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把金翅大鵬雕送來
字數:4021 加入書籤
真有重要的事,為什麽之前不告知牛魔王?
牛魔王前腳從靈山返回龍宮,你觀音菩薩後腳就來了,一點風聲沒有,鐵定沒啥好事。
因此顧明不介意蛟魔王給對方擺臉色。
被蛟魔王擺了臉色還不能發作的觀音菩薩隻能冷著一張臉進入龍宮世界,更讓她難受的是,冷著臉走進龍宮世界的她,當來到顧明身前的時候就不得不換上笑容。
“慈航,你來我龍宮所為何事。”
顧明沒有心思和觀音菩薩繞彎子,也不想給她什麽客人臉麵,他和觀音菩薩的關係,從對方被他拍到地下去扣都扣不出來那一刻開始就陷入了冰點。
因此也沒必要裝什麽客套。
直接點,對大家都好。
憋著一肚子火的觀音菩薩深吸一口氣,維持著臉上僵硬的笑容:
“大帝,貧道此番乃是奉掌教師兄旨意前來龍宮,是為了大日如來一事而來。”
“大日如來?”
顧明有些意外:“噢,這廝好像被我鎮壓了,差點忘了此事。”
觀音菩薩:“.........”
大日如來如此沒有存在感嗎?
差點忘了?
“不過你佛教可真有意思,人都被鎮壓了數百年,你們才想著前來見本帝解決此事,是不是來得有點晚?”
不得不說佛教這次是真能憋,也真能拖。
換成平日裏,保準在大日如來被鎮壓之後的第一時間,如來就會上門來。
結果卻因為各種事纏身,導致如來一拖再拖。
結果好了,如來沒上門,反而是觀音菩薩來了。
這慈航道人竟然能如此為了佛教考慮?
她不知道上門求人,是要看臉色的嗎?
顧明一直覺得觀音菩薩不會有主動上門求他的一天,沒想到對方還是來了,還是在佛教、人教、闡教關係不好,局勢僵直且尷尬的時候來的。
如來試探觀音菩薩的事,顧明可不知道,因此他在想,觀音菩薩主動上門來談大日如來的事,是被迫的還是主動的。
被迫的話,大概率是被動背鍋,主動的話就有意思了。
要知道,觀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他們從闡教拜入了佛教,是利益驅使,是聖人的布局。
這也意味著,他們這些從闡教拜入佛教的人,立場不會堅定的站在佛教這邊。
燃燈佛祖除外。
這位是真心的,全心的投了佛教。
觀音菩薩此番上門,若是真的話,那就意味著,闡教真的會損失一員大將,可能還不止一員,因為觀音菩薩都徹底歸心了,其他人呢?
保準也和她一樣,成為佛教真正的弟子,而徹底和闡教劃開關係。
一旦發生這種事,元始天尊保準會氣的吐血。
“大帝有所不知,近些年來我佛教事務居多,因此不得不將大日如來一事拖延下來,還望大帝見諒。”
麵對顧明的調侃和刁難,觀音菩薩努力維持著臉上的笑容,解釋佛教為何幾百年都沒動靜。
不是不想,而是脫不開身。
“行了。”
顧明才不信對方的說辭,有些不耐煩的他,擺擺手:
“虛假的解釋就不用說了,你佛教近些年都有過什麽事,本帝一清二楚,這些話你慈航道人還是留著說給別人聽吧,既然你找上門來談大日如來一事,那麽直接點,佛教將付出什麽代價,將大日如來換走。”
還佛教事務居多。
挨玄冥祖巫打的人是地藏王菩薩,為了六道輪回一事頭大的是聖人,與你們這些弟子何幹。
道統爭奪也不需要你們這些地位高的人親自下場,還扯什麽實物居多。
嘴角微微抽動的觀音菩薩耐著性子問道:“不知大帝要我佛教答應何等條件,才願意釋放那大日如來?”
放眼三界,觀音菩薩不論麵對誰,對方都不可能一丁點麵子不給她,各種譏諷、各種落她顏麵。
偏偏麵子在顧明這裏就直接沒了。
關鍵是她還不能發作,也不敢發作,隻能老老實實的受著。
“條件?”顧明似笑非笑的望著她:“本帝想要的東西,你佛教肯定舍不得給,但一般的東西,本帝又看不上,你說該怎麽辦?”
佛教有顧明想要的東西嗎?
肯定是有的。
但顧明想要的,別說如來了,怕是聖人都不願意給。
而一般的寶物什麽的,顧明又看不上。
“這.........”觀音菩薩一時語塞。
顧明這話說的很清楚,好東西他想要,但他開口了,佛教也不會拿出來,一般的好處,他又不稀罕。
那問題來了,佛教如何將大日如來換回去?
拿什麽換?
眼看觀音菩薩陷入了兩難,難受的不行,顧明也沒有繼續為難她,因為沒什麽意思。
每每看到觀音菩薩,顧明總會忍不住想到她的前身。
雖然神仙改變性別屬於很正常的操作,但操作正常,不代表所有人都能接受啊。
這屬於內在男性,外在女性?
還是反過來?
“罷了,本帝也不為難你,回去告訴如來,將那金翅大鵬雕送過來,本帝缺一坐騎,正好這廝在獅駝嶺時沒少說本帝的不是,太好的東西想來你佛教也舍不得給,既然如此,那就給本帝送一尊坐騎過來好了。”
“額.........”
觀音菩薩欲言又止。
顧明真想要一尊坐騎,佛教挑選一尊獨特點的生靈送過來就是,哪怕是三界少有的麒麟與鳳凰,靈山之中也有。
這些稀有的天地生靈,都是以前西方二聖抓到靈山去的。
挑選一位給顧明當坐騎也不算啥大事,能換回大日如來肯定很劃算,但顧明點名要金翅大鵬雕,這就有點不對味了。
這是在點如來呢。
因為如來對外宣稱金翅大鵬雕是他舅舅.........
拿如來的舅舅當坐騎,這操作著實有點令人繃不住。
“貧道會轉達,但掌教師兄是否會同意,貧道無法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