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賺了六錢
字數:5625 加入書籤
一打照麵,雙方就知道今天的生意隻能到此為止了。
“大家都賣完了?”
“看來還能趕回去吃頓午飯!”
“又省了一筆錢,真好!”
張氏沒心沒肺的笑著。
她將今早掙的幾百文綁到一起,遞給了蘇豐:
“大哥你收著!我還沒拿過這麽多錢,揣身上總感覺有賊盯著我!”
“對對對!當家的千萬可要拿好,別丟了才是!”李氏感同身受。
收攤來城西之前,她也是惴惴不安地把錢塞給了蘇豐。
這可是他們三家賣了一早上才有的!
可得好好保管。
李氏和張氏這模樣,倒讓蘇豐生出了幾分緊張。
蘇潤開口緩和氣氛:
“哥哥嫂嫂放心,我們這麽多人,回去又走的官道,一定沒事的!”
即便如此。
幫著收好攤子的蘇平安和蘇遠河還是連聲催促:
“還是早點回去,到家了才安全!”
離開城西前,蘇行拿了十文,把攤子明天的租金給付了。
他還沒把城北的宅子都跑完。
這攤子留著有用。
萬一明天有哪家管事聽著信兒過來找他們呢?
怕出什麽變故,他們出了城就直奔柳林村。
路上,蘇平安他們默契的把拿錢的蘇豐圍在中央。
蘇行還警惕的東張西望,生怕青天白日,半路殺出來個劫道的。
這看的蘇潤哭笑不得。
他充分理解但依舊心疼。
直到順利回了村子,眾人這才鬆懈下來。
蘇豐招呼蘇平安和蘇遠河跟著一起回了家。
鎖上大門。
關緊房門。
一群人放心地開始分錢。
主要是得把城東三家一起賣的那部分算清楚。
蘇潤把錢數出來:
“遠河哥,這是你的一百文!”
“平安哥,這是一百二十文。”
蘇遠河家一共發了一百一十斤巧芽。
但蘇遠山和蘇遠川挑走了六十斤去村裏賣。
蘇遠河帶去城東的就隻有五十斤。
蘇平安家人少,地窖也不大,發的六十斤全都帶去了城東。
“不對啊!”
“潤子,今天咱還送出去十來斤,這可不能都讓你們出!”
蘇遠河出言抗議,還要數錢退回去。
蘇平安也堅持:
“東西是你教我們做的,賣也是你吆喝的,這十斤算我的!”
蘇潤拉著他們倆胳膊:
“一家人算這麽清楚就沒意思了!”
“真要算,那我是不是要給你們付搭車的錢?”
蘇潤家就一輛板車,還讓蘇行推走了。
他們帶去城東賣的那一百多斤巧芽,是放在蘇平安的牛車和蘇遠河的板車上推去的。
蘇豐等人也覺得沒必要算這麽細。
最後還是沒拗過蘇潤。
蘇遠河拿著一百文錢,高興的不得了。
臨走前,他突然返回來,呲著口大白牙,瘋狂揉騰蘇潤的腦袋:
“嘿嘿!潤子,以後哥就跟你混了!你說幹啥,哥就幹啥!”
頭發被揉成雞窩,蘇潤忍無可忍,起身抓著蘇遠河就揍。
蘇平安晚了一步,沒搶到蘇潤的腦袋。
想了想,他順手擼了下蘇行的頭。
“幹什麽?!”
蘇行大力拍掉蘇平安的爪子,沒好氣地看著他。
蘇行脾氣不好,也是眾所周知的。
但蘇平安比蘇行大三歲,又是親小叔家的堂哥。
蘇行握緊了拳頭,還是沒直接動手。
蘇平安見好就收。
看蘇行黑臉,轉身即走。
順便還帶走了跟蘇潤鬧成一團的蘇遠河。
送走了蘇平安和蘇遠河,蘇潤一家人開始算自家小賬。
“城東總共賣了兩百八十八文。”蘇豐數完手邊的一堆銅板,又驚又喜。
李氏也覺得不可思議:
“這麽多啊!”
李氏以前幫人縫補衣服,補得眼都花了,一天才幾文錢。
這兩百多文,夠她賺一個多月了。
“差不多!”
蘇潤心裏小算盤打得啪啪作響,很快就核對上了。
帶去城東的菜一共是兩百六十多斤。
他們家有一百五十多斤。
拋開免費品嚐、贈送、添頭等消耗的十一二斤,最後差不多是一百四十多斤沒錯。
蘇行將桌子上的一串半錢挑出來放在一旁:
“天香樓還是一百五十文。”
張氏將自己紮的那一大串又數了一遍,喜不自勝道:
“城西總共有一百六十六文。”
蘇行解釋:
“城西多是大戶,所以買五斤我就送一斤。”
“雖然送出去十多斤,但有三家還讓我們明天去送。”
“不虧!”
城西的一百斤裏,隻有最開始的七八斤是賣給散戶。
剩下的都是一二十斤的賣給了大戶。
蘇行賣了七十五斤,送出去了十六七斤。
算下來,比三文兩斤賣給天香樓還多賺一點。
張氏驕傲地補充:
“對!那三家一共訂了五十斤!”
“帶上天香樓,明天我們擺攤前,就能賺兩百五十文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蘇豐和李氏笑容滿麵,渾身的疲憊都消失不見。
張氏還沒賺過這麽多錢,樂得一直說她和蘇行今日專挑管事賣菜的事兒。
蘇潤大喜過望:
沒想到二哥做生意還真有一手!
李氏收好錢,準備藏到炕洞時,突然驚呼出聲:
“這麽說來,我們今天一早上就賺了六錢?!”
眾人笑逐顏開。
“當家的,我們真的發財了!”
“再有幾天,潤子束修的錢就攢夠了!”
蘇潤見大哥心心念念都是自己的束修,加油鼓勁兒道:
“光我的束修錢算什麽?”
“到時候大家一起進學堂,把大寶、二寶全送去!”
蘇豐一愣,鬥誌昂揚:
“對!到時候把家裏孩子都送去!”
有一個考出功名,他們家就不一樣了!
同樣的喜悅還發生在蘇安福和蘇平安家。
蘇安福情緒高漲,甚至打發蘇遠河去打了一小壺酒回來。
當晚,三家都好好慶祝了一番。
有了經驗,眾人第二天就分開賣菜了。
蘇豐和李氏依舊去城東,蘇潤和張氏先去天香樓送貨,再守城西的攤子。
蘇遠河、蘇平安另外找了地方擺攤。
蘇行給富戶送完貨後,繼續按照自己的想法,上門售賣。
蘇遠山和蘇遠川兄弟愛上了走街串巷式的叫賣法,走一路喊一路。
但新鮮感不能長久。
過了最初的三天後,他們收攤時間越來越晚。
喜歡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請大家收藏:()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