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大國博弈

字數:3825   加入書籤

A+A-


    和夏沫預想的一樣,在同盟軍連續摧毀了幾輛坦克之後,55師那邊就堅持不住了。左繆溫準將下令放下武器,停止抵抗,打出白旗向同盟軍投降了。
    這次的投降帶給同盟軍的政治影響是巨大的,師級規模的政府軍公開向民地武裝投降,這在蒲甘曆史上還是開天辟地第一遭。
    自蒲甘獨立以來,政府軍與少數民族地方武裝之間的衝突就從未真正停歇,這是一場持續時間長達七十四年之久的漫長內戰。
    這次的投降讓同盟軍一次性繳獲了政府軍三十輛完好無損的坦克 ,影響不可謂不大!坦克在現代戰爭中那可是陸地霸主,戰場上的 “大殺器”。擁有坦克的一方,在戰場上往往能占據更大的優勢。
    這三十輛坦克被繳獲,無疑讓政府軍在蒲北的實力受到了極大的削弱,也讓民地武的底氣更足了。就好比一場勢均力敵的拔河比賽,一方突然被抽走了幾個強壯的隊員,再把他們補充到另一方,力量的天平瞬間就失衡了。
    在民地武一方來說,同盟軍這一戰絕對是露了大臉。55師跌倒,同盟軍吃飽!德昂軍和若開軍也能跟著喝口湯,畢竟他們也出了一部分力氣。
    同盟軍的宣傳部門忙著在現場拍攝照片和視頻,但彭德韌後續還有一大堆事情要做,最緊要的就是立刻調派援軍增援滾弄,務必保住滾弄大橋不失。
    在這場蒲甘內戰的大戲中,各方勢力粉墨登場。各個大國為了各自的國家利益,紛紛在蒲北打起了代理人戰爭,這背後涉及的博弈也是錯綜複雜。
    蒲甘政府軍擁有相對完善的軍事體係和裝備,也有著中央政府的正統性和合法性。華夏政府曆來都致力於跟蒲甘政府搞好關係,雙方合作共贏。
    隻是蒲甘中央政府屬實是太拉胯!尤其在敏昂來軍政府上台後,更是優柔寡斷,首施兩端,沒辦法維護華夏在蒲甘的利益。所以華夏轉而秘密扶持同盟軍,增大自己在蒲甘的發言權。
    不過同盟軍雖然和華夏走得近,但出於本民族的利益,他們也有自己的一些小心思。所以華夏在通盤考慮之後,這才有了夏沫的“天怒”雇傭兵公司在蒲北的橫空出世。
    以猶撒為首的西方世界,一直試圖在東南亞地區擴大自己的影響力,以便從戰略上圍堵華夏,蒲甘自然成為了他們眼中的一個重要目標。
    這些年來,猶撒通過各種方式,對蒲甘的克欽軍等地方武裝提供支持,企圖在蒲甘實現自己的地緣政治目的 。
    昂珊素季政府時期,蒲甘與西方世界的關係曾一度進入了蜜月期。昂珊素季本人在國際上獲得了各種吹捧,甚至還拿了諾獎。
    昂珊素季是蒲甘開國英雄昂山將軍的女兒,兩歲就被送到不列顛留學,後來她嫁給了牛津大學的教授邁克阿裏斯,並且加入了不列顛國籍。
    在西方世界的眼裏,昂珊素季從小接受的就是西方教育,老公和兒子都是英國人,她內心自然也更偏向於西方的體製。也正因如此,猶撒以及西方世界都將昂珊素季當成他們能夠重返亞太的一個重要抓手。
    可是昂珊素季很聰明,她打華夏牌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得西方世界的大力支持。但在上台之後,昂珊素季轉而又把西方世界一腳踢開,重新親華疏猶,搞起了大國平衡戰略。
        蒲甘軍政府上台後,猶撒明麵上的態度更是隻剩下四個字——譴責+製裁!私下裏,猶撒更是放飛自我,利用克欽軍在蒲北搞風搞雨。
    天竺這個南亞霸主在這場博弈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
    天竺的東邊與蒲甘接壤,且邊界線長達一千多公裏。從地緣政治角度出發,天竺一直把蒲甘視為自家的後院。出於自身戰略利益的考量,天竺更是出台了“東進戰略”,並且將蒲甘視為達成這一戰略的橋頭堡。
    天竺從未停止過對蒲甘的各種政治滲透:一方麵,天竺不斷地向蒲甘售賣武器和物資,大發戰爭財;另一方麵,他們向一些地方武裝提供軍事援助和支持,試圖在蒲甘建立自己的勢力範圍,就連強大的若開軍背後,也隱隱有著天竺的影子。
    蒲甘發生政變後,天竺的莫狄政府一度認為,軍政府可能比昂珊素季政府更好控製,所以在蒲甘問題上,天竺向來是頂著西方的壓力,明著公開支持敏昂來。
    後來莫狄也發現了敏昂來是個扶不起的阿鬥,感覺自己通過與蒲甘軍政府和反政府武裝同時接觸的“雙軌策略”已經失靈,導致蒲甘的戰略重心在逐步向華夏方麵傾斜?,這是天竺絕對不願意看到的,所以他們又出了新招。
    前幾天,一家名為“天竺世界事務委員會”的智庫,向蒲甘多個民地武裝發出了邀請。包括若開軍、克欽軍,以及民族團結政府等,受邀到新德裏參加一場研討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個智庫背後的資助者就是天竺政府,甚至天竺外長蘇傑孫同時還是該智庫成員。所以說白了,這就是天竺政府套了一層皮,邀請蒲甘各路反對派武裝,來天竺開會。
    天竺這是動起了“歪心思”啊!怕是想來一招“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像之前吞並錫金王國一樣吞並蒲甘。
    實話講,天竺還真有這個條件和實力:別看天竺更像是一個散裝的地理名詞,但不可否認,在軟實力方麵,天竺對東南亞的影響可謂非常深遠。
    以宗教為例,佛教的影響力在東南亞可謂根深蒂固。時至今日,蒲甘還把自己的主體民族蒲族視為佛陀釋迦牟尼的後裔。今天的蒲甘,有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人都信仰佛教。
    除了宗教以外,無論是語言、文化還是政治方麵,天竺對蒲甘的影響力要遠遠大於華夏,並且這種影響力已經深度融入到蒲甘人衣食住行的方方麵麵:在蒲甘街頭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天竺元素,比如泰米爾清真寺、天竺教神廟、天竺香料、天竺餐廳、還有天竺的特色服飾紗籠蒲甘這邊稱為籠基)。
    在經濟上,從今年二月份開始,天竺蒲甘兩國貿易已經可以直接使用本幣結算;目前的天竺還是蒲甘第九大外資來源國;天竺在蒲甘的硬件配套設施建設方麵也是下了血本的,比較有代表性的項目就是“天竺蒲甘暹羅三邊高速”還有“實兌港卡拉丹公路項目也稱卡拉丹多式聯運項目)”。
    在軍事上,天竺更是蒲甘的第五大武器進口來源國。
    天竺在蒲甘的布局是係統展開的,是多方麵的。在天竺的東進戰略中,若開邦是他們最想要染指的一塊地盤。
    若開邦位於蒲甘西海岸,與內陸之間有著若開山脈這個天然的屏障阻隔。
    從曆史上看,若開邦與蒲甘在曆史上並不同宗同源,合體的時間比較短。若開邦倒是長時間受到天竺文化的影響,無論是從宗教上還是從語言上,這裏與天竺都有著不小的淵源。
    若開邦的穆斯林被稱為羅興亞人,他們本就是不列顛殖民時期從孟加拉地區遷移過來的穆斯林移民,這些人在蒲甘獨立後的相當一段時間內,都遭受歧視,拿不到公民身份。因為不公正的待遇,他們時不時就會出來搞事,與當地蒲族以及若開族的矛盾越來越深,彼此仇視。
    天竺選擇若開邦下手,那絕對是選擇先捏軟柿子!
    喜歡差生文具多啊的新書請大家收藏:()差生文具多啊的新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