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七年三月

字數:5620   加入書籤

A+A-


    第40章 七年三月
    建安七年三月,瓊州。
    此時的瓊州甚至談不上是一個州,總人口可能還沒有益州一個郡的人口多。但是地理位置卻極為重要,尤其是對現在已經開始發展海軍的劉備集團來說。
    趙雲的消息傳到長安之後,劉平就特意組建了一個領導班子,專門負責瓊州的政務和發展工作。
    但瓊州這地方,對於現在的漢人來說,那就是個苦寒之地。說一句不好聽的,哪怕是朝廷流放犯人都不至於流放到瓊州上。
    而且現在瓊州正兒八經能成為城市的就兩個港口了。島內大麵積地方都是當地土著,以部落形式散落各處。
    所以,想要在瓊州實行統治,第一步就是要漢化。甚至可以這麽說,沒有三代人的努力,這地方發展不起來的。
    一開始劉平想的是,直接把瓊州並到南州算了。但後來仔細想了想,又放棄了這個打算。
    但是讓瓊州單獨成一個州,也不現實,最後給了一個郡級的編製。太守則定的是司馬孚,郡司馬李遠,其他一眾佐官則從從各部門選了不少出身交州、益州南部的年輕人。
    這些年輕人都是科舉考上來的,有地方施展才華就已經很滿意了,不會挑挑揀揀的。
    “咱們這算是被流放了嗎?”剛登陸瓊州的時候,一個年輕人看著有些荒涼的港口,目瞪口呆的吐槽了一句。
    這人名叫張明,益州人,今年才二十五歲。
    司馬孚瞟了一眼這人,道:“你要是在胡說,就回去吧。”
    張明不在意的笑了笑。他跟司馬孚都是成都大學畢業的,兩人是同學,關係非常好,因此不在乎司馬孚說什麽。
    李遠撓了撓頭道:“瓊州這麵積可不小,雖然隻是在這裏設郡,但是有半個州大小了,咱們當務之急是先把當地人口數量統計清楚。”
    司馬孚聽到李遠的話,點了點頭,然後又問道:“先跟當地駐軍取得聯係吧。”
    “已經來了。”李遠指了指不遠處正一路小跑過來的李驍,臉上露出了笑容。
    是的,李驍成了駐瓊州的水師統領,麾下有五千水師。
    “狗娃子!”李驍離著老遠就大喊了一句。
    李遠翻了一個白眼,當聽不見,繼續對司馬孚說道:“還要派人探明合適的建城地點,沒有城池的話,咱們很難完成當地的漢化工作。”
    司馬孚憋著笑,道:“知道了,咱們先見見冠雄將軍。”
    眾人見了一麵,互相寒暄了一會兒,李驍數了一下瓊州的具體情況。情況比想象中的要好很多。因為整個瓊州所有刺頭、想要對抗大漢統治的部落等,已經都被李驍給削了一遍。
    現在整個瓊州,但凡有點規模的部落,那都是對大漢翹首以盼,簞食壺漿贏糧影從。
    接下來司馬孚他們要做的,就是集村並寨,將生活在深山老林裏的這些部落人口都集中起來,該幹活幹活,該上學上學。
    “任重而道遠啊。”司馬孚已經做好了在這裏奮鬥一二十年的準備了。
    但接下來的政務,讓司馬孚腦子都疼了。全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大事那是一點兒都沒有。好在他心態好,雖然頭疼還是一一處理著。而且有張明等人的輔助,政務處理起來也還算順手。
    大概用了一旬將瓊州的情況給搞清楚,隨後他開始派人找建立城池的地點,同時讓張明負責人口普查的工作。
    函穀關。
    這天氣還是冷,甚至不見絲毫回暖的意思。張飛這左路大軍的糧食已經不太夠了。好在劉平在長安,硬生生在崤函古道上打通了一條運糧路線,雖然運力感人,但也能維持大軍的消耗。
    “都這個情況了,怎麽德安還不說讓咱們退兵?”張飛有些不理解的問賈詡。
    賈詡聞言笑了笑道:“因為咱們拖得起。”
    “什麽意思?”張飛有些懵。
    賈詡指了指函穀關的方向,道:“洛陽的糧食肯定是沒有咱們多的。如今已經三月了,天氣仍然沒有回暖,今年整個北方絕收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函穀關頂多再支撐一個多月,到時候他們就必須要退兵了。”
    “從洛陽運糧到函穀關比咱們輕鬆多了吧?”張飛皺眉說道:“洛陽那邊幾個老將軍可都是知兵的,不可能不給函穀關運糧的。”
    “沒那麽簡單的。”賈詡搖搖頭,道:“糧食可不是憑空變出來的。咱們現在吃的就是存糧,那邊也是差不多的。但是他們的存糧可沒有咱們多。”
    “這倒是。”張飛想明白了:“那吾等就跟函穀關耗著吧。”
    “函穀關守將也不是一般人,他們恐怕會在糧食快沒有的時候,放手一搏,吾等還是要小心一些的。”賈詡再一次提醒了張飛。
    “放心便是。”張飛應下來。
    見張飛答應下來,賈詡又開口說道:“還要注意周邊的河道,若是後麵天氣回暖的比較快,積雪融化的太快的話可能會決堤。”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咱們軍寨地勢比較高,倒是不擔心這個。”張飛聞言點了點頭,道。
    “某的意思是,吾等可以早做準備。”賈詡又說了一句。
    張飛正要問做什麽準備呢,忽然想到了臨走之前劉平的交代,他立刻想明白了:“您這意思是,咱們水淹函穀關?”
    “淹不到函穀關啊。”賈詡聳聳肩道:“但是可以將周邊縣城都給淹了,到時候就算洛陽那邊還有糧食,也運不到函穀關的。說不定還能把洛陽都給淹了。”
    “這未免有傷天和了。”張飛婉拒。
    賈詡倒也沒有強求,隻是點了點頭,道:“既然如此,那就等吧。”
    “嗯,咱們等得起,也耗得起。”
    軍寨內,馬岱的房間裏。
    跟馬岱一起的還有馬休、馬鐵兩人。這兩個人是來運送兵糧的,送完了之後就專門找到了馬岱。
    他們倆來找馬岱的原因也很簡單,家裏給馬岱安排了婚事,他們倆是來偷偷告密的。其實說是告密也不準確,他倆就是想將這個好消息告訴馬岱。他們四兄弟裏麵,馬超已經成親了,接下來就是馬岱。
    不過馬休和馬鐵兩人也都說好了媳婦兒,三人差不多要同一年成婚。
    他們兩個是馬超的親弟弟,馬岱的堂兄弟。兩人都比馬岱年齡小,平日裏都喊馬岱二哥。
    “二哥,你知道家裏給你說的是哪家的女子嗎?”馬休神秘兮兮的問道。
    馬岱翻了一個白眼,道:“某怎麽可能知道。”
    “聽說對方出身還不錯,是長安城的一個大家族的女子呢。”馬休樂嗬嗬的說道。
    “誰啊?”終究是自己的婚事,馬岱雖然要維持兄長的體麵,但還是忍不住問了一句。
    “司馬家的。”馬鐵搶著說道:“聽說跟司馬懿還是親戚呢。”
    “這不是說廢話?”馬休橫了一眼馬鐵:“長安司馬家的不都跟司馬懿有親戚?”
    “關鍵她還挺漂亮的!”馬鐵又說了一句。
    馬岱聞言眼睛一亮,道:“你怎麽知道的?你還見過人家不成?”
    “當然啦。”馬鐵笑著說道。
    一旁的馬休解釋道:“老四跟司馬家的司馬馗是學社的同學,曾經去司馬家做客,見過嫂子。”
    劉備集團年輕一代基本上都會進學社。別的不說,劉平的兒子劉玨,劉備的兒子劉封、劉禪都已經入了學社。其他高層自然也是有樣學樣,不說能學到什麽,自家小子能跟劉玨、劉禪當上同學也是極好的。
    “你還混上學社了?”相較於自己要成親,馬岱對馬鐵能夠考上學社更加驚訝。他們老馬家什麽時候有這個基因了?
    馬鐵嘿嘿一笑道:“這可不是某考上的,聽說是父親大人立了功,跟大王要了一個名額。”
    “某就說嘛。”馬岱了然。
    “你什麽時候回去啊?”馬休又問了一句:“要不你上書回去成親?你這活弟弟代勞了。”
    “你倒是什麽都敢想,什麽都敢說。”馬岱這一下明白了這兩個小子的想法:“你倆啊就別想了,再說了這軍事調動哪是咱們能說了算的?”
    “唉,什麽時候才能獨領一軍啊。”馬休悠然長歎。
    馬鐵也跟著歎了一口氣。
    “行了,這不是讓你倆開始運糧了嗎?”馬岱倒是看得明白:“等天氣轉暖了,你倆肯定也是要上戰場的。”
    “真的假的?”馬鐵臉上一喜:“某回去就跟季達說一聲,我倆可是說好了,某當將軍,他給某當軍司馬。”
    季達就是司馬馗的字。
    “你還能說了算了?”馬岱瞪了他一眼,然後道:“行了,你倆也別在這耽誤時間了,抓緊回去交令吧。”
    “好嘞!”
    兩人離開之後,馬岱揉了揉眉心。這一次出戰,其實馬岱對自己的表現不是很滿意。先是被朱睿打了一個措手不及,而後在攻打函穀關的時候,又多次失敗。
    咋說呢,除了打盧韜那一戰之外,其他的時候表現的一般般。
    好在張飛對他還是比較信任的。
    “要成親了啊....”馬岱想著剛才馬休兩人的話,心裏暗自下決心。等天氣回暖再攻打函穀關的時候,他一定要加把勁。
    有了功勞回去成親那也更加風光不是?
    喜歡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請大家收藏:()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