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智定南昌下)
字數:5311 加入書籤
豫章太守孫賁僅率數百親衛逃出南昌城,一路馬不停蹄,前去尋其弟——廬陵太守孫輔援軍。
而南昌城內,孫賁心腹校尉羅紹被高順擊敗生擒,全城近四千守軍,除戰死千餘人,剩下盡數棄械投降,被趙雲,張遼等人嚴加看管起來。
之後一個不到時辰內,霍驍便與龐統,田豫二人統領虎步軍與神弩營,急行軍趕至南昌城中,劉備軍勝利會師。
霍驍眼見南昌到手,也是喜不自勝,一麵命龐統清點府庫糧草,一麵張榜安民,宣揚自家主公仁德之名。
同時還張遼,趙雲左右驍騎巡視城池,震懾不軌之徒,高順,田豫,胡車兒等將則統領自家大軍布置城防駐守,而霍驍卻還有一些“棘手”之事,有待決斷......
南昌太守府議事廳內,霍驍身著戰甲端坐案前,燭龍副統領,其愛妻袁雪筠,以及“鳳雛”龐統皆立於其側。
堂下被五花大綁“跪著”的,正是江東悍將宋謙,南昌校尉羅紹,而那山越宗帥彭虎亦站立於二人身旁。
這位彭宗帥雖未被製住,但不遠處肅立的十餘名玄甲衛,還是讓其絲毫不敢掉以輕心!
“宋謙!你既武勇不凡,又何必明珠暗投,效力孫氏!”
霍驍見宋謙滿麵陰沉,不由搖頭歎息道:
“我主劉皇叔仁義著於四海,今日吊民伐罪,替天行道,討伐那江東孫氏!你何不就此歸降,隨我主成就一番功業!”
“哈哈哈!仁義!?爾等說得好聽!不過也是使那詭詐手段,趁虛而入,襲我江東之地!”
宋謙仰天大笑,旋即又滿臉憤恨,狠狠道:
“呸!你這小賊!既殺我同伴董元代,又何必假惺惺留我性命!”
“我宋伯讓生是孫氏之人,死是孫氏之鬼!小賊可速殺我!”
龐統見宋謙如此剛烈,卻是撫須笑道:
“正所謂兵不厭詐,宋將軍乃沙場宿將,豈能不明此理!說到襲取江東,你舊主孫策橫掃江東諸郡,覆滅豪強世家不計其數,又何曾有過半分憐憫之心!”
“所謂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宋將軍既已束手就擒,何不改換門庭,留此有用之身,他日再建功立業。”
宋謙冷哼一聲,道:
“好一張利口!不過我早心如鐵石,饒是你巧舌如簧,也休想說動我半分!”
霍驍聞言,與龐統對視一眼,思慮片刻後,終究是一聲歎息:
“既如此......來人!送宋將軍上路!”
宋謙毫無懼色,昂首而立,被玄甲衛押往刑場而去。
隨後,霍驍再度看向堂下的羅紹,隻見對方亦是態度強橫:
“狗賊!我受孫太守孫賁)知遇之恩,必不會背叛孫家!你既已施詭計奪取南昌,可仿效宋將軍例,將我一並斬首!”
霍驍眼見羅紹言辭激烈,卻是笑而不語,轉眸看向一旁的妻子雪筠。
雪筠會意,邁步上前,帶著輕柔的嗓音說道:
“羅校尉,你出身南昌本地豪族,自幼文武雙全,本想憑本領謀個官身,博取功名,卻被世家官吏所輕!”
“直到孫賁就任豫章太守,對你禮遇有加,封你校尉一職,至此你便對孫賁忠心耿耿,誓死以報!”
羅紹濃眉緊蹙,聽這女子口音,並非江東人士,卻偏偏對自己人生經曆“如數家珍”......
他強按下心頭疑惑,大喝道:
“那又如何!爾等既知我對孫太守一片忠心,何必多費唇舌,可速殺我!”
這些情報,自然是前些日子霍驍,雪筠二人派出的燭龍精銳偵得!
豫章乃霍驍南征江東“第一站”,而南昌又是豫章治所,當地風土人情,世家大族與豪強底細,早被劉備軍提前“摸透”!
而霍驍正是憑借這無孔不入的情報網,外加“鳳雛”龐統的奇謀算計,定下這環環相扣的奇襲南昌之策!
隻聽雪筠輕笑一聲,道:
“你羅氏紮根豫章不過區區數十載,又怎比其餘江東世家百年底蘊!若你今日身死,令尊羅氏族長......豈非要白發人送黑發人!羅氏一族也要因你一人衰落!”
“狗賊!爾等竟以我父與族人相脅...... 當真卑鄙!”
羅紹怒喝連連,雙目死死盯著麵前的霍驍幾人。
“非是威脅!而是......識時務者為俊傑!”
霍驍目光炯炯,隨即一拍雙手,其身後內室卻再度走出兩人。
羅紹一見二人,麵色從憤怒......逐漸變為震驚:
“父......父親!徐......師!?”
此二人正是羅紹之父,南昌羅氏族長羅均,以及羅紹授業恩師,南昌名士徐瑋!
“哈哈哈,拜見柏良徐瑋)公!”
龐統一改往日狂傲不羈,竟對眼前的徐姓文士躬身行禮,霍驍,雪筠亦是如此。
原來,這徐瑋乃南昌世家徐氏族長,亦是隱士大儒徐孺子之後!
其先祖徐孺子淡泊名利,以德行聞名,多次拒絕朝廷召其為官,被譽為 “南州高士”。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此人耕讀傳家,名望著於天下,徐氏更創辦 “豫章義學”,一心教授寒門世家子弟讀書。
昔年羅紹被世家所輕,苦無名師教導,全靠徐瑋悉心栽培,才使其一展平生所才。
徐瑋對龐統幾人微微一笑,態度卻是頗為親切:
“士元有禮!霍將軍與夫人有禮!可否讓在下與這逆徒交談一番!”
霍驍自無不允之理,當即命人將羅紹解開束縛,與徐瑋商談。
羅紹未曾知曉,徐瑋生平有一至交—— 正是“臥龍”諸葛亮的叔父諸葛玄。
諸葛玄漢末之時,亦曾出任豫章太守一職,其才學人品深得徐瑋敬佩,二人遂成莫逆之交。
此後諸葛玄辭官,返回徐州琅琊,帶侄兒諸葛亮,諸葛均南下荊州,躲避徐州戰亂,病逝於襄陽,這才再未與徐瑋相見。
龐統乃荊州名士,諸葛亮摯友,霍驍亦與諸葛亮交情深厚,借著其叔父諸葛玄的交情,龐統在入南昌後,特意求見徐瑋,說出自家主公在治下興辦官學,救助寒門學子,推行文教等諸多舉措,引得徐瑋讚歎連連。
再加上“劉皇叔”討伐偽帝袁術,奉還玉璽於天子攢下的好名聲,徐瑋思慮再三,決定與劉備軍合作,助其安定南昌,使百姓免受戰亂之苦。
甚至應霍驍,龐統之邀,待他日時機成熟便於豫章興辦官學,推行江東文教。
“子淩羅紹)!劉皇叔乃亂世仁君!卻也要行雷霆手段,懾服四方宵小!那孫氏不恤民眾,殘暴嗜殺,更壓迫我等士族中人,你怎可逆天而行,助紂為孽!?”
徐瑋雖是淡泊名利,但也與其他江東世家一般,因孫策滅門許貢等世家而心生忌憚,暗中提防。
對羅紹這個得意弟子投入孫氏陣營,他一向頗有微詞,如今眼見劉皇叔一方誠意相邀,徐瑋自然要勸愛徒“迷途知返”。
聽授業恩師所言,羅紹心中竟也慢慢產生了一絲動搖,不過他還是默默搖頭道:
“孫太守對我有知遇之恩......請恕徒兒......”
“愚鈍小兒!是非不分!”
一聲怒喝打斷了羅紹話語,卻正是其父羅均。
“那孫氏擅殺許貢,殘害太平道師於吉,又窮兵黷武,四處征戰,以至上天降下瘟疫天罰,我江東百姓苦其久矣!如今劉皇叔率仁義之師南下,正為吊民伐罪,覆滅孫氏,你怎還執迷不悟!?”
羅均身為一族之長,本以為兒子攀上孫氏這棵大樹,正可封將拜守,光大自家門楣。
但近來孫氏“倒行逆施”,甚至誅殺江東人人稱頌的“於神仙”。羅均本就篤信命理箴言,眼見孫策已亡,更是對孫氏再不抱期望。
如今皇叔南征,自家正可改換門庭,另投明主!
霍驍眼見“火候”已至,當即對羅紹道: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羅校尉既欲舍生取義,卻也要看效忠於誰!”
“我家主公仁德,孫氏暴虐,此乃天下公論!如今在下奉主公之命,先行奇襲豫章,不日我主大軍亦會南下!”
“若要安定豫章,安定江東,少不得羅公羅均),徐公徐瑋)這等世間高士相助!難道......羅校尉當真要執此愚忠,與我主天命相抗嗎?”
羅紹麵現痛苦掙紮之色,沉吟半晌,他才長長吐出一口氣,緩緩道:
“既如此......我羅子淩,便悉聽......父親與徐師安排......”
下章預告“廬陵之戰”!
喜歡我去投皇叔,呂布直搖頭請大家收藏:()我去投皇叔,呂布直搖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