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格物司事

字數:5035   加入書籤

A+A-


    武都郡的新部門,格物司。
    就在功曹班房旁邊,單獨有一個院子。劉平召集了下辨縣內各手工業內,比較出名的工匠。除此之外還有武都郡郡府的工匠。
    大大小小一共四五十號人,男性居多,隻有兩個女人。
    劉平將他們召集過來主要是認識一下,然後所有人都登記造冊。按照劉平的想法,這些工匠都必須要在格物司登記,然後根據能力分等級。
    不過眼下還用不到,先登記了再說。
    登記完了之後,每個人每月郡府衙門會補貼一石糧食。原本不太願意登記的人,也沒有了抵觸心理。
    整個下辨縣內,最有名的巫醫百工之人,有兩位。
    一位名叫梅友,是一名郎中。中醫基本上都是全科,有所擅長,但基本上什麽病都能看。梅友最擅長治療跌打損傷,一手正骨絕學整個武都郡無人能出其右。
    另外一位則是一名女子,今年不過雙十年華,相貌雖然普通,但是據說女工做的特別好。這女人姓黃,沒有大名,相熟都叫黃大妮。
    武都郡自己本身有的工匠則都是老油條,沒什麽能拿出手的。再一個,武都手工業不發達,所以並沒有工官負責管理這些工匠。這些工匠們也沒有什麽進取心,就是混吃等死罷了。
    在手工業發達的郡府、縣城,朝廷都會設置工官的職位。一來管理工匠,二來征收這些匠人的稅賦。
    格物司基本上就是把工官的活拿過來了,同時也兼任技術革新的任務。當然這一點也就是劉平自己知道,其他的人他都沒有說。
    全部工匠登記完之後,便各自離去。劉平單獨留下來了三個人。
    郡府的一位老木匠、下辨縣有名的鐵匠還有一位則是那黃大妮。
    老木匠今年五十來歲,姓李,李木匠。他自己帶了幾個徒弟,算是郡府衙門木匠這一塊的話事人。
    鐵匠是個三十多歲的壯漢,名叫張也,渾身都是腱子肉,不打鐵還當兵也是一塊衝鋒陷陣的好材料。
    劉平留下這三個人,自然是有事情要交代他們。
    “你們不用緊張。”劉平看著有些緊張的三人,麵帶微笑的說道:“吾有些事情讓你們去辦,所以才將你們留下來的。”
    三人聽了,表情都輕鬆了不少。
    李木匠大著膽子問道:“劉功曹,有什麽事情您說,我等一定照辦。”
    劉平點點頭道:“李木匠,還有張鐵匠,吾找你們二位其實是想跟你們研究一下,能否改進一下如今的耕犁。”
    如今的耕犁,是直轅犁,西漢的時候就發明出來了。在這之前,用的還是耒耜。直轅犁的出現,可以說是極大的提高了農耕文明的生產力。
    劉平想要做的,就是看能否將直轅犁改成曲轅犁。曲轅犁唐朝的時候才發明出來,一直沿用至清都沒有太大的改動。這足以說明曲轅犁的厲害。
    但是劉平並不懂怎麽改進這玩意。他對曲轅犁的印象全都來源於高中課本上的介紹。據唐朝人陸龜蒙的《耒耜經》記載,曲轅犁由11個用木頭或金屬製作的部件組成。
    曲轅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幾處重大改進。首先是將直轅、長轅改為曲轅、短轅,並在轅頭安裝可以自由轉動的犁盤,這樣不僅使犁架變小變輕,而且便於調頭和轉彎,操作靈活,節省人力和畜力。
    就這麽寥寥幾句話,具體這曲轅犁是什麽樣式,怎麽把這些部件改進,他就不知道了。他倒是在曆史書上看到過曲轅犁的圖片,但是那會兒誰也沒想到能夠穿越啊,沒記住。
    他找來李木匠和張鐵匠,就是希望這些手藝人能夠憑借他記住的這幾句話把曲轅犁給做出來。劉平覺得,這種事情隻要有了方向,肯下功夫肯花錢,早晚都能做出來。
    李木匠和張鐵匠兩個人互看了一眼,還是年齡大的李木匠開口:“這...耕犁已經用了這麽多年了,不知道劉功曹想怎麽改進?”
    劉平想了想道:“某隻有一個大概的方向,你們聽聽看有沒有什麽想法。”
    說著,他將自己對曲轅犁的認知都說了出來。
    李木匠和張鐵匠兩個人聽的很是認真,聽完之後,兩個人都沒有說話,而是在仔細思考著。劉平隻是動動嘴,他們需要在腦海裏把劉平說的東西,替換到現有的直轅犁上。
    大概過了一刻鍾,李木匠又道:“能否讓我們二人商量一下?”
    “自無不可!”劉平點點頭。
    李木匠拉著張也兩個人往外走,劉平好奇的跟了出去。出來之後,李木匠和張鐵兩個人找了一處空地,一人一根木棍,在地上寫寫畫畫,偶爾還會有交流。
    劉平見狀就知道,這事兒基本上成了,剩下的就是時間問題罷了。為了曲轅犁的提早出世,他等得起。
    轉身回到班房,黃大妮還在等著。
    “黃大妮是吧?”劉平對她笑了一下,道:“都說你女紅特別好,不知道你擅長什麽?”
    “織布和縫補。”黃大妮小聲回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劉平點點頭又問道:“某想要定製一些精美的布匹,具體的樣式某拿給你看看,能不能做出來。”
    說著,他從袖口裏拿出來一張帛布,上麵畫了不同的圖案。
    有人形的看樣子是神仙;也有雲朵、石頭等....
    黃大妮看了看道:“雲朵、石頭可以做出來,那些神仙就沒辦法了,沒這個手藝。”
    “無妨,就挑你能做的,織出來的布上麵有這些圖案就行。具體有多少、多大你看著安排即可。”劉平笑著道。
    “不知道劉功曹要多少匹布?”黃大妮又問道。
    “你能做出來的,每一樣做出來十匹就行。每一匹布某給你八千錢,你可以雇傭一些人手幫你做。月底某就要,可以嗎?”
    劉平給的價格不算低了,武都如今一匹布大概在三千錢到四千錢之間的價格。不過他要的布匹是定製的,紡織難度更大,價格自然要高一些,而且要的急。
    如果是益州或者中原地帶,價格就沒那麽高了,最好的精絹一匹也不會超過三千錢。
    “八千一匹?”黃大妮沉吟了一下道:“雲朵的、石頭、山峰...一共三種,三十匹布....這大概需要三十來人才能做完。”
    這意思就是一個人一個月最多能夠織完一匹布。
    劉平想了想,倒也合理。
    一匹布2尺2寸寬半米),四丈長接近九米半),這些人又不可能家裏什麽活都不幹每天就光織布。
    “可以,某給你銅錢和樣式,你隻管去做便是。月底把某要的東西拿來便是。”
    “還請劉功曹放心。”黃大妮鄭重的說道。
    “既然如此那你便去吧。”
    ......
    李木匠和張鐵匠兩個人,在外麵研究了小半個時辰,後麵劉平也加入了他們。畢竟是穿越眾,而且對曲轅犁有過大概的印象。
    三個人到底還是把曲轅犁大概研究出來了。
    不過這玩意到底是不是曲轅犁,或者之後有沒有曲轅犁的效果,還不好說。
    “要不然兩位先造著看看?”劉平對兩人說道。
    李木匠點點頭道:“某覺得可以,這新式的耕犁,應該比老式的要好用很多。”
    “某來打造犁頭。”張也話比較少。
    “這樣,你們兩個人最近就專門研究這耕犁每個月某給你們五十石糧食,若是研製出來了,額外有重賞。”劉平認真的說道。
    “多謝劉功曹!”
    兩個人連忙對著劉平拱手道謝。
    每月五十石糧食,擱以前作死他們也拿不到啊。
    從格物司出來的時候,已經是傍晚了。劉平想了一下,決定去劉備那裏蹭飯吃。
    到了劉備家裏,除了要回家的陪老婆孩子的劉睿之外,其他人都在。而且劉平來的很巧,剛做好飯,他就進門了。
    坐下準備吃飯的時候,劉平忽然發現多了一個陌生人。
    劉備笑著對劉平介紹道:“德安,這位是虞應先生。”
    劉平連忙對虞應拱手。
    虞應看起來三十多歲,相貌威嚴有度,蓄有胡須,看著不似一般人。劉平腦筋急轉,印象裏後漢三國時期好像沒有哪一個叫虞應的名人。
    倒是有個叫虞翻的,他有些印象。
    喜歡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請大家收藏:()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