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中東的愛恨情仇

字數:4175   加入書籤

A+A-


    沙特以前一直都是跟著猶撒人混的,混得還算不錯,起碼靠著沙漠底下自然出產的石油,沙特人一個個富得流油。這才有了那句名言——頭頂一塊布,世界我最富!
    隻是可惜在猶撒人的中東戰略裏,除了沙特這個“最佳拍檔”之外,他還有一個親兒子,不,應該說是親爹——希伯來。猶撒人再重視“石油猶撒幣體係”,再重視和沙特的關係,到了希伯來的利益麵前,這些通通還是要讓道。
    第四次中東戰爭的時候,猶撒人為了保住他爹希伯來的命,算是把周邊的阿拉伯國家徹底得罪了個遍。這一切沙特看在眼裏,記在心裏,自然對不太靠譜的猶撒人防了一手,開始惦記著要給自己找點兒家底兒。
    作為中東最大的石油輸出國,沙特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經濟體。財力雄厚,武力值卻不高,這便如同小兒抱金行於鬧市,國家的安全形勢岌岌可危。
    進入八十年代後,中東硝煙彌漫——伊拉克)波斯)戰爭打得如火如荼,兩國的炮彈誤射了沙特的商船還有油田;希伯來發動“歌劇行動”,悍然越界摧毀伊拉克的osirak核反應堆,以消除伊拉克發展核武器的潛力;而經曆了伊斯蘭革命的波斯,首領霍美尼更是整天高喊著要對外“輸出革命”……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沙特的國王法赫得深感焦慮。
    沙特和波斯都是波斯灣的地區大國,也同為伊斯蘭世界的一員,還是該地區排名前二的石油輸出國,但兩國的關係卻勢同水火。
    沙特屬於遜尼派,波斯屬於什葉派。遜尼派主張通過協商,一致推舉穆罕默德的追隨者擔任領導人;而什葉派認為隻有穆罕默德的女婿阿裏及其後代,才有資格成為穆斯林的領袖。
    這種宗教教義上的差異,導致兩派在宗教信仰、宗教活動、宗教權力傳承等方麵的理念和實踐大不相同,進而在政治、文化等多個領域也產生了尖銳的對立。
    法赫得既擔心沙特國內的什葉派鬧事,更擔心伊朗借著宗教的名義掀翻自己的王座。考慮到波斯已經從蘇維埃手裏購買到了“飛毛腿”,於是,法赫得惦記著想找猶撒購買“長矛”導彈作為對等的威懾力量,但這一請求卻遭到了猶撒的無視和拒絕——因為猶撒擔心沙特買回“長矛”導彈以後,會將目標對準希伯來。
    沙特向來是猶撒的鐵杆盟友,所以通過蘇維埃購買“飛毛腿”也成了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
    幾經周折之後,沙特最後還是在遙遠的東方找到了新的希望。
    1987年,沙特派遣擔任最高防務大臣的親王蘇兒坦秘密訪問當時還未與沙特建立外交關係的華夏,豪擲35億猶撒幣,達成了35枚東風3導彈的軍貿協議,為沙特的國防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也對中東的戰略格局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因為當時中東局勢混亂,沙特內部也不團結,為了維護國際和平,華夏和沙特在合同上約定,華夏方麵擁有這批東風3導彈的發射權,不過同時也規定,如果沙特申請發射導彈,華夏方麵不會拒絕。
    這批導彈雖然明麵上是針對波斯去的,但實際上對希伯來的威脅也不小。
    東風3是地對地中程導彈,精度雖然不怎麽樣,但勝在射程遠,威力大,說不好哪天就跑希伯來的特拉維夫去了,所以希伯來方麵在得知此事後寢食難安。
    希伯來國防部的人當場就拍了桌子:“沙特人這是瘋了吧,敢買這種導彈?要是真的打起來,我們的空軍基地就變成活靶子了。”
    話音剛落,摩薩德的人馬上跟進補充:“還有更糟的,東風3的射程高達2800公裏,連特拉維夫都能完全覆蓋在內。”
    此話一出,整個會議室內的氣氛頓時凝重起來。大家很快就達成共識:得炸!隻有炸了才踏實!!
    可真要謀劃起轟炸這事,希伯來的人最後還是猶豫了:“沙特的武力值雖然可以忽略不計,但東風3的基地裏卻部署了華夏的軍工技術人員。一旦動手,就相當於跟華夏結下了死仇。”
    當時的華夏,窮是窮,卻是個實打實的硬骨頭,明明是個一窮二白的國家,卻硬是不虛那些世界列強。
    自建國後,華夏就跟猶撒、蘇維埃、不列顛、法朗西這幾個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挨個硬碰硬地打了一架,其他幾個常任理事國有一個算一個,都被華夏狠狠地扇過巴掌。華夏硬是憑著自己的實力坐上了“上三常”的交椅。
    那些所謂有聲有色的南亞大國天竺、世界第三軍事強國安南、還有宇宙第一強國高麗、比利時、土耳其、暹羅、澳代利亞、荷蘭、加拿大、菲律賓、盧森堡、埃塞俄比亞、新西蘭、哥倫比亞、南非、希臘……總之,包括猶撒人在內,隻要提起華夏,雖然不至於害怕,可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藏著三分忌憚。
    希伯來若是膽敢轟炸沙特的導彈基地,華夏人肯定第一個不答應。考慮來考慮去,希伯來最後硬是沒敢動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沙特購買東風3導彈,是為了嚇唬波斯,結果嚇住了希伯來;希伯來想轟炸沙特,是為了保護自己,結果被華夏給攔住了。
    這事兒傳出去之後,沙特人發現,華夏出售的武器不光實用,還t能擋子彈啊?至少是外交上的子彈!
    他們的官員們私底下算明白了一筆賬:“這導彈值了,不光能打,還能嚇人!”
    還有人嘀咕:“咱得謝謝華夏,要不是他們的技術員在咱這兒,希伯來人怕是早就動手了。”
    中東的這點事兒,說到底就是利益糾葛、宗教衝突和大國博弈攪和在了一塊兒。而自從有了這批東風3作為定海神針之後,沙特人就連說話時腰杆子都硬了幾分。
    不久後中東就遭遇了海灣危機。
    伊拉克)波斯)戰爭之後,伊拉克負債累累,經濟陷入了一片混亂。
    沙特在中東也算得上是一方豪強,特別是在二戰時期,他們還給薩達姆這個老六借過不少錢,算是伊拉克最大的債權人。
    薩達姆是個徹頭徹尾的流氓,他解決債務的方式簡單粗暴,那就是將這些債務的債主全部解決掉!
    1991年,伊拉克悍然入侵科威特後,不可一世的薩達姆又將目光掃向了南邊的沙特,還無視聯合國的強烈譴責和反對,在沙特的北部囤積了大量兵力。
    就在這個時候,沙特極為高調地向外界展示了這批東風3中程導彈,極大地震懾了北部邊境上的10萬伊拉克鋼鐵洪流,讓薩達姆沒敢輕舉妄動,最後還是放棄了進攻沙特的想法。
    通過購買東風導彈並與華夏展開一係列合作,沙特成功地提升了自身的軍事實力,保護了國家安全。沙特購買東風導彈的背後,是一種地緣政治的智慧和膽識。35億猶撒幣的天價,看似昂貴,但與地區長久的和平相比,卻是微不足道的代價。
    隨著華夏導彈技術的不斷升級,沙特在07年又從華夏購買了一批df21導彈,並且和華夏越走越近。
    到了去年,由華夏秉持著公正、客觀的立場出麵斡旋調停,沙特和波斯開啟了雙邊外交關係恢複進程,最終在華夏的京城,這對世仇放下了過往的恩怨情仇,達成了舉世矚目的世紀大和解。
    這幾年沙特是拿定主意要改換門庭,以後就跟著華夏混了,所以一直想邀請華夏過去他們家裏駐軍。
    對中東人民來說,在自家的地盤上能夠有老大的駐軍,那可是既有麵子也有裏子的事,說出來都有排麵!在這一點上,中東人民和華夏人民的思維是完全不同的。
    華夏根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一直沒有答應。
    後來沙特的“實質統治者”——現任王儲兼首相小薩樂曼腦子一轉,伸手在利雅得機場旁邊劃了四平方公裏的土地對比數據是猶撒在沙特的基地平均每個大小是兩平方公裏),交給華方做“沙華特別經濟區”,這一下子算是撓到了華夏的癢處,雙方一拍即合。
    很快,夏沫的“天怒”安保公司正式進駐了這個經濟特區。
    喜歡差生文具多啊的新書請大家收藏:()差生文具多啊的新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