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發展,還是發展
字數:2949 加入書籤
造錢這件事還得從陸宇在市場上的發現說起。
陸宇在法爾商行的售賣單上發現了一個名叫恒星能源采集器的製作技術,其中的核心感光材料就是陸宇這五年一直賣的東西,而采集器得到的能源結晶就被稱之為宇宙能晶。
當然,宇宙能晶的生產工藝裏,收集恒星的能量製造宇宙能晶是比較低端的,所以其製造工藝才能市場中販賣,但是對於陸宇來說已經是非常好的技術了。
於是陸宇就大筆一揮用了20萬宇宙能晶買下了他,但是陸宇還在納悶為什麽堂堂印鈔機一樣的技術會賣的這麽便宜,他在回到星舟上時才從路法口中知道答案。
原來這種技術並不是沒有興起過,但是卻被宇宙海盜硬生生的給打斷了興起的過程。
作為不動的印鈔機,如果沒有強大的武力,是沒有辦法保住生產的能晶的,而有強大武力的文明又不屑於用這種方式生產能晶,隻能說因為宇宙海盜的插手使這項技術處在很尷尬的地位。
但是陸宇在聽完後確是很高興,這不就是為星環量身打造的技術嗎?畢竟更新過能源和裝甲材料的星舟已經可以與現役的阿瑞斯軍艦所媲美了。
而且星舟還有離子炮這種主炮,隻能說如今的星舟要武力有,就缺錢。
三年後,在陸宇不間斷的探測之後,終於在一座星雲處找到了一顆正處於壯年的恒星,於是他就帶著儲備充足的物資趕往了那裏。
星雲的美麗是用言語無法形容的,唯有真正看到它之後才能感受到它帶給你的震撼。
陸宇再趕到這裏時也被這美麗的一幕硬控了三秒,如今陸宇在這裏已經兩年了,在陸宇的幫助之下,星環總算完成了對恒星能量采集器的構建。
這種采集器在遠處看是類似戴森球的那種結構,但實際上其遠遠達不到戴森球的那種將恒星能量完全利用的高度。
或許可以將它直接看作是一個巨型太陽能發電裝置,隻是與地球上的太陽能發電不同的是它直接將太陽能轉化為能量結晶,不存在將其轉化為電能的能量損耗。
當收集器建造好的那一刻,源源不斷的宇宙能晶就被生產了出來,預計每台機器每年可以產能晶10萬,而陸宇一次性建造了10台,這是他能夠看護的極限了。
轉眼間20年就已經過去,如今的星環已經徹底的改變了缺錢的困境。
但是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隨著陸宇不停的在s76之間往返,已經開始有宇宙海盜關注他們了。
“大哥,我感覺我們一定被宇宙海盜給盯上了,最近這段時間我去s76交易總感覺有人在盯著我。”西釗剛從s76回來就迫不及待的跟陸宇匯報了這件事。
“別擔心,此事我早有對策!咱們的建設不就是為了他們嗎?”
陸宇對於被宇宙海盜盯上的事早就有著猜測,所以早就做好了被宇宙海盜攻打的準備。
在星環剛建成恒星能量收集器的前幾年,陸宇就開始對宇宙海盜襲擊做起了準備。
陸宇首先以恒星能量收集器為中心建設了在其四周建造了四個空間站,在其上安置了大量的能量炮以及四座大型電漿炮,可以說是武裝到了牙齒。
隨後又在四個空間站上各布置了大型護盾防禦矩陣,保證能將整個星舟連同恒星能量收集器全部覆蓋。
甚至陸宇為了防範空間跳躍,還在s76花高價買下了一套某個文明退役的空間屏蔽裝置,可以說陸宇已經把恒星周圍封的死死的。
如果宇宙海盜不來還好,要是來一定讓他們試試什麽叫火力覆蓋。
當然陸宇也沒把防禦都寄托在這防線的身上,他在建設完防線之後就開始了對星舟的升級,甚至為了加快建設速度每天都是全力運轉太一神甲,終於是在兩年前成功將它升級完成。
升級後的星舟已經有500公裏長,是名副其實的大型戰艦了。
在宇宙的戰艦標準當中小型戰艦一般用於民用,體長大多在100公裏以內,中型戰艦一般在100到300公裏之間,各文明的服役軍事戰艦醫保也都這個長度。
還有一種就是300公裏以上的戰艦被稱為大型戰艦,主要是作為艦隊的旗艦使用。
事實上宇宙戰艦的建造時間是很長的,成熟的造船廠建造小型戰艦的時間也不會低於兩年,建造中型戰艦的時間不會低於十年,而一座大型的戰艦建造所需時間也要30年以上。
可以說陸宇能夠在短短十幾年就將星舟升級為大型戰艦已經是萬幸了。
而且也不是所有文明都是能夠自主建造戰艦的,大部分都是在接觸宇宙後就購買現成的戰艦。
這也導致戰艦販賣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一艘小型戰艦就需要大約300萬的宇宙能晶才能買到,何況是帶有主炮的中大型戰艦。
而且在陸宇宇各文明的接觸中,他發現在宇宙中文明似乎沒有明確的等級劃分,想要知道文明的等級一般都是經過無數戰鬥才能衡量出來的。
沒有等級的文明是沒有人與你正式建交的,這從陸宇在星港這麽長時間都沒有文明來接觸就可見一斑。
而且最主要的是,沒有等級的文明大部分實力都弱,人家有能力劫掠你何必跟你講情麵呢,要不然宇宙也不會有這麽多的海盜了。
喜歡鎧甲:開局一顆神格,鎧甲全靠造請大家收藏:()鎧甲:開局一顆神格,鎧甲全靠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