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運籌帷幄.平定亂世

字數:2864   加入書籤

A+A-


    此時麵對著大清王朝的內外交困,太皇太後葉赫那拉.蘭兒則是派出了恭親王奕昕前往各駐外使節處共同與之談判。
    在經過那場巨大的黃河水災後,太平天國和撚軍各自忙著救災,沒有在主動出擊清王朝,然而葉赫那拉.蘭兒卻認為這是個殲滅撚軍的好機會,因為除了太平天國強大之外,就數撚軍比較弱小,同時撚軍跟太平天國之間也有小磨摖,雙方在相互配合作戰上存在巨大的分歧,同時撚軍雖然較為弱小,但同時也是太平天國的左膀右臂,隻要殲滅了撚軍就相當於斬斷了太平天國的左膀右臂,於是葉赫那拉.蘭兒就欽點浩順郡王僧格林沁帶著大清王朝的十萬八旗精銳,繞過太平天國直擊撚軍心髒,僧格林沁領命後,帶著十萬八旗精銳浩浩蕩蕩地出發了。一路上,清軍紀律渙散,燒殺搶掠之事時有發生,百姓苦不堪言。而撚軍這邊,早已得到清軍來襲的消息,他們憑借著對當地地形的熟悉,巧妙地布置了陷阱。當僧格林沁的軍隊深入撚軍腹地時,突然伏兵四起,喊殺聲震天。八旗精銳在狹窄的山道中難以展開陣型,被撚軍打得節節敗退。僧格林沁心慌意亂,試圖組織反擊,卻始終無法突破撚軍的包圍。與此同時,太平天國得知撚軍被清軍攻擊,雖與撚軍有矛盾,但也深知唇亡齒寒的道理,派出了一支奇兵,從清軍後方發起攻擊。清軍腹背受敵,頓時大亂。於是僧格林沁不顧叁將鈕鈷祿氏.彰泰的勸阻,帶著幾乎所有八旗精銳,直搗撚軍的另一根據地山東曹縣高樓寨,然而此時撚軍名將張宗禹、陳大喜等人早已經布下了天羅地網。
    這一戰,清軍損失慘重,幾乎全軍覆沒,僧格林沁本人的身受重傷,狼狽逃竄於高樓寨的一處隱秘田埂,身受重傷的僧格林沁直接從馬上摔了下來,被埋藏在此的撚軍十六歲青年張皮梗斬殺,就連其頭顱也掛在了城牆上示眾,從而導致葉赫那氏.蘭兒殲滅撚軍的計劃徹底失敗。同時這幾乎是大清王朝八旗軍隊的最後精銳,僧格林沁的死亡,直接宣布大清王朝的八旗軍隊徹底覆滅,使得大清王朝從此隻能依靠四大名臣的湘軍和淮軍葉赫那拉·蘭兒得知僧格林沁戰死、八旗精銳覆滅的消息後,氣得差點昏死過去。朝堂之上,大臣們議論紛紛,有人主張繼續與撚軍和太平天國死戰,有人則建議求和。葉赫那拉·蘭兒強撐著威嚴,心中卻已亂成一團。
    此時,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國藩站了出來,他上奏道:“太後,如今八旗已衰,我湘軍和淮軍雖能暫撐局麵,但長久之計還需改革兵製,編練新軍。且不可再輕易與撚軍、太平天國硬拚,可先安撫各方,再徐圖發展。”葉赫那拉·蘭兒沉思良久,最終采納了曾國藩的建議。
    與此同時,撚軍和太平天國因這次勝利士氣大振,但內部矛盾也逐漸凸顯。太平天國高層認為此次救援撚軍出力甚大,要求撚軍給予更多支持;而撚軍則覺得太平天國之前並未全力合作,雙方關係再度緊張起來。大清王朝則在這間隙中,開始秘密籌備新軍,試圖重新奪回主動權——
    湘軍在曾國藩、左季高和副將曾國荃、曾國祥等人的日夜嚴格訓練之下越來越強大,同時還購置了各種先進的武器和遠程火炮,與此同時,淮軍在李鴻章和張之洞等人的嚴格訓練之下也逐漸變強,湘軍和淮軍加上水師總兵力達到了五十多萬。
    此時的太平天國和撚軍也沒有閑著,在翼王石達開、忠王李秀成等人的帶領下變得軍力增強,軍威嚴謹,士氣高漲,突然有一天,不知死活的法軍前來進犯 ,太平軍在忠王李秀成的帶領下將其徹底擊敗,就連法軍總督戈登也被斬首。
    十年後,曾國藩帶領十五萬湘軍突襲徽州的太平軍大本營,雙方在定遠古城進行了激烈拚殺,此時太平軍在李秀成、石達開帶領下,士氣高漲,全體將士奮勇爭先,直殺的湘軍傷亡過半,人人膽戰心驚,此時曾國藩才認識到石達開和李秀成的厲害,湘軍的失敗傳到了大清朝廷,太皇太後勃然大怒:“著曾國藩將失敗原因上奏,否則就嚴加查辦”焦頭爛額的曾國藩無法,隻得如實寫道:“臣初討太平天國,屢戰屢敗,皆臣之過也,臣甘願受罰!”
    此時一旁的左季高看著曾國藩說道:“曾大人,這樣寫不妥,否則朝廷知道,你我罪責難逃!”你應該這樣寫:“臣征討太平天國,不幸遭此慘敗,然臣並不氣餒,緊接著重整湘軍,屢敗屢戰!”曾國藩聽後眼前一亮,覺得左季高所言極是,便依言修改了奏折呈遞給太皇太後。太皇太後看到“屢敗屢戰”四字,心中怒氣稍減,覺得曾國藩尚有鬥誌,便未過多責罰,隻是嚴令他盡快重整旗鼓。與此同時,撚軍與太平天國之間的矛盾愈發尖銳,在一次資源分配問題上爆發了激烈衝突,雙方甚至兵戎相見。大清王朝得知此消息後,認為有機可乘,葉赫那拉·蘭兒命曾國藩、李鴻章帶領湘軍和淮軍聯合出擊,打算各個擊破。湘軍和淮軍養精蓄銳已久,加上裝備先進,一鼓作氣衝入撚軍和太平軍陣營。撚軍和太平軍因內耗嚴重,戰鬥力大減,麵對清軍的攻勢節節敗退。石達開和李秀成雖奮力抵抗,但也難以挽回頹勢。一場大戰過後,撚軍和太平天國元氣大傷,大清王朝似乎又看到了一絲中興的曙光。
    此時,左季高向大清王朝建議:“由於李鴻章擅長於外交,況且洋務運動也需要人才,建議將李鴻章調回洋務運動處擔任洋務運動全權處理代表,將淮軍交由張之洞統領,太皇太後權衡利弊後,便同意了左季高的建議。
    淮軍換將後,迎來了全麵發展,在一次激戰後,將孤立的撚軍徹底剿滅,剩下的太平天國就如喪家之犬,在湘軍和淮軍的全麵進攻之下,一路敗逃,在撤退到貴州赤水河邊安順場時,早已被數十萬的湘軍和淮軍團團包圍,麵對著滾滾金沙江天塹,石達開和李秀成無計可施,隻得派出謀士前往對岸的四川西昌.瀘定求助當地的彝族,然而由於語言不通,當地的數十萬彝族拒絕了石達開和李秀成的請求,石達開和李秀成心急如焚,而此時湘軍和淮軍開始發動總攻,喊殺聲震得地動山搖。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突然天空中烏雲密布,一道奇異的光芒閃過,竟憑空出現一支神秘軍隊。這支軍隊身著奇異服飾,手持先進武器,他們二話不說,直接向湘軍和淮軍發起攻擊。清軍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打得措手不及,陣腳大亂。石達開和李秀成見狀,趕緊重整旗鼓,與神秘軍隊裏應外合,竟然逐漸扭轉了局勢。原來,這支神秘軍隊是從另一個時空穿越而來,他們感知到這裏的危機,出手相助。在神秘軍隊的幫助下,太平天國暫時擺脫了困境,石達開和李秀成也看到了新的希望,開始謀劃如何借助這股力量重振太平天國,而大清王朝則又陷入了新的危機之中。
    然而一切皆有天定!非人力可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