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回:董卓的結局
字數:3337 加入書籤
第三百三十五回:董卓的結局
建安八年公元202年)十月,完成了今年的秋收之後,呂布征調了中原三州一共五萬兵馬,浩浩蕩蕩地殺向函穀關。
和之前約定好的一樣,華雄早早地打開了函穀關的城門,率領一眾人馬在關外迎接呂布。
看到不遠處的“呂”字大旗,華雄下令道:“全軍將士,卸甲,放下兵器。”
西涼軍聽到命令,也是很自覺地將身上的戰甲脫下,同時將兵器扔在地上。
眼睛視力超出普通人十倍的呂布,看到了這一幕,知道華雄是真心歸降,於是他讓大軍放慢腳步,自己帶著親兵先行一步。
“華雄攜函穀關一萬將士,拜見安國公!”
華雄見呂布上前,當下就是一拜。
呂布趕緊下馬,跑向華雄,將他攙扶起來,道:“國鋒,辛苦了,這一萬人,今後依然由你統領。我已經奏請朝廷,封你為鎮西將軍、關內侯。”
進入函穀關以後,關中諸縣中再也沒有一支軍隊能夠阻擋呂布大軍的步伐。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呂布的大軍已經兵臨長安城下。
因為董旻帶著西涼軍主力部隊在進攻西域都護府,沒有多少守備兵力的長安城,此刻已經是亂作一團了。
長安城中雖然有百萬石的糧草,但是一則無兵,二則無將,麵對呂布的五萬大軍,城破隻是時間上的問題。
寢宮裏的董卓此刻已經披上了戰甲,他的前半生是一位從屍山血海中走出來的絕世猛將。
許久沒有動武的他,終於是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他要和呂布進行一對一的單挑。
雙方約定,決鬥的時間就定在一天後的黃昏,地點在長安城外五裏的點將台。
夜裏,董卓獨自來到了供奉西漢皇帝的太廟,他此行是要來取一樣東西,從上古時代就傳下來的天月劍。
相傳這天月劍,曾經是蚩尤的兵器。
在逐鹿之戰中,軒轅皇帝斬殺蚩尤,得到了天月劍。
後來天月劍就成為了殺神之劍,戰國時候的殺神白起,就是憑借天月劍,斬殺了六國的百萬大軍,僅僅是長平一戰,天月劍就沾染了四十萬趙軍的鮮血。
白起死後,天月劍就消失了。
百年之後,一個叫韓信的年輕人,意外得到了天月劍,也繼承了其中的殺神之力。
如果沒有天月劍,韓信是不可能在垓下之戰中戰勝霸王項羽的。
劉邦建立西漢以後,在未央宮處死了韓信,從那以後,天月劍就一直供奉在西漢的太廟之中。
董卓知道呂布有著天下第一神兵“方天畫戟”,隻有拿到這天月劍,得到魔神之力,自己才有和呂布的一戰之力。
自從王莽篡漢以後,兩百年裏,西漢太廟被鐵鏈封鎖,沒有人進去過,幽暗的空間裏,有一處在閃閃發光,那是天月劍在閃耀著光芒。
董卓打開了西漢太廟的大門,他感覺到一股強大的氣流撲麵而來。
董卓是鬼王轉世,他割破手指,將血液滴在天月劍之上,一時間長安的天空是天地變色,烏雲蓋頂,隨後而來的便是天雷滾滾,整個長安城中黃沙漫天。
帶著大軍駐紮在洛陽城外的呂布突然從睡夢中驚醒,放在角落的方天畫戟似乎感應到神兵出世,不斷地顫動。
呂布很重視這次決鬥,他在意識中已經模擬了多次和董卓對戰的場景。
很快就到了黃昏,董卓身著金盔金甲,在衛士的簇擁之下,來到了點將台。
呂布則是姍姍來遲,足足晚了一個時辰,才一個人慢悠悠地走過來。
董卓拔出天月劍的那一刻,點將台上傳來了鬼哭狼嚎之聲,仿佛那些死在天月劍上的冤魂,在哭訴自己不幸的過往。
呂布不敢大意,運起人皇訣,頓時全身的力量開始在身體裏遊動,最終匯集在方天畫戟之上。
“無道瘋魔!”
董卓使出了自己的必殺技。
一團黑氣其中還夾雜著鬼哭狼嚎之聲,向呂布襲來。
“弑鬼神!”
麵對董卓的殺招,呂布也使出了必殺技,方天畫戟上出現一道黃色光芒,徑直衝向黑氣。
在兩人強大的威壓之下,煙塵籠罩著戰場,根本看不清到底發生了什麽。
在滾滾黃沙之中,兩人已經交戰了五十招。
董卓不愧是鬼王轉世,已經七十多歲的他,和四十多歲的呂布,竟戰成了平手。
強大的真氣不斷在四周回蕩。
洛陽城內發生了多次地震,無數的民房倒塌,大地龜裂。
百裏之外的黃河之水翻湧,直接衝垮了大堤,黃河南岸的農田和房屋,都被淹沒。
鬼王董卓大戰人皇呂布,這一戰已經不是人類之間的戰爭了,而是覺醒的遠古之力的對決。
這一切都取決於兩人的精神力。
董卓雖然是老當益壯,但是年齡畢竟是擺在那裏的客觀現實,他的精神力已經到了極限,無法支持戰鬥了。
隨著鬼王之力的消散,這一戰終於分出了勝負。
最後的結果是:
董卓口吐鮮血,被抬回長安城。
呂布雖然贏下了這場單挑,但是他的精神力消耗巨大,一年內無法再催動體內的人皇訣。
喜歡重生人皇呂奉先請大家收藏:()重生人皇呂奉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