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曹嵩之死

字數:7325   加入書籤

A+A-


    呂布去幽州了。
    這事兒多多少少有點讓人措手不及。關鍵呂布還是不是自己一個人去的,他還帶了兩萬人馬,清一色的並州狼騎。劉平在長安收到消息的時候,人都麻了。
    公孫瓚打劉虞,那真的是爸爸打兒子。但是劉虞和呂布要是組合到一起,那就不一樣了啊。
    隻要劉虞安心給呂布打輔助,那呂布能把公孫瓚給衝爛了。
    公孫瓚是強,那也要看跟誰比。呂布這個人,武力值、統軍能力、指揮水平都是一等一,唯一的黑點就是腦子不好使。
    但是呂布的腦子不好使,並不會體現在戰場上。
    公孫瓚對呂布,輸多勝少。
    呂布再有劉虞的輔助,那基本上九成九要把公孫瓚按在北平摩擦了。
    這不是劉平想看到的。
    不管是劉虞還是呂布,這兩個人誰主政幽州都不是他想看到的。劉虞主政幽州的話,那就相當於洛陽小朝廷有了一塊地盤,再加上呂布的並州,一不小心洛陽小朝廷就起勢了。
    如果是呂布的話,那也不行。那樣的話呂布的作戰能力太強,戰略縱深也出來了。哪怕是往南一路莽估摸著都能一路莽穿曹操,打到長江邊上。
    “嘖嘖玩脫了呀。”劉平看著荀悅傳回來的情報,砸吧了一下嘴。
    一旁的糜竺有些無奈的說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總不能隻許吾等算計別人,不允許別人算計他人吧?”
    “子仲,你有沒有發現,這裏麵有個人很讓人不爽啊。”劉平忽然問道。
    糜竺皺著眉頭仔細思索了一下,他想搞明白這個‘不爽’是什麽意思。
    “別想了,就是呂布啊。”劉平一攤手說道:“你瞅瞅這哥們,大家都在算計他,結果呢?某怎麽覺得他去一趟幽州回來之後會又升官又封侯又得新地盤啊?”
    糜竺聽到這裏一愣,想了一下,還真是。
    這算不算傻人有傻福?
    劉平和糜竺兩個人心裏同時冒出來這個想法。
    “那麽,不知道先生打算如何做呢?”糜竺問到了重點。
    劉平想了想道:“吾等得核心目標肯定是讓某家那同窗入主幽州的。順著這個思路,往下走就可以了。”
    “這...暗中資助?”糜竺皺了皺眉頭:“但是作用應該不大吧?劉幽州加上呂布,步騎十二萬。呂布又是天下一等一的驍將,隻是資助一些錢糧恐怕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戰馬幽州也不缺,甲胄武器....倒是能夠見效,但是沒必要。”
    盤算了一圈,糜竺都沒有什麽好辦法。
    劉平笑了笑道:“加強公孫瓚,削弱劉虞呂布,雙管齊下。”
    “該如何為之?”糜竺直接問道。他倒也不是沒有辦法,隻是覺得劉平可能會有更好的辦法。
    劉平神秘的笑了笑:“山人自有妙計。”
    “啊這.....”糜竺沉默了一下,心裏卻明白,具體的方略恐怕要等劉平從李秀那取完經才能出來了。
    靈活用人嘛,不寒磣。
    青州,曹操的府邸。
    曹操這幾天很是高興,不為別的,自己家老四一周歲了,抓周的時候抓了一卷論語,是個不錯的兆頭。
    不光如此,自家老爹以及幺弟還打算從琅琊郡來投奔自己。
    自己現在也闊了不是?
    正想著呢,有人慌慌張張,手忙腳亂的跑進來:“明公不好了,明公不好了!”
    曹操聞言眉頭一皺:“吾好得很,慌慌張張,成何體統。”
    “明公.....出大事了啊!”
    的確是出大事了。
    曹操的老爹死了。
    這事兒其實挺離譜的,原本的曆史軌跡,曹操的老爹曹嵩以及幺弟曹德的確會在這一年意外橫死。至於怎麽死的呢,有兩種說法。一是陶謙為了報複曹操,故意派人弄死了曹嵩父子;一是陶謙好心辦壞事,讓手下人給坑了。
    但是不管怎麽說,這鍋都是陶謙來背。
    但是現在,情況有些微妙。
    曹操跟陶謙兩方井水不犯河水不說,甚至關係還算不錯。一來曹操忙著消化青州和兗州,需要一個相對和平的外部環境;二來相較於徐州的陶謙,曹操更在意北邊的袁紹和徐州南邊的袁術,所以跟陶謙處的還是不錯的。
    而且眼下的格局,也讓曹操不打算跟人動武,就老老實實謀發展就行了。
    如今劉備坐擁涼州,但也占據了一半的司隸地區。其實就是後麵司隸分出來雍州之後,雍州的地區。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劉備也算是坐擁兩州之地了。)但是劉備往南吃掉了益州的漢中,往西往北更是打下了一大片土地,光從領土麵積上來說劉備絕對是冠絕天下。
    洛陽小朝廷窩在司隸地區,但自從呂布入了朝廷之後,並州變相的也算是小朝廷的一部分了,再加上幽州的鐵杆保皇派劉虞,理論上來說劉協的實力並不算差,甚至比大多數人要強。
    當然了,能不能統一調配就要看小朝廷裏那一批人的能力了。
    然後是冀州的袁紹。袁紹雖然隻有冀州一州之地,但是實力卻不容質疑。因為冀州麵積大,人口稠密,經濟繁榮,農業發達。雖然隻是一州之地,但是不管是戰爭潛力還是紙麵上的實力,都不弱於擁有兗州加青州的曹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當然了,袁紹也難受啊。北邊公孫瓚加劉虞,南邊和東邊都是曹操,西邊呂布加洛陽小朝廷。如果不是還有個出海口,那直接就是被包圍了。不過這個時代,有個出海口也沒多大意思,雖然劉平一直對出海口垂涎欲滴。
    再說曹操,兗州加青州,一個有人,一個有錢,但是呢,這兩個地方他都得慢慢經營。尤其是青州,打是打服了,但是口服心不服的人也多,得仔細經營才是。
    曹操南邊就是豫州土皇帝袁術和徐州坐地戶陶謙兩個人了。這兩個人咋說呢,雖然後世來看這兩個人都是菜雞,但是用腳後跟想也知道,能夠主政一州之地的人,那有什麽用真菜雞?
    這事兒就像是後世看nba一樣,有些飲水機隊員上場一看就菜的摳腳,但殊不知在他們自己的故事裏,他們每一個人都是“喬丹”。
    陶謙和袁術兩個人是菜了一點,但也要看對手是誰。
    徐州坐擁目前來說整個大漢作戰能力最強的步兵,丹陽精銳。丹陽山險,民多果勁,好武習戰,高尚氣力,精兵之地。丹陽是個大概的範圍,大致是如今安徽宣城市、池州市、銅陵市、蕪湖市、馬鞍山市、黃山市,江蘇南京市,浙江杭州市、湖州市的全部或部分地區。
    事實上,自漢以降徐州所處的這部分地區,曆代都是盛產精兵。甚至可以這麽說,中國上下五千年,曆數精銳之士的話,曆朝曆代都躲不開這個地區。
    究其原因嘛....漢時丹陽兵強,是因為地理原因和風俗造成的。之後精兵則北移,基本上就到了淮河附近了。這附近的百姓參軍,幾乎在曆朝曆代都能從成為精銳部隊。
    無他,窮。
    人一窮,那就不怕死。朱元璋能夠成為中國曆史第一個從南往北打下天下的皇帝,主要靠的就是他的淮西老兄弟。
    那是真的橫,真的莽,真的不怕死。
    哪怕是到了二十一世紀,這附近以蘇北徐州為中心的,所謂的淮海城市圈,國人的第一印象永遠是這一圈城市生活的國人,那是喝酒不要命,打架不要命。
    書歸正傳。
    再往南,過了長江,那就沒什麽好說的了。荊州劉表,剛入荊州的時候那是天下一等一的人物,如今垂垂老矣,已經沒了進取之心。
    西蜀益州,劉璋倒是雄心勃勃但是吧,這個人他能力是真的不行,眼光也非常爛。哪怕他跟劉表聯合去打袁術,劉平都能說他有腦子。
    整個南方唯一的大佬就是孫堅了。
    大概是蝴蝶效應,孫堅還活得好好的,孫策也逐漸開始了自己小霸王的軍旅生涯。孫家擁有揚州,跟原本曆史軌跡上不同,有孫堅這個超級猛男在,揚州所謂的世家大族被壓的抬不起頭來,境內百越各族也是服服帖帖。
    當然了,袁術也是真的賤嗖嗖的,揚州在長江北岸的地盤都被袁術占了,這讓孫堅很不爽。
    最南邊則是交州....
    這個地方吧....劉平默認為這是劉備的地盤。因為交州之主是劉備的好朋友,關係賊好的那種。而且這人還沒有什麽雄心壯誌,隻要劉備拿下益州,再往南那打下南蠻,估摸著交州士家直接就加入劉備勢力了。
    前提是,交州能扛到劉備軍拿下益州。
    “既然狗作者已經打完了補丁,那麽就該我曹某人想一下該如何處理這件事了。”
    曹操如是想著。
    生氣嗎?那是真的生氣。畢竟自己的親爹和親弟弟死在了徐州,還特麽是陶謙的人動的手。那麽要動手打徐州嗎?
    這也是毋庸置疑的,打是肯定要的。
    但是是現在動手嗎?
    曹操皺起了眉頭。
    這件事他必須先確定了之後,才能召集人來商量。殺父之仇啊,他不左右不定的話,那麽他麾下的這些人一定會主張攻打徐州報仇的。
    無他,這是大漢!
    公羊學說還是很有市場的,大複仇理論還是合情合理的。
    按照曹操的想法,就算對徐州動手,也不是現在。袁紹如今已經基本上拿下了黑山賊。跟他在青州做的差不多,他得了精銳的青州兵,袁紹也獲得了黑山眾。如今雙方還是比較克製的,可是如果他動手打徐州,曹操用許褚的腦子想都能猜到,袁紹肯定會南下的。
    因為袁紹北邊的幽州自顧不暇,西邊的小朝廷肯定不會在這個時候對他動武。
    那麽隻要曹操攻打徐州,袁紹肯定直接撲向兗州。
    “那麽想要對徐州動手,就得拖住袁紹。想要拖住袁紹,那就得幽州公孫瓚入主幽州.....看樣子某得幫一幫公孫瓚啊。”曹操摸著下巴思索著。
    有了計較,曹操開始召集自己的謀臣了。
    這個時候曹操的謀主是誰呢?一是戲誌才,二是程昱,三是陳宮。原本應該在曹操帳下的郭嘉,此時還被扣在袁紹勢力;應該成為曹操大管家的荀彧因為劉平一通忽悠暫時沒有出仕,甚至還想去長安看看。
    稍微有那麽一點星光黯淡的感覺。但是沒了郭嘉和荀彧,多了一個陳宮也算是稍微彌補了一下。跟原本曆史軌跡不同,曹老板還算順遂,沒有說出讓陳宮不滿的那一句“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陳宮還是很看好曹操的。
    三人聯袂而來,來之前已經得知了曹嵩遇害的消息。
    戲誌才這個人能力很強,像是有道德底線的李儒,智謀深遠。程昱則是實打實的戰術大師,多謀善斷袁紹實名製羨慕),最關鍵的是,程昱這個人雖然說是謀士,更是被後人稱為曹操麾下五大謀士之一,但是其實這人是個猛將。
    有個形容詞叫勇冠賁育。賁、育的意思是戰國時勇士孟賁和夏育的並稱。這個詞就是形容一個人個人武力值極高的。
    整個漢末三國時期,史書記載,隻有三個人獲得了這個評價。
    分別是曹仁、程昱和袁渙。而這三個人隻有曹仁一個人是正兒八經的武將,另外兩個人都是以文官而聞名於世。
    袁渙如今跟袁術混,表麵是個文官,暗地裏是袁術軍武力值天花板。主要是因為袁渙這個時候還沒怎麽受到袁術的重視,不然的話境遇肯定要好很多。
    對了,原本曆史軌跡中,帶袁渙出道的人是劉備。
    劉備做豫州牧的時候,舉薦了袁渙。當然了,現在舉薦袁渙的人變成了袁術名義上,實際上是郡裏麵舉薦的。劉備則不一樣,是自己舉薦的袁渙。老劉這個人,眼光是真的毒辣。)
    最後是陳宮。這個人性格剛直,足智多謀,但是有個缺點,那就是沒有急智。咋說呢,他有點像是加強版的劉平。
    單就謀略這一部分來說,陳宮跟劉平很像,長於謀劃,短於臨陣機變。
    “都來了啊。”曹操說話帶口音,好在這幾個人都能聽懂,畢竟從地理位置上來說,這幾個人的口音都差不多。
    “主公。”戲誌才先開口:“可是為了徐州之事?”
    這三人,陳宮最早跟曹操,其次是戲誌才,最後是程昱。但是曹操更加倚重戲誌才,所以一般都是戲誌才先開口。
    ps:沒有太監,就是鬱悶了一段時間,調整了一下心態。
    喜歡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請大家收藏:()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