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發現金礦

字數:5556   加入書籤

A+A-


    九月底。
    劉備集團內部發生了一些小震蕩,益州郡太守,益州開墾的第一負責人許靖被拿下了太守的官帽子,整個墾荒體係內所有涉事官員,集體罰俸半年。
    劉平也跟劉備做了一場戲,在月底的朝會上,被劉備罵了一個狗血淋頭。事後劉備偷偷跑到了劉平家裏,請劉平吃了一頓飯。
    從太守位置上退下來的許靖,並沒有被劉備一擼到底,而是將許靖調到了禮部,成了禮部侍郎。
    也因此,禮部是六部唯一一個有了三個侍郎的衙門。這也讓其他五個衙門動了心思。原本他們還以為各部侍郎隻能有兩個呢,現在看來好像並不是如此。
    也因此,不少人開始活動起來,尤其是各部的員外郎,都想著能夠再進一步,成為侍郎。
    這一手,劉備玩的很漂亮。劉平本來想著他能夠震懾百官就行了,對劉備沒有處死任何官員這件事,還有些不滿意。
    但是現在看來,劉備的政治手腕或者說政治天賦很高。雖然沒有殺人,但也做到了恩威並施。但最重要的是,現在他手裏變相捏了至少五個侍郎的位置。
    但凡有點想法的官員,為了能夠成為六部侍郎,肯定要有所表現。那麽劉備就有機會,再收攏一批人心。更進一步,劉備隻需要給一部分新人,那麽就能天然的避開武都時期、涼州時期的老人。拉一批新人站到自己身邊。
    又或者說,劉備可能完全就是下意識的行為,不自覺的就開始調整內部派係,同時安插自己的人手。
    劉平為劉備點了個讚。
    十月一日。
    劉平給自己放了一天假,這也是這麽多年來他的習慣了。熟悉劉平的人都不知道為什麽非要在這一天給自己放假,劉平也沒有解釋過,隻是說自己習慣了在每年十月一日的時候休息一天。
    因為隻是個人行為,所以也沒有人深究過。
    既然是放假,劉平就沒有再去操心正事,就隻是在家裏躺著,看看書,練練字什麽的。
    下午的時候,劉平正在跟孩子們交流感情,有人登門拜訪。
    蟲娘去u開門的時候,就看到了一個開朗大男孩。
    卻是諸葛亮。
    “先生,學生來了。”諸葛亮一臉興奮的看著劉平。
    劉平看到諸葛亮來了,臉上也露出了笑容。對諸葛亮這個學生,他太滿意了,雖然沒怎麽教過他,但是諸葛亮的成長卻是非常迅速。
    今天是初一,諸葛亮過來,劉平並不覺得意外。每個月初一十五的時候,諸葛亮都會過來。這兩天如果劉平不忙,就會解答一些諸葛亮的疑惑,如果很忙的話,就會把諸葛亮帶在身邊,處理政務的時候,也會讓諸葛亮在一旁看著,還會讓他做一些不重要的筆頭工作。
    “今天休息,你來的正是時候。”劉平對諸葛亮招招手,道:“還是老樣子,答疑解惑。”
    “學生明白了!”
    兩人去了劉平的書房。
    此時劉平的書房有了一些變化,整體麵積擴大了一些,內裏除了桌椅板凳之外,又多了一套茶桌。
    書房也有了名字,劉平將書房命名為苦齋。
    沒有什麽具體的意義,他純粹覺得這樣的名字比較有逼格罷了。當然外人的解讀就多了,但是劉平也不解釋。
    進了苦齋之後,師徒二人相對而坐,諸葛亮給劉平倒茶。
    劉平將茶接過來,吹了吹,小喝了一口道:“開始吧。”
    諸葛亮從隨身的背簍裏,拿出來一個小本本,翻開之後看了一眼,開始說道:“先生,這一句.....”
    師徒二人更像是在交流,經史子集、時事政治無所不包。劉平不會強加給諸葛亮什麽,隻是引導諸葛亮自己去思考。
    諸葛亮自己也喜歡這種教學模式,所以對劉平也是發自內心的尊重。
    兩人每一次大概會聊三四個小時,晚上諸葛亮會在家裏吃一頓飯,住一晚,第二天才離開。
    師徒二人聊天的時候,武都發生了一件大事。
    武都,羌道縣。
    作為劉備集團最早發展起來的郡,哪怕是羌道縣也很是繁華。十月初一的時候,羌道縣正在修路,但不是往其他縣修,而是往山裏修路。
    之所以這麽做是因為縣城西邊的山上,剛剛完成集村並寨,山上麵有一個寨子,大概有數百戶人口。這些人直接下山的話,一時半會兒安頓不過來,所以就先留在了寨子裏。
    而且山上有個寨子也挺好的,方便羌道縣的百姓進山采藥、打獵。
    負責修路的是一個底層小官員,名叫王豐,農家子出身,在武都的郡學上了兩年學,但是成績一般沒有繼續往上考,畢業了之後就直接進了下辨縣衙。
    當年還在劉平手底下做過事,一開始負責的就是修路。
    此時王豐的官職是武都轉運使,官銜是從八品,隸屬於工部衙門。這是一個不錯的官職,轉運使從最低級的正九品最高能到從三品,負責的就是劉備集團內部的交通部分。包括河道、直道等等都在管轄範圍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修一條到山上的路,其實不需要王豐來的,但是王豐自己本人就是羌道縣人,這條路還是往他家修的,他便自請了命令過來了。
    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修路修的好好地,竟然挖到了金礦!本身規劃的道路上,是沒有金礦,隻不過為了讓道路更加結實,王豐讓人在山上開采石料。
    也是在這個過程中,挖到了金礦。
    確認了金礦真的存在之後,王豐直接下令所有人停工,然後將負責施工的百姓都控製在了寨子內。
    派遣心腹直接去了下辨,將發現金礦的事情告訴了閻特。
    閻特的反應也很快,他自己直接帶來三千郡兵,入駐了羌道縣。領兵的將領也是熟人,楊庚。
    兩個人在商議了一番之後,直接把山上的整個寨子都圍了起來,不許任何人進出。跟他們一起來的還有武都工部班房的官員。
    等他們確認了的確是金礦,而且還是一個很大的金礦之後,閻特火速派人前往成都。
    成都收到消息的時候,已經初四了。
    消息直接報給了丞相班房,劉平收到消息的時候愣了一下。前世雖然他也算是個高材生,但是對國內的礦產分部其實不太了解,隻是大概知道古代是缺銅的。
    他之前是真沒想到武都竟然有金礦。
    之前發現銀礦的時候已經是意外之喜了,如今又發現了金礦。雖然還不知道儲量和開采難度,但是既然修路都能挖出來的金礦,恐怕開采難度不會大。
    有了金礦,劉平的操作空間可就更大了!之前想搞銀本位,最後不了了之,現在似乎可以搞一下金本位了?
    當然了,他也就是想想,眼下還不是搞這些的時候。
    但肉眼可見的好處還是有的,隻要這金礦儲量還可以,不用多,一年能產出幾百斤都行。
    此時的黃金購買力很誇張的,一年產出五百斤黃金的話,按照劉備集團的銅錢購買力來計算。這五百斤黃金大概的相當於五千萬錢。
    如果是按照此時小朝廷的銅錢購買力來算的話,五百斤黃金相當於上億錢。
    上億錢在整個劉備集團不算什麽,但是如果這筆錢專款專用呢?不管是投入到哪一個具體的行業內,那都是一種巨大的提升。
    更何況,一個金礦一年也不可能就隻有幾百斤的產出。而且劉平肯定也不會直接用黃金消費,這玩意作為貴重金屬,最大的作用是撬動更多的利益。
    消息同步到了劉備那裏,劉備也很是高興。作為劉備集團的當家人,他深知自家的情況,最大的問題就是兩個,缺錢、缺人。
    一個金礦,帶給他的想象空間太多了。
    很快劉備便做出了指示,由田行帶隊去了羌道縣。這種金礦肯定不會放給地方的,中央直接開采是必定的。
    同時劉平也告訴田行,在金礦開采事宜完成之後,工部衙門要組建一個勘探隊,對劉備集團目前的實控地區進行一次徹底的地質勘探。說不定會有更多的驚喜。
    事實上,劉平不知道的是,羌道縣發現的金礦,隻是當地黃金礦脈的一部分。事實上就在羌道縣周邊,至少可以探測出來三十條黃金礦脈。
    確切地說,他們發現金礦的位置,是一個超大型的黃金礦床。
    當然了,就以目前的技術條件,想要全部探測和開采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多發現一些肯定是沒問題的。黃金這東西,自然是多多益善了。
    發現了金礦,工部和戶部同時抽調了部分人手。這就導致原本就繁重的公務,變得更加繁忙了。
    各個部門基本上都在超負荷運轉。
    這種情況下,劉平也沒有什麽太好的辦法,隻能不停地修補五年計劃,適當的降低工作強度。但這也是治標不治本的。
    “五年,再有五年!”劉平心裏默默地說道。
    再有五年,劉備集團從黃巾之亂之後就開始搞得教育普及也該開花結果了。到時候人手數量肯定會有一個質的提升。
    同時在劉平的計劃中,五年之後整個劉備集團不管是生產力、技術條件都應該會形成碾壓式的優勢,到時候就可以著手一統天下了。
    統一天下的時間也基本上可以推算出來,快則三五年,慢則十年。也就是說,劉平四十多歲五十歲的時候,就可以看到大漢朝再一次偉大。
    到時候,他還有足夠的時間讓這個國家變得更好。
    喜歡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請大家收藏:()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