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四君子湯

字數:2015   加入書籤

A+A-


    沈卓然說道:“兄弟們,你們在沒有能夠完全掌握中醫組方的情況下,最好還是以經典方劑為準,不要隨便的更改和添加藥物,打亂原方組合,否則就容易使原來方劑中的君藥臣藥為主的治病效果大大降低,甚至還可能出現意想不到的副作用。”
    “因為書中的經典方劑經過一代又一代中醫人的驗證,即使劑量上不能達到要求,隻要辨證準確,加減化裁,調整劑量,用了起碼沒有什麽大問題。”
    “初學中醫先期應該本著少而精的原則,比如說出自《太平惠民和濟局方》中的鼎鼎大名的四君子湯,也是一個知名的方子,方子中隻有四味藥:人參,白術,茯苓,炙甘草,是一個補氣為主的方劑。”
    “首先,四君子湯中,人參作為君藥,大補元氣, 補脾益肺,尤其是補脾胃之氣效果很好。”
    “然後,白術作為臣藥,健脾燥濕,幫助人參加強補氣效果,同時處理患者身體內的濕氣問題。因為患者體內的濕氣太重,就會使脾的運化功能大大降低,也會減弱人參補氣的效果。”
    “茯苓作為佐藥,利水滲濕,健脾寧心,與白術相輔相成,但又有不同的側重點。 比如茯苓更偏於利濕,而白術偏於燥濕,兩者搭配可以使更好的去除身體內的濕氣,使健脾的效果更上一層樓。”
    “炙甘草作為使藥,調和諸藥,補中益氣,同時可以緩解其他藥物的副作用,比如緩和人參和白術的溫燥等等。”
    沈卓然講到這裏,劉正義大聲說道:“老大,我發現這個四君子湯,和你前麵講過的四逆湯,藥物配伍的原則差不多呀!”
    沈卓然點點頭:“是的,這個四君子湯雖然是出自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但他的組方原則也和醫聖張仲景的《傷寒論》有相似之處,或者可能是從中借鑒《傷寒論》的組方原則。”
    “人參和白術一起加強補氣健脾,茯苓幫助去除濕氣, 防止補益藥物導致濕氣凝滯,炙甘草調和並增強補中直接補益脾胃之氣,恢複運化功能,同時調和藥性,使全方補而不滿,溫而不燥,適合長期調理脾胃虛弱的患者。”
    “然後整體功能方麵,四君子湯的主要功效是益氣健脾,適用於脾胃氣虛症,比如氣短乏力、食少便溏、麵色萎白等症。 ”
    沈卓然講完,同學們紛紛點頭,雖然還沒有完全理解,但多少已經有些入門了,知道了中醫組方的大概原則。
    沈卓然看大家都聽進去了,都有所領悟,心裏也很高興,又繼續說道:“兄弟們多多留意一些經典方劑,特別是那些方子中用藥比較少的,深入了解這些方劑的中藥配伍特點。比如補中有瀉,或者動靜結合,陰陽平衡等等,這樣才能夠逐步掌握中醫處方的原則。
    “比如這個四君子湯中, 人參、白術補氣,茯苓利濕,整個方子屬於補瀉兼施的結構,這樣能避免濕氣壅滯,減弱補氣的效果。”
    “此外,炙甘草的調和作用也很重要, 確保全方和諧發揮作用,可以說功不可沒。”
    “還有,四君子湯再加上半夏和陳皮,就組成了六君子湯,增加了燥濕化痰、理氣和胃的功效。適用於脾胃氣虛兼有痰濕或氣滯的情況,比如患者痰多、惡心、嘔吐、胸脘痞悶等症狀,就可以考慮在四君子湯的基礎上加減化裁,變成六君子湯進行治療。”
    “另外,如果患者是氣血兩虛的症狀,通過辨證符合,那麽可以把補血的方劑四物湯,和四君子湯合起來,就變成了氣血雙補的八珍湯。”
    “主要治療氣短乏力、語言低微、精神萎靡。 脾胃失調,食欲不振,食後腹脹、大便稀薄。 已經慢性胃炎、消化不良、慢性腹瀉等屬脾胃氣虛者。
    “而且對病後體虛、婦女產後調理、小兒疳積等需補氣健脾的病症也很適合。”
    喜歡中醫玄學我最強請大家收藏:()中醫玄學我最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