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回:江夏之戰(二)

字數:1800   加入書籤

A+A-


    在古代,諸侯國的將領都有養私兵的情況,養私兵的開端來源於周王室的分封製。
    最有名的是戰國四公子,他們不僅有封地,而且還大量養士,至於私兵的數量,自然也是不少的。
    自從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地主製就取代了領主製,漢承秦製,所以也是實行的地主製。
    江東這個地方很特殊,實行的還是之前楚國的領主製,就拿吳郡這個地方來說,就是以“顧陸朱張”這四個家族馬首是瞻的。
    在吳郡,孫權說的話沒有四大家族說的話管用,四大家族有著大量的私兵和土地。
    孫策生前,花費了很大的力氣對付四大家族,殺光廬江太守陸康一家,就是對四大家族宣戰,很可惜,孫策沒有完成對四大家族的清洗就死了。
    孫權和孫策不同,他選擇向四大家族妥協,重用陸遜就是向四大家族示好。
    上一次打江夏,陣亡的都是當初孫堅、孫策父子的淮泗老兵,至於四大家族的私兵,這些可都是私人財產,四大家族自然是不願意提供太多私兵幫助孫權的。
    呂蒙就是抓住這一點,在評議會上,發表自己的觀點,他說道:“臣願意貢獻家族所有的私兵,幫助主公攻取江夏。”
    呂蒙的家族在江東可不是什麽大族,自然也養不起太多的私兵。但是呂蒙很清楚,自己能有今天的地位,都是孫權給的,孫權的地盤越大,自己以後的好處會越多。所以呂蒙願意做一把風險投資。
    陸遜看呂蒙表態了,自己作為四大家族的人,是時候也站出來發表意見,他說道:“我陸家願意提供私兵一千人,參與此次江夏之戰。”
    眾人看陸遜表態,知道這是四大家族的意思,於是紛紛表示願意提供私兵,這樣一來,就解決了春耕和出兵江夏的問題。
    呂蒙還在評議會上,分析了自己對於荊州的看法:
    “長江的流水將山陵阻隔,形成了無懈可擊的防線,荊州沃野千裏,百姓生活富足,而且遠離中原戰火,是一個非常好的龍興之地。但是現在荊州有一個脆弱的軟肋,那就是劉表的家門不和,以及荊州群臣意見的不一致。”
    孫權道:“天下人都說劉表是一個博學之人,而且很看重人才的培養,這才讓天下名士齊聚荊襄。”
    呂蒙道:“主公說的是壯年時候的劉表。現在的他已經老邁昏聵,疾病纏身,而且劉表的性格優柔寡斷,沒什麽誌向,隻是個守成之主。如今荊州的嫡庶之爭已經擺到明麵上來了,正是內憂外患的時候。這個時候,不討伐劉表,奪取荊州,更待何時!”
    孫權道:“子明詳細說說,如何討伐荊州?”
    呂蒙讓人搬來一張地圖,然後走到地圖前,說道:“各位請看,我江東水師要奪取荊州,首要的目標就是消滅江夏的黃祖。江夏水軍雖然軍備充足,但是軍紀不整,從上到下,貪汙成風。如果我們發動進攻,順利的話,一年之內可下襄陽,兵至楚關。到時候,向西攻取巴蜀之地也非難事。”
    聽了呂蒙的宏偉規劃,孫權熱血沸騰,當即就力排眾議,吩咐周瑜整兵備戰。
    孫權讓張昭負責這次的後勤工作,任命周瑜為大都督,呂蒙為先鋒,程普、黃蓋為左右護軍,起兵五萬,溯流而上,浩浩蕩蕩殺向江夏。
    喜歡重生人皇呂奉先請大家收藏:()重生人皇呂奉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