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夷州情況

字數:5647   加入書籤

A+A-


    “畜生啊,踏馬的的畜生啊!”
    一個衣不蔽體的老者,披頭散發,雙眼無神,眼淚都哭幹了,幹燥的嘴唇已經開始起皮,仰天怒罵著。
    而被他罵的的人,不是別人,乃是大漢武力天花板,呂布,呂奉先。
    老者之所以要大罵呂布,是因為呂布在將他們打敗了之後,不光占領了他們的土地,還順帶把他這個頭人的老婆、女兒都收到了自己的房中。
    呂布扣了扣耳朵,對一旁的公孫越說道:“再往南就能看到大海了,咱們這是把整個島嶼都打下來了吧?”
    公孫越點點頭:“沒錯!以後這座島,就是咱們倆的天下了。”
    “咱們倆?”呂布有些不理解的看著公孫越:“這不是某自己的嗎?”
    公孫越聞言一愣,他扭頭看向呂布:“呂奉先,你這是什麽意思?莫非要過河拆橋不成?”
    呂布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你看你,跟你開玩笑呢,咋這麽不禁逗兒呢!”
    “但是吧。”呂布一個轉折,公孫越又開始膽戰心驚起來:“你們說咱們以什麽名頭占領這裏呢?要不然咱們倆自己當皇帝吧?”
    公孫越連忙搖頭說道:“你瘋了啊?!再說了,就這麽一個小島,當皇帝又能如何?要當,咱也要殺回中原去當皇帝。”
    “還得是你啊,對,咱們殺回中原當皇帝。”呂布頗為認可的點點頭。
    隨後兩個人意淫了一番日後在中原當皇帝的美好生活,然後又回到了該以什麽名義統治這座島嶼的問題上。
    “這地兒也不算小,把這當成一個州吧?”公孫越好歹是讀過書的:“而且咱們可以讓人去洛陽,就說咱們打下來了一塊地方。咱們不就成了大漢開疆拓土的將軍了嗎?”
    “都打到這裏了,還要當大漢的將軍嗎?”呂布不理解。
    公孫越卻問了一句:“那我問你,現在咱們不當漢人了,以後咱們倆的子孫後代被當成蠻夷怎麽辦?”
    聽到這話,呂布立刻不願意了:“那可不成,咱們可是正兒八經的漢人。”
    “那不就得了,既然咱們還是漢人,咱們打下來的地盤那就是大漢的地盤。朝廷肯定要封賞咱們的,那這裏天高皇帝遠的,咱們還是自己說了算,還能繼續當漢人,這不好嗎?”
    “好!你腦瓜子是好使啊。”呂布感慨了一句,同時心裏慶幸剛才沒有一時衝動直接捅死這公孫越。
    其實如今這地方,呂布和公孫越必須要通力合作才行。呂布出海的時候,隻帶了麾下的軍官和士兵,公孫越則帶了一些文官,公孫越本人也有些施政經驗。
    呂布也當過主簿,但是那個履曆沒啥意義。
    此時的夷州,說好聽點叫部落,說難聽的就是一群原始人。如果不是有流落到此的漢人,估摸著這裏連基本的種植技術都沒有點出來呢。
    哪怕是是現在,整個夷州沒有統一的政權,沒有修建任何一座城池。呂布和公孫越接手的,其實是一個除了自然資源和人口之外,什麽都沒有的白地。
    這也是公孫越為什麽要勸呂布派人去洛陽。因為公孫越很清楚,眼下的夷州,想要發展起來,那就需要大漢的支持。不管是人力、財力、物力還是技術。
    “咱們眼下最重要的是,先修建一座城池出來,然後修建港口,方便船隻往來停靠。”公孫越又開始說道:“還得往西探索,把咱們這到大漢的航道給摸索出來,不然的話咱們就隻能跟當地土著一樣,過上茹毛飲血食不果腹的日子了。”
    “你說說看,咱們該怎麽做?”呂布直接問道。
    公孫越想了想道:“我們在島嶼西側建城,這裏距離大漢更近一些。從北往南,可以建三座城......”
    兩個人還在商量著夷州的發展大計的時候,劉信已經跑到了門下督接受二十大板的鞭笞了。
    對此,班房的人也都習慣了。經常有劉氏宗親,來門下督這邊領罰。大多數都是一些倒黴蛋,犯了一些無傷大雅的小錯,被劉平撞了個正著。
    班房裏,劉平看著新到手的消息,有些懵。消息是劉備轉來的,信源則是公孫瓚。從公孫瓚的信裏麵劉平才知道,呂布和公孫越這兩個人,在河北當完攪屎棍之後,竟然聯合到一起出海了。
    出海就出海吧,他們兩個人的運氣也是逆天,靠著一個老船工模糊的記憶,竟然一路摸到了夷州。消息傳給公孫瓚的時候,他們正打算拿下整個夷州呢。
    按照時間來算,以他們兩個人的實力,估摸著這會兒應該已經把整個夷州給拿下來了。
    “我原本以為這倆是鐵廢物,沒想到悶聲幹大事啊。”劉平摸著下巴,對呂布和公孫越兩個人的好感度直線上升。同時也在覺得這兩個人是運氣真好。
    本來在曆史上不可能有什麽多高的評價的,但是現在他們拿下了夷州,隻要後續能夠做到實際的控製,發展,那麽日後史書上,這多少也得算是個開疆拓土的民族英雄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事實上,光從對國家的貢獻上來說,這兩個人已經打敗了大漢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了。
    “就是不知道他們能折騰成什麽樣。”劉平揉了揉眉心。
    這事兒也不用過多關注,現在也是管不了那麽多。但是這件事卻給劉平提了一個醒,那就是劉備集團也該著手籌建自己的水師了。
    而且此時的劉備勢力,也有這個條件來籌備這件事。
    因為此時江州就在劉備的實際控製下,而且處在長江和嘉陵江的交匯處,水域寬闊,水運發達,利於水軍戰船的停泊、訓練與調度。
    不過嘛,水師建造比較費錢,今年肯定是不用想了。最快也得是明年,但是可以先動起來,把這事兒提上日程。想到這裏,劉平便將司馬懿喊了過來。
    “仲達,你跑一趟都督府,邀請左都督來一趟。”劉平說著,寫了一個條子,用了印之後遞給了司馬懿。
    司馬懿聽了,拿著條子應下來,轉身就往外走。
    “等下。”劉平又喊住了司馬懿。
    司馬懿回頭,有些疑惑的看著劉平:“丞相?”
    劉平道:“還習慣吧?”
    司馬懿聽了,拱手說道:“都是為了大漢,屬下在哪裏都是習慣的。”
    聽到司馬懿這個答案,劉平愣了一下,隨後笑著說道:“行了,去忙吧。”
    司馬懿離開之後,諸葛亮跟著走了進來。跟司馬懿偷偷打了一個招呼,諸葛亮走到劉平的辦公桌前,將懷裏的卷宗往上一放,道:“丞相,這是成都目前的田畝數據,丁口數量,還有牲畜、農業用具這些。”
    劉平頭也沒抬,道:“你看完了嗎?”
    “看完了。”諸葛亮回道。
    劉平點點頭,然後問道:“看完之後有什麽想法?”
    “缺人。”諸葛亮顯然是有過思考的,直接就說出了自己的看法:“成都其實還有很大的可開發空間,但是人手不足。”
    “有什麽解決辦法嗎?”劉平又問道。
    諸葛亮回道:“其實歸根究底就是生產力不足,想要提高生產力,按照如今咱們的情況,隻有兩個辦法,一是人口變多二是技術發展。”
    “人口變多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可以吸收外來人口,短期內增加成都的人口數量;至於技術方麵,那就得問格物司了。”
    劉平沒有說對還是錯,隻是繼續問道:“成都如果吸收了周邊的人口,那周邊的發展怎麽辦?”
    “先把成都建立起來,隻要成都發展起來,那麽周邊也會跟著受益的。”諸葛亮笑著回道:“就像當初的武都一樣,武都發展過程中雖然吸收了不少周邊的人口,但是當武都發展起來之後,周邊也全都跟著發展起來了。”
    劉平點點頭:“還行,沒有白看。最近怎麽樣?”
    劉平對諸葛亮和司馬懿的培養是不同的。諸葛亮是按照丞相的模板在培養,至於司馬懿則是按照左都督的模式在培養。也因此,這段時間諸葛亮多在班房工作,至於司馬懿主要負責丞相府跟都督府的工作交接。
    按照劉平的構想,劉備勢力第一代的領導班子以他為核心,第二代以荀彧為核心,第三代就是諸葛亮了。
    這樣順延下來,差不多五十年內,劉備集團的核心領導班子都是最頂尖的水平。不管日後是統一天下,還是治理天下,還是對外擴張都有人才保障。
    至於再往後,劉平自己覺得自己活不了這麽久。
    “挺好的。”諸葛亮笑了笑,露出一口白牙:“學習到了不少東西。”
    “那就行,去吧。”劉平沒有再多說什麽。
    諸葛亮點點頭,拱手離去。
    如今諸葛亮一個人給張既和董川兩個人打下手。他們兩個人一個負責商業部分,一個負責農業部分。諸葛亮就跟著他倆四處跑,六部都跟著接觸,實務也參與處理。
    成長的還是很快的。
    此時,劉平的班房裏其實沒多少人了。除了荀彧、諸葛亮、司馬懿之外,就剩下科舉招進來的董川、張既這些人了。老人基本上都外放出去了,有些去了地方曆練,有些去了六部曆練。
    “明年可以再開一科,還得直接到成都來考。”
    其實今年也有科考,但不是劉備組織的,而是洛陽。洛陽那邊完全按照縣、鄉、會三級科舉製度來搞的。劉備本來想說配合一下呢,但是被劉平給攔下來了。
    直接在各個州點了一部分讀書人,讓他們直接去洛陽參加最後的會試。
    畢竟名義上還是大漢臣子,這種時候還是要給點兒麵子的。
    其實洛陽這麽搞,圖的也就是這個。變相削弱地方的人才儲備了屬於是。當然也是有風險的,劉平用腳後跟想都知道,各家肯定會往裏麵摻沙子。
    當然,劉平也往裏麵摻沙子了。
    喜歡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請大家收藏:()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