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回:袁紹和董卓稱帝

字數:2784   加入書籤

A+A-


    在得到袁胤獻上的傳國玉璽後,袁紹的兩隻眼睛是發光的,任何人都無法抵禦傳國玉璽的誘惑,這可是始皇帝傳下來的寶物,象征著至高無上的權力。
    雖然聽到袁術的死訊後,袁紹流下了幾滴鱷魚的眼淚,那可是他的親兄弟,是他的至愛親朋啊。
    但是很快袁紹的悲傷,就被得到傳國玉璽的興奮取代。
    “天命在我袁家!袁術的仲家帝國之所以滅亡,是因為他自己不自量力,地盤沒有朕大,兵馬沒有朕多,名聲沒有朕好,還敢在朕的前麵稱帝。他袁術不滅亡,那真是有違天道。隻有朕,才能取代劉家的江山!”
    袁紹不顧手下田豐和沮授的勸阻,毅然決然的走上了稱帝的道路。
    因為冀州在戰國時候是趙國的領土,所以袁紹將自己的帝國政權命名為“北趙”。
    定下了國號之後,自然就是廣封群臣。
    冀州別駕田豐,晉升為北趙左丞相,負責勸課農桑,以及河北的經濟建設。
    冀州從事郭圖,晉升為北趙右丞相,負責統率群臣,幫助袁紹處理國家大事。
    軍師中郎將沮授,晉升為北趙太尉,是名義上的軍隊一把手。
    上將顏良,晉升為北趙大司馬。
    上將文醜,晉升為北趙大將軍。
    上將張合,晉升為北趙車騎將軍。
    上將高覽,晉升為北趙驃騎將軍。
    上將鞠義,晉升為北趙衛將軍。
    上將淳於瓊,晉升為北趙左將軍。
    上將蔣奇,晉升為北趙右將軍。
    上將韓猛,晉升為北趙前將軍。
    上將朱靈,晉升為北趙後將軍。
    至於許攸、審配、辛評、辛毗、荀諶、陳琳等人,皆列入九卿。
    長子袁譚為青州牧。
    次子袁熙為幽州牧。
    三子袁尚為冀州牧。
    曹操為兗州牧。
    劉備為徐州牧。
    袁胤為豫州牧。
    劉表為荊州牧。
    劉繇為揚州牧。
    下令劉表、劉繇、劉備,三路出擊,討伐孫堅,將這隻江東猛虎捕殺。
    袁紹稱帝的消息,震動天下,長安的董卓立刻就坐不住了。
    先有袁術,後有袁紹,這對兄弟都搶在自己之前稱帝,董卓再也等不了了!他也要稱帝!
    如今董卓有關中三輔之地,還有涼州,以及漢中,雖然地盤沒有袁紹大,但是董卓有關中平原和漢中平原這兩塊產糧地,還有涼州這個天然牧場,他的硬實力,完全不比袁紹差。
    在李儒的一番安排之下,董卓和皇宮中的那位假天子,上演了一番“三辭三讓”的禪位好戲。
    李儒還通過校事府,不知道從哪裏找來了兩個放羊娃,自稱是大周王室和大秦帝國的後裔,讓這兩個所謂的王室後裔,向董卓臣服,行三跪九叩之禮。
    董卓就這樣名正言順地登上了皇帝的寶座,因為自己是通過涼州發跡的,所以國號就定為“西涼”。
    定好了國號以後,董卓也學著袁紹的樣子大封群臣。
    董旻任西涼大司馬大將軍,領司隸校尉。
    李儒任西涼丞相。
    賈詡任西涼尚書令。
    王允任西涼司徒。
    蔡邕任西涼司空。
    馬騰任西涼太尉。
    牛輔任西涼驃騎將軍,領冀州牧。
    段煨任西涼車騎將軍,領兗州牧。
    胡軫任西涼衛將軍,領豫州牧。
    李傕任西涼左將軍,領徐州牧。
    郭汜任西涼右將軍,領青州牧。
    張濟任西涼前將軍,領幽州牧。
    樊稠任西涼後將軍,領並州牧。
    符建任西涼氐王,領涼州牧。
    隨著袁紹和董卓的稱帝,“霸王的大陸”所有的劇情也告一段落,接下來將進入本作的第三個模塊“燃燒的長江”,敬請期待。
    喜歡重生人皇呂奉先請大家收藏:()重生人皇呂奉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