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司馬求官
字數:7913 加入書籤
事情千頭萬緒,但是一件一件做就行,早晚能夠做完。
好在沒有什麽燃眉之急,隻要按部就班的發展下去,誰也擋不住劉備軍的兵鋒。
這個自信劉平還是有的。
當然了,能夠通過謀略之類的減少傷亡,那是再好不過的了。劉平隻是想弄死天下世家,但是並不想讓大漢元氣大傷。
眼下是公元不到二百年,大漢有五千萬人口左右。隻要保持這個體量,真的橫壓整個亞歐大陸。如果科學進步,一統全球都不是問題。
為子孫計,為後世計,劉平都要在接下來統一天下的過程中盡可能的減少傷亡。
時間就這麽一天一天的過去。
這一天,劉平的補習班。
最近來聽課的人越來越多了,家裏又有孩子,劉平已經把補習班搬到了班房旁邊。之前應該也是個官邸,眼下被劉平征用了。懷揣著某種不足外人道也的心思,將這宅邸命名為長安大學。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的。
有出處,有講頭,還是個好寓意,大家都覺得不錯。
雖然名為大學,但是劉平教的東西沒怎麽超過初中水平。估摸著隨便來一個剛剛中考過的學生,都能吊打劉平這一批每天晚上來上夜校的老少爺們。
除了自己教之外,劉平還幹了一件事兒。以為了讓大家能夠溫故而知新的理由,讓他們每個人都必須在長安選是個十歲左右的孩童,將自己教的內容,再教給這些人。每個月,劉平會考核這些孩童。誰要是教的不好,那就得受罰。
罰什麽呢?
罰站。
這事兒倒是不嚴重,但是丟人啊。是以這些人學的非常認真,教的更是不敢馬虎。
剛下課,劉平喝了一口茶水。
“先生,每日裏班房這麽忙,還過來講學,會不會吃不消?”劉平的鐵杆跟班糜竺上前笑著問道。
劉平搖搖頭:“這些,都是大漢希望的種子。”
糜竺不理解,但是不妨礙他相信劉平:“這些日子,您講的內容,都已經整理好了。按照難易程度編纂成冊,接下來要怎麽做?”
這也是劉平吩咐的,他自己懶得做,就交給糜竺了。
糜竺是個實在人,親力親為。就目前來說,糜竺的學習成績在這些人裏可以排在前三。第一名則是諸葛亮,第二名是諸葛瑾。
說出去劉備麾下這些老少爺們都覺得丟人。
被諸葛亮這麽一個小雞崽子拿了第一。
劉平倒是不覺得有什麽。他跟諸葛亮接觸了這麽長時間算是看出來了,這人就是傳說中的神童,過目不忘,舉一反三八個字簡直就是他的座右銘。
不過,諸葛亮是神童,這特娘的不是很合理嗎?
“那就印刷成冊子吧,多印一些。”劉平回道。
糜竺點點頭。
如今長安已經有雕版印刷了。按照道理來說,這種重要的發明創造,一定是要大書特書的。
但是劉平並沒有公開。一如改良之後的造紙術一樣,一直都握在長安官府手裏。倒不是什麽敝帚自珍,也不是為了壟斷技術。
實在是這兩個技術,暫時劉平沒有那個膽量普及。又或者說普及之後的後果,劉平覺得太嚴重了。什麽時候能夠壓服天下,什麽時候劉平才打算普及。
“喏。”糜竺拱手。
劉平想了想又道:“對了,活字印刷那邊研究的怎麽樣了?”
“倒是弄出了一套版出來,不過造價太高了,用的是鐵製的活字。”糜竺回道:“其他材料的還在實驗。”
“這事兒不急,慢慢研究就成。”劉平擺擺手:“算了,這事兒某自己跟高誘他們說就行。”
“嗯。”
兩人說話間,走到了長安大學門口。
外麵正有人等著,卻是一中年文士,穿著官袍。
劉平是認識此人的。
這人,得從長安落入劉備手中開始說起了。
長安太守這個說法,其實是不對的。準確的說,是京兆尹。京兆尹主要管轄長安縣,霸陵縣,杜陵縣,鄭縣,新豐縣,藍田縣,長陵縣,商縣,上雒縣,陽陵縣這十個縣。而劉備軍等人所謂的長安,其實特指的是長安縣。
不過呢,京兆尹是朝廷的官職,劉備一個地方官肯定不可能麾下有京兆尹這麽一個官職的。
於是乎,劉平就成了長安太守。
但是京兆尹還是有的。畢竟洛陽小朝廷名義上還是管著三幅地區的左馮翊、右扶風、京兆尹合起來就是三輔地區。)
而此時站在長安大學門口的,就是朝廷委派的京兆尹,河內人司馬防。
司馬防今年四十出頭,作為河內郡王司馬家這一代的話事人,司馬防跟大漢大多數世家子一樣,外形出眾。
當然,這個出眾的方式有些不同。
劉平一直都瞅著這哥們像《三國演義》裏麵的張三爺。
司馬防身高八尺有三,跟張三爺差不多的身高。但是真正的張三爺,是個高富帥。這司馬防除了高之外,還壯!
腰帶十圍,儀狀魁岸,與眾有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元異先生今日怎麽有空來這裏?”劉平笑著跟司馬防打招呼。
兩人已經見過不少麵了,關係還算不錯。
司馬防雖然是京兆尹,但是很有自知之明,自從劉平入主長安縣之後,司馬防就當起了透明人,從來不過問任何官場上的事情。這一點讓劉平很是滿意。
“德安,今日倒是有件事情想拜托你了。”司馬防是個守正君子。
準確的說是一個特別刻板,特別古板的人。劉平怎麽都想不明白,這種人教出來的孩子日後怎麽會想著篡了曹魏呢。
“元異先生說的哪裏話,有什麽事情但講無妨,隻要平能做到的,定然盡心盡力。”劉平立刻表態。
一來他想把司馬防爭取到劉備的陣營,二來劉平是真的饞司馬防的八個兒子。
“還請移步寒舍。”司馬防姿態放得很低,這讓劉平有些意外。
這還是第一次有這種頂級世家的話事人,這麽客氣的跟他說話。
帶著好奇,劉平便答應了下來。
交代了糜竺幾句之後,劉平隻帶了王鐵棍一個人,便跟司馬防去了他家。
司馬防在長安的宅子,是官府的宅子,不大不小,倒也雅致。
劉平跟著司馬防來到了正廳,自有下人端來了瓜果小食,飲子茶水,還有一壇上好的酌君酒。
兩人扯了一會兒閑篇,司馬防才道:“今日實在是有一個不情之請。”
“元異先生,平已經說了!隻要平能做到,定然不會推辭。”劉平還是很給麵子的。
司馬防點點頭,道:“不知道長安可缺人手?”
“嗯?”劉平更有興趣了,這是要求官嗎?以司馬家這三個字,還用得著求官嗎?
大概是看出來劉平的好奇,司馬防歎了一口氣道:“說來慚愧,老朽想舉薦犬子。”
“這可是求之不得!”劉平很是高興:“不知道大公子現在何處?”
如今司馬防的兒子裏麵,也就老大司馬朗到了出仕的年齡。
“正在府中。”司馬防回了一句,然後又道:“不過......”
司馬朗自己不願意。
這是一個有誌氣的年輕人,總想要自己闖出一片天。當然也有可能是司馬防老爺子之前管的太嚴了,現在開始叛逆了。就是這叛逆期來的有點晚。
不過劉平不在意,管你願意不願意呢?先把官職給你再說。
至於為什麽司馬防非要讓司馬朗跟著劉備混,還是世家的那一套做派。隻不過第一筆下注,下的是劉備罷了。
而且司馬防也覺得劉備最後能成事兒。
兩人聊了一會兒,就敲定了這事兒。司馬防擔心司馬朗會出工不出力,劉平表示無所謂,先來了再說。
從司馬家離開的時候,已經是深夜了。
漫步在長安大街上,劉平的思緒飄了很遠。司馬防為司馬朗這個有誌青年求官,淮浦陳家派陳高求官.....
“看樣子老陳家已經開始下注了啊。就是不知道,潁川陳家會不會也派人來。那麽接下來荀家、程家應該都會有人陸續過來了吧?哦不對,荀家已經來過人了。”
劉平想到這裏,臉上露出了笑容。
之所以將這些串聯到一起,那是有原因的。
劉平雖然對漢末的曆史不甚了解,但是古代史他還是通讀過的。他很清楚,如今的司馬家、陳家其實是一家人。
源頭都是一個人,司馬穰直。司馬是官職名,司馬穰直本來姓陳。
當然了,說司馬穰直姓陳也不對,再往上數數。
周武王滅商朝紂王以後,建立周朝,找到舜的三十三世後人媯滿,並封媯滿為諸侯,還把大女兒大姬嫁給他,封國於陳。
春秋後期,陳國發生宮廷政變,陳完的父親陳厲公媯躍被謀害,陳完被貶為大夫,不久太子禦寇被人謀殺,陳完擔心被連累,索性投奔齊桓公尋求庇護,史稱“完公奔齊”。
陳完公到了齊國之後,改姓田,日後田氏代齊的田,就是這位的後人。
由於是外來人口,在齊國沒什麽家底,陳完本著“功成不必在我”的心態,猥瑣發育,到陳完四世孫田桓子這一代,經過百餘年的發育,老田家不僅在齊國站穩了腳跟,而且還能參加打團。
軍神田穰直橫空出世,率齊軍擊退晉、燕入侵之軍,收複失地,為武廟十哲之一、古代七十二名將之一,著有兵書《司馬法》。也正是因為田穰直被拜為司馬,後世又稱司馬穰直。感先祖威德,後人承其官職為姓氏,即司馬氏。
也就是說司馬家和陳家其實一個祖宗的,哪怕是到了如今大家也是親戚。
畢竟這種世家大族動輒綿延上千年,有譜可查的情況下,不會太生分的。隻要看曹操陣營就知道了。
陳群跟司馬懿好的都快穿一條褲子了,哪怕司馬家擺明了要篡魏。
那怎麽還有荀家和程家的事情呢?這就是劉平這些年搜集到的情報了。荀家、陳家一直都是有聯姻的,關係非常親厚。而程家又是出自於荀家,是荀家的分支。隻不過因為在程邑,所以改姓程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所以曹操陣營裏麵,為什麽賈詡明哲保身,許攸一直強調自己是曹操的發小,劉曄更是把自己逼成了大發明家。因為其他的人都是親戚啊.....程昱、荀彧、荀攸、司馬懿、陳群這些人....是一家的。關鍵這幾個人,一個賽一個的猛。
而且年齡分布非常均衡,老中青三代都有,還都拔尖兒,你說氣人不氣人?
後來司馬家能夠篡魏成功,現在想想,是不是很合理?而且這個司馬代曹的操作,像不像田氏代齊?
老本行了屬於是。
......
西域,疏勒國。
劉備將大軍的指揮權,放給了二爺,自己則帶著一行人返程。
已經拖了這麽久,劉備也拖不住了。關鍵是架不住蔡邕三不五時的就來賣慘。你說要是換個人,劉備也就權當看不見了。但是這人是蔡邕啊,劉備還隻能陪著小心。
西域交給關羽和賈詡兩個人,劉備還是非常放心的。
“大哥,你說你都封王了,這算不算是光宗耀祖?”劉信一高興就有點得瑟:“咱們祖上是中山靖王,這算是拿回祖宗基業了吧?”
“怎麽著?”劉備一臉玩味的看著劉信。
劉信搓搓手道:“能讓俺當個將軍嗎?俺也想上戰場,打仗。”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你的事情,吾自有安排。”劉備笑著回道。
“別又是處理情報吧?那事兒真幹不來。”劉信挎著臉。
劉備搖搖頭道:“你啊!”
有有些無奈。
老劉家這些年輕人,多少有些爛泥扶不上牆的意思。倒不是說這些人惹事生非,而是不堪大用,頂多了也就是當個縣令,還隻能說平庸。又或者在板房裏處理一些小事情,一個能扛事兒的都沒有。
原本他跟劉平兩個人想著,隻要能夠劉德然的水平就行了。
現在看來,劉德然已經是老劉家天花板了。
唯一值得培養的,就是劉信。要不然劉備也不會一直把劉信帶在身邊。這些日子也為了這個事兒跟劉平通過信,本來以為劉平能有什麽好辦法呢。
結果劉平就回了一句話,交給下一代。
直接放棄了屬於是。
“回到長安之後,你去德安那裏報到,他會安排你的。”
“啊?三哥那裏都是一些枯燥的政事.....”
風太大,劉備表示自己聽不見。
。
喜歡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請大家收藏:()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