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回:魯肅舌戰群儒
字數:1797 加入書籤
建業城,國主府。
孫權正聚集文武百官,召開評議會。
聽聞魯肅歸來的消息,孫權立刻下令終止評議會,請魯肅到內堂一敘。
孫權迫不及待道:“荊州形勢怎麽樣?”
魯肅回答道:“不是很清楚。”
孫權道:“什麽!什麽叫不清楚!你這次不遠千裏,溯江而上,花費諸多錢財,才到達荊州之地,沿途什麽都沒有發現嗎?”
魯肅道:“其實也不是沒有收獲,隻是在下感慨頗多,容後再向主公匯報。”
孫權聽罷,便不再多問了,他拿出了手中的一封書信,交給魯肅,讓他瞧瞧。
魯肅接過一看,原來是呂布送來的“最後通牒”。
信中的內容是:催促孫權投降,早日將人質送往洛陽,並且參與討伐荊州之事。如果到秋收的時候,孫權仍然沒有回應,那就意味著和朝廷為敵,走上滅亡的道路。到底該何去何從,請早日回複。
魯肅看完道:“這次的評議會,就是討論這封信的內容嗎?”
孫權點頭稱是,並且說道:“現在大家的主要觀點都是不可與洛陽朝廷為敵。尤其是張昭這位三朝老臣,他的意思是,為了保住江東六郡,保住江東的繁榮和安定,應該選擇暫時投降呂布,避其鋒芒,等待他日再另作打算。”
現在呂布唯一的缺陷,就是沒有一支成建製的水軍。
自從甘寧在十年前,帶著錦帆軍和大量的民夫、物資,東出太平洋,尋找新大陸以後,一直是音訊全無,生死不知。
一旦甘寧歸來,又或者是得到一個精通水戰的大才,比如現在已經下野的蔡帽。
那麽呂布就完全可以實現:水陸兩頭並進的戰略目標。
到時候,不管是東吳,還是荊州,都將麵臨全軍覆沒,人死國滅的結局。
孫權帶著魯肅,回到評議會,繼續展開討論。
主張不戰而降的人占據了三分之二,他們眾口一致,覺得開戰是弊大於利。
“即使最後能僥幸取勝,那麽戰爭帶來的巨大消耗,勢必會完成江東疲弊,沒有個十來年是無法恢複現在的繁榮,所以還不如早點投降,從朝廷換取榮華富貴的好。”
這個時候,魯肅早就對江東眾臣不戰而降的觀點頗為反感,他決定一吐胸中塊壘,力主開戰。
“各位都是江東的肱骨之臣,江東有現在的繁榮昌盛,離不開各位的努力。但是如今大敵當前,各位卻主張不戰而降。我認為各位考慮的是保住自己的榮華富貴和安穩的生活,都沒有將主公和國恥擺在第一位。如果按照各位的如意算盤,即使背棄主公,投降呂布,至少將來得到的賞賜不會少,照樣可以乘車過市,呼風喚雨,作威作福。但是主公會怎麽樣呢?好的話,最多也是得到車一乘、劣馬數匹、隨從十幾人,作為一位降將,這也就到頭了。主公三代人當初麵南稱孤,成就雄霸天下的宏願偉業,想必是到死的那一天,也實現不了!”
年輕的孫權還是被魯肅這番話給打動了,心中已經冷卻的熱血,此刻已經沸騰。
喜歡重生人皇呂奉先請大家收藏:()重生人皇呂奉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