗎?
李嬤嬤心中暗自思量。
春梅的眼眸也瞬間亮了起來。
章天愛輕輕頷首,繼續說道:“太子殿下應當感到高興,應當滿意,心情應當好轉起來才是,皇上可是賜了一個宮人呢,若是再不見好……”
“太子妃早產下死胎,身邊被賜了個宮人,就該振作起來。”她接著說道。
“是啊,可太子殿下的心思,不好說。”李嬤嬤對太子殿下的了解也不淺。
春梅亦是如此。
“那又能有什麽辦法呢!就算不高興,也得高興起來,其他的事容後再議。”章天愛說道。
“太子殿下離京時,身邊沒帶多少人。”李嬤嬤忽然憶起此事。
春梅也附和道:“對,主子。”
“那麽……”章天愛輕啟朱唇,吐出一個詞。
主仆三人相視一眼,心照不宣。
“老夫人那邊……”李嬤嬤想到老夫人尚不知情。
春梅亦是瞪大了眼睛,圓溜溜的眼珠轉個不停。
章天愛將自己為何未曾提及此事的原因緩緩道來。
“……”
“……”
“那隻狐狸的病好些了嗎?”過了一會兒,章天愛向李嬤嬤她們問起。那次皇上在莊子上打獵,獵得的兩隻活狐狸被她帶回了宮中。
她將它們養在了園子裏。
起初,小狐狸總想逃跑,或許是想逃回山林之中吧,可又怎能逃得掉呢?那麽多人嚴加看守著。
後來沒能逃掉,小狐狸日漸消瘦,幾乎都隻剩皮包骨了。她瞧著實在可憐,便讓人好好喂養著。好不容易不再逃跑,也養壯了些,可最近卻又病了。
或許是天氣轉寒,受了涼吧。她已經讓太醫瞧過了。
太醫說是吃了什麽不好的東西,再加上天氣變化無常。
已經開了藥方。
也喂給它吃了,但她還是記掛在心,時刻擔憂著。
如今身子不便,也不可能親自去看它,因它渾身是毛,也不可能讓人抱來。再說它還病著呢。
她便派了人專門照看,一般都是春梅和李嬤嬤她們盯著。
“主子,那隻小狐狸已經好多了,它也知道自己不舒服,是病了,乖乖地把藥喝了,正在好轉呢。”李嬤嬤回答道。
春梅看向李嬤嬤。
“好了嗎?”章天愛也放下了心來。
好想去看一看它啊。
“主子,還沒徹底好呢。”李嬤嬤似乎知曉主子的心思。
春梅也看了過來。
“那就等它完全好了再去吧。”章天愛說道。
李嬤嬤應了一聲“是”。
春梅也低下了頭。
沒過多久。
午歇過後,章天愛起了身,祖母那邊並未過來。
李嬤嬤出去了一會兒,回來稟報道:“主子,林家的人來了。”
春梅向外望去。
“哦,來了嗎?”因為林家人要來,祖母才沒過來。之前有好幾次林家人來看她,章天愛都未見,如今皇上也不在,林家人又說來看她,說是知曉她月份大了,送來了不少東西。
祖母勸她見一見。
她還是決定見一見。
“讓她們進來吧。”
“是,主子。”李嬤嬤對上主子的目光,與春梅一同退下。
這回,春梅也跟著退下了。
章天愛端坐著,不一會兒,兩人便帶著林家人走了進來。林家人一進來便低頭向她行禮,並未東張西望,就連平日裏不安分的林二姑娘,她的便宜妹妹也沒有。
或許是當著她的麵不敢吧?
她瞥了一眼,待李嬤嬤她們站定後,才讓她們起身。
“謝良妃娘娘。”
林家的人起身後,齊聲說道。
林老夫人膚色白皙了些許,精明的模樣未曾改變,隻是穿得厚實了許多,不再需要擦拭汗水。
林大夫人溫婉如初,林二夫人則顯得有些拘謹,一個溫柔地笑著,一個不時地看過來。
林二姑娘也望了過來,打扮得極為精致,這點倒是未曾改變。
她的目光一下子就落在了章天愛的肚子上。
仿佛要看出個究竟來。
“沒見過大肚子嗎?”
章天愛保持著微笑,心中暗自腹誹,難道是在想她大著肚子不好看了,或者不方便了?變醜了?她並未變得難看,隻是胖了些許。
喜歡廢黜太子妃?反手成為你母後請大家收藏:()廢黜太子妃?反手成為你母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