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世家之爭

字數:4812   加入書籤

A+A-


    在全場的注視之中,裴元崢緩緩起身。
    雙手一展,施了一禮
    “陛下,微臣惶恐。”
    “臣隻是做了臣子的本分,怎麽敢受此封賞。”
    說是惶恐,可他麵色如常,聲音平淡。
    絲毫看不出半分慌張。
    楊侗雙手緊緊捏住龍椅的扶手,一口鋼牙都要咬碎了。
    可麵上還是得陪著笑臉道:“元帥乃是國之柱石,當得起此等封賞。”
    “既如此,那臣就隻能謝陛下隆恩了。”
    “元帥客氣了。”
    楊侗隻覺內心氣血翻湧,渾身不自在。
    這感覺怎麽像是我定要把這個輔國大元帥之位塞到他頭上一般。
    可恨!實在是可恨!
    “陛下,既然臣得到了封賞,相信陛下對其他有功之臣定也是有所安排了。”
    裴元崢隨意拱了拱手,雙眼之中透著寒光,緊緊注視著高位之上的楊侗。
    楊侗心中一縮,瞬間明白了對方的意思,隻得繼續開口道:“朕當然有所安排。”
    “陳平。”
    “臣在!”
    楊侗將目光轉移到陳平身上,陰沉幽暗的眼底滿是不甘。
    除了裴元崢,陳平就是他最不願意封賞之人。
    他總感覺,有一個人在暗中注視著他在紫微宮之內的一舉一動。
    而這個人,最有可能就是陳平。
    可就算心中有再多不甘,他也隻能打下牙齒和血吞。
    “吏部侍郎、河南郡太守陳平在洛陽被困期間臨危不亂,指揮有方,特擢升為尚書左仆射。”
    “臣領旨謝恩!”
    尚書左右仆射乃是尚書令的兩大助手,位高權重。
    隋文帝時,尚書令雖置而常缺。於是尚書左仆射成為了事實上的朝廷首相,尚書右仆射就是次相。
    高熲為左仆射達十九年,楊素為右仆射,與高熲共掌朝政。
    如今雖然有裴元崢擔著尚書令,還有裴仁基頂著丞相之位。
    但其實這二位都不太去處理具體政務。
    換而言之,日常政務的決策大權就交到了陳平的手裏。
    但對於這個,其餘官員更關心的乃是另外兩個職位。
    那便是陳平升職之後空出來的吏部侍郎和河南郡太守一職。
    這都是實打實的緊要崗位,必然會成為各方世家爭奪的焦點。
    在楊侗登基之初,洛陽的各大世家幾乎就沒撈到什麽像樣的官職。
    可以說這麵子是丟盡了。
    而他們也以為沒有他們的扶持,裴氏父子所立的朝廷必然無法長久。
    畢竟洛陽周圍的錢糧可都掌握在他們的手中。
    到時候,缺錢少糧的裴氏父子還是得來求他們。
    可沒想到,裴元崢竟然以極快的速度拿下了洛口倉。
    可以說是解了燃眉之急。
    有了充足的糧草,養得起士卒,那就是一切的基礎。
    再加上他任用的陳平、狄仁傑等人確有本事,將政事處理的井井有條。
    洛陽周圍各郡,都慢慢走上了正軌。
    各大世家也明白,到了這一步,他們就必須服軟了。
    這個朝廷算是已經立住了,裴氏父子的勢力已經得到穩固。
    若再不配合,想要去拆裴氏父子的台,那到時候就要真的翻臉了。
    到時候雞飛蛋打,誰都撈不到好處。
    於是,情況也就變成了各大世家上趕著討好裴氏父子。
    其他的不說,就這次的洛陽保衛戰。
    那大部分世家都是出了不少力的。
    有的出錢,有的出糧,甚至有的世家還派出了家中衛隊參與護城作戰。
    他們這麽做,自然也就是為了等洛陽之危解除後,可以得到封賞。
    這所謂的封賞,不是錢糧,而是權利。
    就比如這吏部侍郎之職,就尤為重要。
    吏部,主管官吏任免、考課、升降、調動等事。班列次序,在其他各部之上。
    所以吏部侍郎為正四品,其餘各部侍郎乃是從四品。
    有所區分。
    吏部尚書作為吏部的主官,裴元崢定會安排心腹擔任。
    所以這個吏部尚書之職位,估計是怎麽樣都輪不到了。
    但吏部侍郎之位作為吏部尚書的助手,可是有兩個位置。
    不管怎麽樣,都要爭上一爭。
    為此,各大世家在昨天得到風聲之後就開始了運轉。
    提著大包小包的禮物去大帥府拜訪。
    可這些世家連大帥府的大門都沒進去,就被守衛以一句“大帥正忙,不見客”給懟了回去。
    所以今日,他們的內心是頗為忐忑的。
    也不知,這個果子能不能落到自己頭上。
    不知道這些世家心思的楊侗也沒關注這許多,他隻是麵無表情地繼續開口。
    “尚書左丞、刑部侍郎狄仁傑。”
    “臣在!”
    楊侗眼皮微抬,麵色略微出現了一絲變化。
    “自卿上任以來,勤勤懇懇,任勞任怨,處理了大大小小頗多疑難,故擢升為尚書右仆射。”
    “臣領旨謝恩!”
    對於狄仁傑,楊侗心中還是頗為欣賞的。
    有能力,且一身正氣。
    不像那個陳平,一肚子壞水,就想著怎麽對付自己。
    唯一的問題,是狄仁傑隻對裴元崢效忠。
    楊侗曾經多番試著拉攏狄仁傑,可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
    隨著尚書左右仆射皆定下了,接下去就是六部尚書的安排。
    在昨夜,陳平已將所有的人選都告訴了楊侗。
    迫於無奈,楊侗隻得繼續封賞。
    “在朕登基之初,因天下慌亂,人才凋敝,故六部之位皆未明確。”
    “今幸有輔國大元帥裴元崢匡扶社稷,收複河北,有誌之士皆來報效朝廷。”
    “所以今日,朕就要明確六部之職責”
    說到這裏,他擺了擺手,示意身旁的魏忠賢宣旨。
    畢竟這些違心的話,他是再也不願多說了。
    看到指令,魏忠賢立刻上前,打開聖旨。
    高聲道:“門下......”
    小課堂:後世熟知的聖旨開頭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但這個開頭是朱元璋加上去的,在他之前,各朝的聖旨開頭五花八門,比如隋唐之時,因詔令一般由中書省起草,門下省審核頒布,所以開頭一般是“門下”二字。)
    在經過一段冗長的介紹之後,終於念到了正事。
    “荀彧任吏部尚書,統管吏部。”
    喜歡重生隋末,開局就被瓦崗五虎包圍請大家收藏:()重生隋末,開局就被瓦崗五虎包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