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年青一代的想法
字數:6151 加入書籤
漢王府,劉備從糜夫人的床上醒來。
昨天他並沒有在虞夫人那裏留宿,反而來到了糜夫人這裏。糜夫人雖然出身商賈之家,但從小就延請名師教導,也是培養的知書達理,性格溫順。
再加上出身的原因,打小就性格堅韌,且有商人獨有的圓滑。因此相較於其他的妃子,劉備最喜歡的就是這糜夫人了。
第二喜歡的是吳夫人。
隻不過因為吳懿參與了之前的事情,劉備現在也不怎麽去吳夫人那裏留宿了。
“大王,今天也要很辛苦嗎?”糜夫人柔柔的說道。
劉備笑了笑回道:“已經習慣了,而且軍政大事都有德安和雲長看著,孤也不是太辛苦。”
“關將軍和德安叔叔的確是大王的左膀右臂呢。”糜夫人笑著誇讚了兩句。
你看,這就是糜夫人的不同之處。她稱呼關羽等人永遠是帶著官職的,稱呼劉平、劉德然他們都是叔叔。不像虞夫人,全都是直呼其名,雖然沒什麽問題,但是潛移默化的就會讓劉備覺得,糜夫人是真的尊重他這些老兄弟。
劉備是什麽人?
那是真的覺得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的男人。糜夫人隻是稱呼上的一點區別,就能更得劉備的歡心。
更何況她還不止這些手段呢。
“哈哈哈,孤得雲長和德安,如魚得水爾。”劉備哈哈大笑起來。
見劉備如此開心,糜夫人又說道:“大王,妾身很久沒有見過家人了呢,想見見他們,您覺得可以嗎?”
“哦?那自然是可以的。這樣吧,你準備一下,這還在年裏,晚上搞個家宴,都熱鬧熱鬧。”
“謝謝大王。”
“大王,您真好。”
劉備神清氣爽的離開糜夫人這裏。
如今是休沐期,劉備正好處理一下去年年底積壓的一些政務。很多政策、決策都需要他點頭,劉平幾乎每天都派諸葛亮來催。
今兒個剛到地兒,就看到諸葛亮已經在候著了。
“孔明,你這麽早啊?”劉備非常喜歡諸葛亮這孩子。
劉平也跟劉備說過,這諸葛亮是他選的繼承人之一,甚至順位還在荀彧之上。按照劉平跟他說的意思,等劉平退下去之後,先是讓荀彧過渡幾年,再讓諸葛亮接手整個丞相班房。
一開始劉備不理解,諸葛亮才多大啊,怎麽劉平這麽看好他。這段時間接觸了一下之後,劉備明白了。
諸葛亮是真的省心啊。
年紀輕輕的,穩重、謹慎、聰明、堅韌。最關鍵的是,他身上有一股跟劉平很像的氣息。
那是一天可以工作十個時辰以上還能保持旺盛精力的氣息。
在這一點上,諸葛亮人稱小劉平。
“屬下也是剛到呢。”諸葛亮對劉備拱拱手。
劉備拉著諸葛亮進房門,然後道:“孔明啊,孤聽你家先生說,你開春就要成親了?”
“啊?”諸葛亮沒想到劉備跟他聊這個,有些接不上話。
“啊什麽?”劉備笑了笑:“你這個年紀也該成親了。可惜了,孤沒有合適的女兒,不然的話肯定要讓你做孤的好女婿了。”
“大王謬讚了。”諸葛亮有些尷尬。畢竟年齡不大,聊到這種話題,麵皮子上還是有些掛不住的。
劉備擺擺手,繼續道:“聽說是荊州黃家的女兒?很難得嘛,你家先生會讓你娶世家女。”
“先生說,那女子是亮的良配。”諸葛亮解釋了一句。
“德安選的嘛,肯定是沒問題的。”劉備調侃了一句。
諸葛亮沒法接這個話。
其實劉平給諸葛亮,找了荊州黃家女做妻子這事兒,也是劉備支持的。這一切都是為了荊州。
劉表來信曾經言明,如今荊州的軍政大權都在蔡家、蒯家等世家手裏。但是同樣的也有黃家等世家並沒有身居高位。
按照劉表的意思是,劉備可以結交這些人,讓日後兼並荊州的時候可以少一些阻力。
劉平也看了劉表的信,當時就想到了讓諸葛亮抓緊結婚,先跟黃家做了親家再說。
諸葛玄還為此專門跑了一趟荊州,黃家得知是來求親的之後,還是比較歡迎的,在得知是給諸葛亮求親之後,那就更歡迎了。
幾乎是當場就定了下來。
但是這裏麵還有一個點,那就是諸葛瑾還沒成親呢。得先等諸葛瑾成親。
諸葛瑾也說好了媳婦兒,但是因為他一直在烏戈郡呢,所以還沒結成婚。諸葛瑾的媳婦兒,也挑選的讓眾人意想不到。
是糜家女兒。
糜竺的另外一個妹妹。也就是說,諸葛瑾跟劉備兩個人,算是連襟。也正因為這層關係,劉備才會跟諸葛亮聊他的婚事。
“你家兄長打算什麽時候成親啊?”劉備坐下來,開始處理政務。
諸葛亮想了想回道:“今年吧,不是說回來述職嘛,叔父的意思趁著回來述職,讓大兄把婚事給辦了。”
“是這個理,老拖著也不好。”劉備點點頭。
“大王,您別光跟屬下聊天啊,您手裏那卷宗該翻頁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哎,你不懂,孤這是要看的仔細一些。”
......
成都大學。
因為過年了,如今成都大學裏並沒有太多的學生。隻有極少數不回家的人,還在學社裏。
董川帶著一個食盒,走進了成都大學。如今董川還是成都大學農學專業的講師,他今天過來,也是因為有一個他很看好的學生,並沒有回家過年。
學社有專門的宿舍區,董川輕車熟路的來到這裏,剛到宿舍區門口,就看到他要找的人。
“公琰,這麽巧,這是要出去?”董川笑著給那人打招呼。
被稱為公琰的人,身長七尺有餘,麵容寬厚,一雙眼睛透亮,看著就是個心有溝壑之人。此人乃是零陵湘鄉人,名叫蔣琬。成都大學招生的時候,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成都大學。
其實他本意是要參加科考的,但是在做了一些了解了之後,決定先考入成都大學,學幾年再說。
也是在求學的過程中,蔣琬跟董川兩個人產生了友情,可以說是私交甚篤。
董川比蔣琬大三歲多一些。
“公琰見過先生。”蔣琬看到董川過來,連忙拱手。
董川擺擺手:“都說了,平日裏你我兄弟相稱便是。”
蔣琬卻搖搖頭說道:“哪有這個道理。”
“哎呀,隨你了。”董川無所謂的說道:“知道你沒回去,某去酌君酒樓買了四個好菜,咱們小聚一下?”
蔣琬愣了一下,然後道:“也好。”
“那就去我那吧。正好介紹幾個人給公琰你認識一下。”董川樂嗬嗬的說道。
“哦?還有何人?”
“某的幾個同僚了。”
“好!”
董川家裏。
他住的是單位給分的房子,一個小院子,一個主廳,一個臥室,一個餐廳,一個廚房。
地方不算多大,但是招待朋友還是沒問題的。
今兒個來這裏的,除了蔣琬之外,還有馬良、司馬懿、張既、徐幹等人。
一共十來個人,都是丞相班房裏的年輕人。
蔣琬到了之後,顯得有些拘謹。好在有馬良在,兩人都是荊州人,天然上便親切一些,又有董川調和,所以眾人相處的很是愉快。
“你們說,咱們什麽時候才會動武?”說話間,司馬懿一臉期待的看著眾人問道。
這裏麵除了馬良和蔣琬之外,都是他的前輩。
聽到他這麽問,生性謹慎的董川提醒道:“不談公事不談公事。”
畢竟蔣琬還在呢,他說到底也隻是成都大學的一個學生,還不是劉備勢力的自己人。
司馬懿笑著說道:“吾等就是閑聊嘛,不如咱們都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呢?”
聽到這話,其他人也有些動了心思。
董川想了想,點點頭,然後道:“仲達你素來機智,你覺得呢?”
“五年之內。”司馬懿自信地說道。
董川不置可否,又看向了其他人。
徐幹覺得隨時都可以,張既等人則覺得快則五年,慢則十年。畢竟劉平現在的施政思路他們都很清楚,覺得劉平短時期內不會讓漢王動武的。
馬良則跟司馬懿想的差不多,也覺得五年之內。
“如今漢王已經有了東征的實力,也有了鯨吞天下的本錢。隻不過現在是丞相在壓著,但是說實話,如今就如吾等這般的年輕人,誰不想立功啊?軍中就更不用說了。”
“理想狀態下,丞相他們肯定是想再等等的,但現實情況是,下麵的人不一定願意等。”
司馬懿快速說著自己的看法。
馬良也跟著附和道:“某跟仲達的看法基本上一樣的,除此之外還要補充一下某的看法。某從荊州來,如今荊州和揚州基本上已經穩定,但是荊州牧和孫堅的矛盾也浮出水麵。”
“用不著幾年,荊州和揚州肯定會爆發戰爭。一旦荊州和揚州出現動亂,盤踞在中原的袁術不會坐視不管的。”
“某的判斷是,大概率會因為荊州揚州的矛盾,導致天下再一次大亂。到時候朝廷肯定是處理不了的,漢王必然要出來彈壓天下。”
“一旦到了那個時候,不想東征都不行了。”
張既卻皺著眉頭說道:“有件事你們想過沒有,如今陛下還在洛陽.....說句犯忌諱的話,洛陽不出問題的話,漢王一時半會兒不會主動出擊的。”
“至於荊州和揚州的矛盾,某倒是覺得不會擴大範圍。長安和上庸一線,吾等囤積重兵,袁術不敢輕易南征的。”
喜歡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請大家收藏:()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