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聯軍分兵

字數:5958   加入書籤

A+A-


    沒了沙羨屯這一重要屏障,江夏仿若一座失去了獠牙的巨獸,幾乎陷入無險可守的境地。
    好在黃祖多年來在此苦心經營,郡治西陵城宛如一座堅固的堡壘,矗立在這片土地上。高大厚實的城牆,猶如一條巨龍蜿蜒盤踞。牆外,是寬闊且連接江水的護城河,河水滔滔,在黯淡的天色下閃爍著冰冷的光澤,隔絕著外界的威脅。
    江夏往北,便是豫州。
    袁術深知此地戰略意義重大,對其防禦極為上心。踏入西陵城,城內一片繁忙景象,糧草堆積如山,一袋袋碼放得整整齊齊,仿若等待出征的士兵嚴陣以待;輜重物資琳琅滿目,兵器盔甲擺放有序,閃耀著冷冽的金屬光澤。
    守城器械一應俱全,巨大的投石車佇立在城牆上,猶如沉默的巨獸,隨時準備給予來犯之敵致命一擊;強弩勁弓整齊排列,箭矢如林,寒光閃爍。
    張勳和李豐二人,麵色凝重地回到西陵。他們深知孫堅的兵鋒銳利,不容小覷。
    當下,二人以西陵為核心,迅速調兵遣將,將下雉、竟陵等縣納入防禦體係。他們日夜奔波,穿梭於各個據點之間,指揮著士兵們加固城牆、挖掘壕溝、布置拒馬。
    一時間,整個區域都彌漫著緊張的備戰氣息,眾人都在為即將到來的大戰做著最後的準備。同時,他們挑選了一名精銳的信使,快馬加鞭奔赴夏口,將江夏的危急情況告知袁術。
    夏口,卻月城內。
    袁術得知孫堅北上偷襲江夏的消息後,心急如焚。他眉頭緊鎖,在房間內來回踱步,腳步急促而沉重,地板被踩得嘎吱作響。思索片刻後,他覺得此事必須與袁紹、曹操商議,於是立刻派人前去請二人前來。
    不多時,袁紹和曹操來到袁術麵前。袁術見到二人,眼中閃過一絲急切,開門見山地說道:“江夏告急,某要帶兵回援。”
    袁紹聽聞,眉頭瞬間皺成了一個 “川” 字。他微微眯起眼睛,目光中透露出一絲不滿,緩緩說道:“如今荊州已然近在咫尺,唾手可得。你此時奔赴江夏,實在不明智。再者,江夏守備充足,張勳和李豐皆是你麾下得力大將,再堅守月餘不成問題,何必如此心急?”
    袁術聽袁紹這般說,心中頓時湧起一股怒火,隻覺得袁紹全然不理解自己的處境。他雙眉倒豎,眼睛瞪得滾圓,反問道:“張勳和李豐豈是孫堅的對手?江夏往北便是豫州,你自然不著急。倘若此刻孫堅攻打濡須口,威脅徐州,不知你還能否如此淡定?”
    袁術心中憤憤不平,覺得袁紹隻考慮自己的利益,不顧及江夏的安危。
    這話一出,如同一把利刃,瞬間刺痛了袁紹。袁紹的臉色瞬間陰沉下來,猶如暴風雨來臨前的天空,烏雲密布。他的嘴角微微抽搐,想要發作,卻又因曹操在場而強忍著怒火。他心中暗自惱怒,袁術這話說得實在太過難聽,全然不顧及同盟的情麵。
    袁術餘怒未消,繼續說道:“再說,蔡瑁已掌控襄陽,正與我們商議投降之事。即便我帶兵離開,對荊州戰局也毫無影響。荊州你們分吧,我不要了,我去救援江夏,隨後直接攻打揚州。”
    袁術心中已然打定主意。
    袁紹還想再勸,剛要開口,卻被曹操搶先說道:“本初兄,不如讓公路兄去吧。如今荊州局勢已然明朗,無礙大局。”
    “這……” 袁紹心中一陣糾結,他的老毛病又犯了,遇事猶豫不決。一方麵,他感覺曹操和袁術的話似乎都有道理;另一方麵,他又隱隱覺得哪裏不太對勁。他的內心仿佛有兩個小人在爭鬥,一個說袁術離開會影響大局,另一個卻說這或許是個機會。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迷茫,在房間內來回踱步,腳步沉重而緩慢。
    見袁紹猶豫,曹操又趁熱打鐵地說道:“之前答應過公路兄,將揚州劃給他。要不這樣,等荊州歸降,本初兄在此接手荊州,我帶兵去支援公路兄,如何?”
    曹操心中明白,袁紹對荊州覬覦已久,拋出這個提議,或許能打動袁紹。
    袁紹聽了,下意識地看向曹操,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這話的意思,幾乎是要把荊州拱手讓給袁紹。雖然此前結盟時,他們口頭約定揚州歸袁術,荊州歸袁紹,曹操則分得部分青州與豫州。
    但三人心裏都清楚,這不過是口頭協定,等打下荊州、揚州,最終如何分配,還得憑各自實力。
    如今曹操竟明確表示放棄荊州,這讓袁紹愈發躊躇。他心中暗自思忖,曹操為何突然如此大方?這其中是否有詐?但猶豫片刻後,袁紹還是決定先抓住眼前的利益,畢竟荊州的誘惑實在太大。
    “既然如此……” 袁紹沉吟許久,緩緩說道,“我就留在這邊。荊州大局已定,你們二人東進,既能救援江夏,又能威懾孫堅。等這邊事了,我率軍從江陵出發,直搗吳郡。”
    袁紹心中已然有了新的計劃,他要在荊州站穩腳跟,然後揮師東進,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曹操聞言,微微一怔,似乎沒想到袁紹會如此安排。但他很快回過神來,臉上露出一絲笑容,說道:“如此甚好!”
    袁術見狀,心中大喜,急忙說道:“那就別耽擱了,今日便分兵。” 袁術恨不得立刻奔赴江夏。
    “好!” 曹操爽快地答應下來。
    待曹操和袁術離去,袁紹站在房間內,望著他們離去的方向,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複雜的神情。
    他先是傳令後方的高覽等人,命他們速速率兵來援。隨後,他召集麾下的文臣武將,眾人齊聚一堂,氣氛嚴肅。袁紹將曹操與袁術將出兵攻打揚州一事告知眾人。
    袁紹說完,眾人一陣沉默。這時,沮授眉頭緊鎖,憂心忡忡地說道:“主公,此事還需多加謹慎。”
    沮授心中隱隱不安,總覺得此事太過蹊蹺,其中或許隱藏著巨大的危機。
    “嗯?” 袁紹看向沮授,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疑惑。
    沮授接著說:“此次南下,本就不該先攻打荊州……” 沮授還未說完,便被郭圖打斷。
    “那該打何處?” 郭圖一臉不滿地看著沮授,質問道,“莫不是你在質疑主公的決斷?如今荊州即將到手,隻需經營數年,便能擴充十萬大軍。屆時,我軍南北夾擊,定能拿下曹操,一統中原,這有何不妥?”
    郭圖心中認為,沮授的話簡直是荒謬至極,如今大好形勢擺在眼前,怎能被他的幾句話破壞。
    郭圖這一番話,正中袁紹下懷,他心中亦是這般盤算。袁紹微微點頭,臉上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說道:“公則所言極是。”
    沮授眉頭皺得更緊了,他看向郭圖,深吸一口氣,強忍著心中的怒火,說道:“我不與你爭辯,隻想問一件事,我軍後路何在?”
    “後路?” 袁紹一愣,他與曹操借道豫州而來,後路自然也是經由豫州,一時沒明白沮授的意思。
    田豐卻明白沮授的擔憂,他微微皺眉,開口說道:“高覽如今駐紮在潁州,我軍若要後撤,可經由潁州。” 田豐心中清楚,潁州是他們後路的關鍵所在,必須確保其安全。
    “他不在了。” 袁紹突然說道。
    田豐和沮授同時看向袁紹,眼中滿是驚訝。
    袁紹解釋道:“叫你們來之前,我剛派人傳令,讓高覽等人前來,畢竟接下來要接手荊州。”
    田豐和沮授對視一眼,心中明白袁紹的老毛病又犯了,總是因眼前的利益而忽視潛在的危機。
    沮授深吸一口氣,懇切地說道:“還請主公派人追回傳令兵,讓高覽繼續駐守豫州,確保我軍後路暢通。” 沮授心中焦急萬分,希望袁紹能盡快醒悟過來。
    這並非過分要求,袁紹方才因即將坐擁荊州,一時被喜悅衝昏頭腦。經二人提醒,他也回過神來,意識到荊州這邊即便進展順利,也不能將後路全然交予袁術。
    當下,袁紹喚來傳令兵,命其追回先前派出的傳令兵。不僅要撤回讓高覽前來的命令,還要給高覽下達新指令,務必死守大軍後路。
    見袁紹尚未徹底糊塗,沮授和田豐都暗暗鬆了一口氣。
    此時,荊州北部除襄陽和江夏外,皆已在袁紹掌控之中。田豐和沮授借此機會,勸說袁紹派人將南陽郡、南郡和章陵郡徹底掌控,並著手修建防禦工事。
    對於曹操舍棄荊州,跟隨袁術攻打揚州一事,二人滿心疑慮。他們有心勸諫袁紹,卻深知此刻荊州近在眼前,袁紹誌在必得,勸諫恐怕無濟於事,隻能做好最壞的打算。
    因曹操、袁術已然離開,與傅巽談判的重任便落在袁紹一人肩上。
    蔡瑁提出的要求,袁紹原則上表示同意。
    蔡瑁的要求繁多,但其核心主要有三條:其一,讓劉琮擔任荊州牧。
    在袁紹看來,這一要求頗為費解,劉琮不過是個孩童,即便當上荊州牧又能怎樣?袁紹心中暗自鄙夷,覺得蔡瑁此舉猶如既要當婊子又要立牌坊,自己掌控荊州不就好了,何必推出個小孩撐門麵。
    其二,荊州水師交由蔡瑁統領,他要擔任水師都督。
    這一點袁紹也同意,一則他需要蔡瑁穩定荊州局勢,二則蔡瑁確實是難得的水師將領。當然,最關鍵的是,袁紹心中有數,水師都督雖由蔡瑁擔任,但各級將領的任命,可不會由蔡瑁一人說了算。
    其三,流放劉琦和劉表。
    其實,即便蔡瑁不說,他們也會這麽做,隻不過不會是流放,而是將二人軟禁在北方。
    “如此,其他倒也沒什麽了,還得麻煩傅將軍再跑一趟。” 袁紹笑著對傅巽說道,臉上的笑容中帶著一絲得意。
    傅巽連忙拱手,恭敬地說道:“不敢不敢,這是末將分內之事。”
    “好!” 袁紹也不再客套,繼續說道,“你回去告訴德珪,他的要求我已答應,讓他通知荊州各部放棄抵抗。月底,我便派人接手荊州防務。” 袁紹心中充滿了期待,仿佛已經看到自己成為荊州之主的那一刻。
    “是!” 傅巽已然將自己視為袁紹的下屬,語氣中帶著一絲謙卑。
    袁紹見狀,心情大好,拉著傅巽暢飲一番。席間,眾人推杯換盞,歡聲笑語不斷。袁紹因心情愉悅,多喝了幾杯,臉色泛紅,眼神中透露出一絲醉意。傅巽也因醉酒耽擱了兩天,才啟程返回襄陽。
    等他抵達襄陽時,蔡瑁已收到荊南四郡皆被劉琦攻克的消息。
    “豎子!安敢如此!” 蔡瑁怒不可遏,氣得滿臉通紅,雙手緊握拳頭,青筋暴起。他在房間內來回踱步,嘴裏不停地咒罵著,心中的怒火猶如熊熊燃燒的火焰,幾乎要將他吞噬。
    他沒想到劉琦竟敢在這個時候出兵,打亂了他的計劃,一個完整的荊州和缺了荊南四郡的荊州,那意義可不一樣了啊。
    喜歡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請大家收藏:()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