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五年總結2
字數:5766 加入書籤
“吏部的情況就是這樣,諸位有什麽問題,可以問了。”
吏部出來做總結報告的是張肅,他這個人比較嚴肅,報告也比較乏味。而且吏部的工作,實在是沒什麽好說的。
重點就是選官、定責、認定品級;官員考核、升降。但是目前的情況下,吏部隻能決定侍郎以下的官職,再往上都在劉平、劉備兩個人手裏。
都督府那邊,吏部更是管不著。所以,吏部的回報也很簡短,下午太陽還沒落山的時候,就已經結束了。
而且吏部這些人也不是吃幹飯的,各項政策、流程都很完善,劉平也沒什麽好補充的。劉備那邊也沒什麽好說的,吏部便算過了。
下一個是戶部,這就是大頭了。
所有人都打起精神。
戶部這邊,荀悅施施然站起來,道:“戶部這邊東西比較多,諸位要多擔待些了。”
對此大家都是有心理準備的,都笑了起來。
張飛更是開口說道:“你仔細回報,某倒要看看,你給長安的錢糧是不是少了。”
眾人更是笑的開心。
荀悅也不耽誤,開口說道:“那既然如此,就從軍費支出開始說。”
“目前,我軍共有四個大部分,分別是翼德將軍的長安部、子龍將軍的南海部、成都部和水師。”
年後才會把後勤部給分出來,因此如今荀悅還是按照之前的劃分來。
“先說長安部,長安部目前有重騎兵三千人,對應輔兵九千,合計一萬兩千人。重騎兵一人三馬,加上備用的戰馬,一共是一萬匹。”
光聽這一項,眾人就知道,長安部的花費肯定很誇張。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
這三千重騎兵的花費,已經足夠養活至少三萬大軍了。這還是因為,重騎兵的輔兵還承擔著軍屯的工作,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重騎兵的花費。
重騎兵的俸祿本身就高,戰馬的花費更是誇張。這三千重騎兵,說實話,其實可以不養。
按照荀悅的想法,這三千重騎兵撤出編製,也不影響劉備軍對其他勢力的優勢。
“不可能,重騎兵不可能撤編的。”張飛的一個表示了反對意見。
劉平也是持反對意見的。
重騎兵雖然費錢,但是戰略威懾的作用實在太大了。三千重騎兵出現在戰場上,那就是決定勝負的力量。
“重騎兵的編製肯定是要保留的。”劉平開口說道:“戰略作用很高,而且這個開銷咱們也沒有壓力。”
荀悅聽了點點頭,繼續說道:“長安部除了三千重騎兵之外,其他各類兵種加上輔兵等,一共還有.......”
眾人安靜的聽著荀悅報出來的各項數據,一來對長安部有個具體的了解,二來也是看看長安部平均一年要花多少錢。
“按照目前咱們的情況來看,長安部,包括上庸部分,每年所需俸祿五億兩千萬錢,口糧一百二十萬石,草料九十三萬石。裝備方麵,包括盔甲、武器等,合計這五年一共支出了三億錢,平均到每年是六千萬錢”
“其他費用,包括車輛、營帳等,一共耗費三千萬錢。平均到每年是六百萬錢。”
荀悅頓了頓,總結道:“也就是說,長安部包括上庸在內,平均一年的開支是,五億八千六百萬錢,口糧一百二十萬石,草料九十三萬石。”
聽完這個數字,張飛也不說話了。
劉平示意盧文繼續。
成都部,每年的消耗是軍餉一億六千萬錢,口糧十六萬石,草料十萬石。這是因為成都這邊軍屯占比很高,所以財政撥出的口糧和草料都少了不少。
南海部,每年消耗的軍餉是兩億八千萬錢,口糧是七十萬石,草料就很少了隻有幾萬石。因為南海諸部基本上除了軍中將領和他們的護衛之外,少有戰馬,所以草料沒消耗多少。
最後是水師。水師的軍餉消耗跟成都部差不多,不過按照劉平的意思水師的待遇要高一些,所以水師每年的軍餉是兩億錢。口糧方麵,跟成都部差不多了,隻不過水師暫時沒有軍屯,所以一年是三十六萬石。
這幾個部分都是沒算裝備開支的。
這三部的裝備、營帳、馬車等的開支,合在一起,這五年一共花費了不到兩億錢。
“算個總賬啊,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我軍維持眼下的主力作戰部隊,開寬鬆的情況下,每年需要花費的軍餉至少十二億錢,口糧二百三十萬石左右,草料至少一百二十萬石。”
南海部和水師,也是有一部分牲畜,用來拉扯運送物資,因此也是消耗草料的。
聽到荀悅報出來的最終數字,劉備先看向了劉平。
劉平頷首,道:“郡兵的開支呢?”
荀悅回道:“郡兵開支由各郡負擔一半,成都負擔一半,這部分會在後麵講到。”
“好!”劉平點頭。
劉備輕咳一聲,道:“這個開支,還真是出乎意料呢。”
“繼續吧。”
他倒是不著急,主要還是每年的稅收他都清楚,知道軍費開支雖然不低,但財政是負擔得起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好,接下來是咱們的稅收情況。”荀悅說到這裏,看了一眼張鬆道:“這一部分,由張侍郎給大家匯報。”
張鬆打開隨身的小冊子,看了一眼,道:“說一下我軍的稅收情況。在這之前,先說一下我軍的具體發展情況,稅收來源好讓諸位更加清楚。”
清了清嗓子,張鬆繼續說道:“首先是耕地。”
“算上西域、烏戈郡、安南郡在內,我軍目前總耕地麵積,兩億六千萬畝。”
“去年我軍總共收獲糧食,九億一千萬石,按照三十稅一,總共收上來三千零一十二萬石糧食。”
“其次是人口,目前我軍實控地區,人口已經達到了一千六百萬,這一部分每年一共可以收到稅錢十五億兩千萬錢。”
這是部分收的其實是人頭稅,一個人一年一百二十錢,隻不過隻有成年人收這麽多。未滿十四歲隻收一半,六歲以下六十歲以上不收。
這也是改良過的人頭稅,跟此時大漢其他地方還不太一樣。
此時大漢的稅收製度比較複雜,其實按照劉備軍如今的人口,完全按照此時的稅製來收稅,這個錢就太多了。
漢和帝元興元年公元 105 年)可視為東漢財政收入的一個參考節點,當時戶九百二十三萬七千一百一十二,口五千三百二十五萬六千二百二十九,墾田七百三十二萬一百七十頃八十畝百四十步。
以此次數據為基準,當時田租折錢約 147 億,畝斂稅 73.2 億錢,芻、稿稅約 7.7 億錢,口賦和算賦總計約 46.2 億錢,過更錢 55.4 億錢,獻費或方物之貢約 33.5 億錢,家財稅約 55.4 億錢,朝廷收入總計約 418 億錢,扣除實物租後漢朝歲入約 268 億錢,若加上少府收入約 83 億,共約 500 億錢。
真按照這個標準來收,戶部今年至少能收到一百五十億錢不是現錢,包括糧草、草料等等實物,折算之後的價值。)。但是這樣,老百姓的生活肯定就非常困難了。
事實上,在沒有入蜀之前,劉平在各種嚐試之後,還是選擇了沿用大漢的稅製,挺過了最難得開拓期。
現在之所以隻收田稅和人頭稅,其實是有原因的。
一是,商業稅。漢朝也是有商業稅的,但是這東西比較粗獷,如今劉備勢力的商業稅就比較細致了,每年產生的稅收也非常恐怖。
二是,在工部的幫助下,戶部和工部合夥搞了一個新衙門,對標的就是洛陽的少府。說白了就是一個官方的經營機構,理解為國有公司就行。
鹽鐵酒、漆器、琉璃、絲綢等奢侈品,糧食、木材、礦產資源等大宗交易品,都是這個新衙門的經營項目。
新衙門是劉平給起的名字,大漢商業運營司。由工部格物司和戶部商業司合力管轄。
張鬆翻看了一下手中的小冊子,道:“然後是商稅,去年吾等一共收了商稅二十七億錢。”
“謔?!”
“真的假的?!”
“竟然這麽多?!”
劉平卻皺了皺眉頭,他對劉備勢力的商業發展規模其實不存在疑惑的。他之所以皺眉,是因為如今劉備勢力哪有這麽多銅錢,哪怕是折算成金銀也不可能有這麽多。
加上人頭稅,這都四十多億了。
張鬆繼續道:“這是折算後的,實際上隻收了十三億錢,剩下的基本上都是征實,其中包括金銀、糧食、草料等。”
劉平頷首。
這才對。
此時不管是大漢還是劉備勢力範圍內,所有的稅收都是允許征實的,也就是用實物交稅。官方也規定了,優先以糧食、草料為稅收物,其次是貴重金屬,再次是各種物品,比方說布匹。
那麽也就是說,現錢,去年一共就收上來二十五億錢。
張鬆繼續道:“接下來還有一項收入,就是戶部和工部的商業營運司。新衙門,去年年初剛建立,去年一年一共賺取了八億錢。”
“這麽多?!”劉備驚訝了:“沒想到一個衙門的收入,比得上一半的口賦了。”
口賦就是人頭稅。
張鬆笑了笑,道:“這還是第一年,按照吾等預計,五年之後,運營司一年的收入,最少可以達到二十億錢。”
“好事兒!”劉備撫掌大笑。
喜歡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請大家收藏:()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