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大儒宋衷
字數:5863 加入書籤
“哦?為什麽如此篤定?”劉備不理解。
劉平攤手:“水師就去了一萬人,能消耗多少。”
“不是兩萬嗎?還有一萬去了武陵,子龍那邊應該也會派人去。”劉備又問道。
劉平解釋道:“那些人自然用的是荊州的糧草輜重啊。荊南四郡皆是他們的糧倉。”
“哦....你是這個打算啊?”劉備恍然大悟:“這樣會不會不好?咱們不是要荊南四郡嗎?”
“沒什麽不好的。”劉平覺得劉備怪怪的:“為什麽會這麽覺得?”
劉備訕笑一下,道:“畢竟是我大漢子民,太過苛待了可不好。”
“什麽?”劉平皺了皺眉頭問道:“隻是糧草而已,如何算苛待了呢?”
劉備擺擺手,將這個話題掀過去,改問道:“那荊南四郡後續就交給劉琦嗎?”
劉平點點頭:“明麵上肯定是劉琦。隻不過實際上,咱們得派一個信得過的,有能力的大將過去。”
“派誰合適?”劉備又問道。
劉平想了想,道:“等荊南四郡拿下來再說呢?現在說這些有些太早。”
其實是沒有好的人選。目前比較合適的,是荀封、楊永這兩位,可以作為方麵大員。
資曆和能力上都是足夠的。剩下的人要麽是資曆不夠,要麽是能力不夠。
但是這兩個人,楊永動不了,荀封若是動了,那就要操心兵部讓誰接手。再往後退五年,年輕人都成長起來,其實就不會這麽捉襟見肘了。
董川、張既這種的,再過五年,都三十多歲了,還有一部分人都四十歲了。到時候他們的資曆和能力都足夠,用起來就比較方便。
現在,暫時還不行。
“也好。對了,那個總結某寫完了。”劉備又提到這個事兒。
劉平沒接這個話,而是問了一句:“大兄,今天是怎麽了?怎麽說話,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想什麽呢?是遇到什麽事兒了嗎?”
劉備被問到這,臉色更加不自然,猶豫了一會兒道:“德安啊,你覺得吾等是正義之師嗎?”
劉平聽到這個問題,立刻意識到不對勁,連忙道:“大兄,最近是聽什麽人說什麽了嗎?”
“倒也不是。”劉備否認道。
但是劉平太熟悉劉備了,哪怕劉備再喜怒不形於色,再能隱藏自己的情緒,劉平也能看出來,劉備是在說謊。
劉平也不說話,就這麽直勾勾的看著劉備。
劉備被他看的實在是扛不住了,便開口說道:“哎,實話跟你說了吧,最近成都來了一個大儒,某把他請了過來,跟他聊了幾天。”
“誰?”劉平沉聲問道。
“宋衷。”劉備給出了一個名字。
劉平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感覺有一些陌生。此時能稱得上大儒的,鄭玄算一個,荀家的荀爽算一個,孔融算一個。洛陽那邊蔡邕、盧植也算。
南邊的士燮也算。
高誘這幾年咖位也上來了,也能算。
像司馬防、諸葛玄這種的,也能勉強,但是學術上其實不如這些人。這個宋衷劉平沒聽說過,應該是比較年輕,還沒有到名滿天下的地步。
但是能被稱為大儒,那肯定是有兩把刷子的。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
宋衷這個人,如今算是比較出名的儒家學者。其最擅長的是《易經》、《太玄經》和《法經》。
其實從學術上來說,他跟劉平應該很有共同點。畢竟一個研究《法經》的儒家讀書人,跟劉平肯定是有些共同語言的。
“此人,倒是沒聽說過。”劉平回了一句。
劉備介紹道:“此人乃是南陽人,荊州最近比較出名的大儒,這一次來成都也是為了講學,正好某得知了,便跟他交流了一番。此人才學出眾,見解獨到,屬實是讀書人典範。”
劉平沒想到劉備對這個宋衷的評價竟然這麽高。
而宋衷之所以來成都講學,是受到了尹默的邀請。
尹默如今就在成都做官,官職是禮部員外郎。他是宋衷的學生,因此才會邀請他過來。
宋衷的學生還有很多,比方說日後魏國衛將軍王肅、吳國太常潘濬等。
也就是說,原本曆史軌跡上,這位的弟子遍布魏蜀吳三國,而且還都身居高位。
“所以,此人說了些什麽,讓大兄你會問出吾等是不是正義之師這樣的問題?”劉平對宋衷沒啥好感。
很明顯,這是宋衷給劉備說了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讓劉備內心深處本就有的愧疚感,又開始作祟了。
眼下的劉備,可不是曆史上那個百折不撓的堅韌之人。這條時間線上,劉備一直都是順風順水,沒有遭遇什麽挫折。
客觀的來說,此時的劉備在心性上跟原本曆史軌跡上的他相比,差的太多了。
會被宋衷這種大儒影響到,也不是什麽難以理解的事情。
“倒也沒什麽,隻是某自己覺得吧,如今吾等要做的事情.....”
“是匡扶漢室。”劉平直接打斷了劉備的話:“吾等就是在匡扶漢室!如今朝廷暗弱,地方動蕩,吾等就是大漢榮耀的壓艙石,大兄,萬萬不可胡思亂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某倒是沒有胡思亂想。”劉備搖搖頭。
劉平知道眼下不是勸他的時候,便開口說道:“大王心裏有數便行。”
“嗯。”
......
離開了漢王宮,劉平沒有回班房,而是直接去找了簡雍。
“怎麽了?刑部那事兒還在調查中,再給某幾天時間。”簡雍還以為劉平是來催促他的。
劉平擺擺手,道:“不是這個事兒,問你個事兒,那個宋衷是什麽情況?”
凡是跟劉備有接觸的人,簡雍這邊肯定是要調查的,這都是為了劉備的安全考慮。
簡雍聽到劉平提到宋衷,有些納悶,不過還是回道:“就是個普通讀書人,跟各方都沒有什麽牽扯。之前倒是被劉表征辟過,但是不知道為什麽,沒去。”
“一直在南陽講學,這一些也是尹默的邀請,所以才來了成都。”
“他有問題?”
劉平搖搖頭,道:“沒什麽。就是問問,對了尹默怎麽突然邀請他過來了?”
這眼瞅著要過年了,這個時候邀請人,是不是有點離譜了。而且宋衷還有真的就從南陽跑來了。
簡雍解釋道:“也調查了。主要還是北麵三家聯合,宋衷覺得待在南陽不安全,所以就舉家搬遷到成都了。尹默早就邀請過他了,但是他一直沒來,這一次就是以這個借口過來的。”
“這樣名聲上好聽一些。”
簡雍說到這裏,像是想到了什麽,又道:“哦對了,他好像還跟王累關係不錯,前些日子還去了王累府上做客。不過這也沒什麽,王累也算是咱們成都有名的儒家士人,兩人相識倒也正常。”
“這樣啊.....”劉平聽到王累這個名字的時候,有些應急反應,想到了刑部的事情:“刑部那事兒調查的怎麽樣了?”
“還沒有什麽進展。”簡雍搖搖頭:“這邊已經把刑部上下都調查了一遍,包括李參和王累兩個人,並沒有發現什麽異常。”
“嗯?你們也沒什麽發現嗎?”劉平有些意外:“那你剛才還說,再等幾日?”
簡雍解釋道:“什麽都沒查到其實也是一種結果。刑部既然沒有查出來問題,那就說明問題出在外部。而能夠跟六部接觸的人,範圍就那麽大,多用點人手,幾天肯定能查出來一些東西的。”
劉平萬萬沒想到,簡雍都已經幹出經驗來了。這位可是長於外交的,硬生生把自己發育成了一個地下工作和刑偵工作的高手。
要不說平台很重要呢。
很多人都覺得奇怪,為什麽曆朝曆代的開國功臣們,基本上就一個小圈子,一個小縣城的班底,就能席卷天下。
不得不說的是,這裏麵有個人天賦的因素在,但是更大的原因是,他們有施展天賦的平台,以及成長所需的曆練。
簡雍就是個很典型的例子。
“你有把握就行。”劉平說到這裏,頓了一下又道:“重點調查一下王累吧,某感覺他有問題。”
“為什麽?”簡雍不理解:“這人能有什麽問題?”
王累的名聲很好,而且性格剛直,不像是能藏事兒的人。做事情也很勤勉,當初司馬防被拿下之後,多虧了王累廢寢忘食的當卷王,處理了司馬防留下來的爛攤子。
倒不是說司馬防做得不好,實在是司馬防突然被拿下之後,很多該司馬法處理、跟進的工作都沒人處理了。
當時,就是王累扛起了刑部的大旗。
也因此,王累雖然不會說話,情商也低,但是在成都官場上還是比較受到認可的。
劉平一攤手:“沒什麽理由,純粹就是一種直覺罷了。”
也不是全無來由的,隻不過劉平很難跟簡雍解釋。曆史上,王累是死諫劉璋,不要讓劉備入蜀的。從這一點上來看,王累是劉璋的死忠。
如今這條時間線上,王累雖然沒有死諫劉璋,但是難保他還對劉璋抱有一定的忠誠度。
這裏麵其實還有個原因。
那就是益州派的這些人,其實從本心上還是不想讓外人進入益州的。目前真的能把劉備當主公的,也就張家、任家。
其他的,都是打工人心態。
“那某知道了,會著重調查一下的。”出於對劉平的信任,簡雍還是決定加大對王累的調查。
喜歡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請大家收藏:()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