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蓋房
字數:6682 加入書籤
“先打地基。”
“再把這些樹處理好。”
蘇行略一思索,發了話。
做水車是精細活,著急也沒用。
還是先打好地基再說。
趁打地基的時候,順便把樹木曬了。
到時候,切割、修整、蓋房子也方便些。
蘇潤聞聲上線。
他拿出標注好數據的圖紙。
像個小尾巴似的,跟在蘇行屁股後麵提要求。
簡單的作圖而已!
誰還沒點才藝了?
“這幾間房子是這樣的……”
“大小要有……”
蘇行看不懂蘇潤的鬼畫符。
倒是聽蘇潤這樣這樣,那樣那樣地比劃著,接受良好。
磨坊的地基要穩,那就不能離河水太近。
蘇行選好地方,先找出了打地基的位置。
三人花了幾日時間,把地基打得結結實實。
又搬來柱礎石,精準放置,以便來日立柱。
忙完之後,他們就要開始處理木頭了。
蘇潤跟在蘇行身邊叭叭:
“這裏的木頭尺寸要……”
“那邊的木頭長度得……”
蘇行邊聽,邊按照蘇潤的要求,將對應的木頭找出來。
蘇遠川就會把對應的木頭抬走,交給蘇遠河做簡單處理。
反正蓋房子也不要求多好看。
結實、能住就行了,手藝無所謂。
把木頭挑出來,分好類後,蘇遠川和蘇行也開始幹活了。
蘇遠河刨樹皮。
蘇遠川把木頭修整好。
蘇行拿著鋸子,將修好的木頭切割成合適的長度。
蘇潤就拽著拉鋸另一頭,配合蘇行切木頭。
幾人幹得熱火朝天。
一時間。
柳林河邊,木屑、塵土漫天,將幾人的身形都吞噬了。
“當家的,吃飯了!”
張氏來送飯。
見前麵黃塵彌漫,都沒敢過去,隻遙遙喊了一聲。
生怕籃子裏的飯沾上灰髒了。
不多時。
黃塵中冒出幾個人形。
“二嫂,今天吃什麽?”
蘇潤幹了一上午,餓得前胸貼後背的。
一探出頭,看見張氏,直接就奔過來了。
張氏見蘇潤弄得灰頭土臉,髒兮兮地就要吃飯,一巴掌拍掉他的手:
“去!洗洗再吃!”
“也不怕把髒東西全吃到嘴裏!”
張氏從籃子裏拿出幾塊幹淨的布,遞給蘇潤三人。
又趕他們去河邊擦洗。
而她自己則是從懷裏掏出手帕。
先給蘇行把臉上的塵屑細細擦幹淨,才讓他去河邊。
幾人洗漱完,排排坐在樹下等著開飯。
張氏將一大盆野菜炒雞蛋放在中間,又給他們添上米飯。
最後,還拿出個大大的陶罐打開。
蘇遠河一看就驚呼起來:
“哇!今天居然有雞湯?”
蘇遠河笑出大白牙,樂滋滋的拿肩膀去撞蘇潤:
“潤子,哥還沒幹過這麽舒服的活兒。”
“誰家蓋房子敢天天管肉和精米、精麵啊?!”
還是變著花樣地做?
他在家裏都沒這麽好的待遇!
蘇潤夾塊兒肉過去:
“要是別人肯定不敢這麽管,但這不都自家人嗎?”
張氏在給他們盛湯,一邊點頭附和,一邊心直口快道:
“那菜是我炒的,不喜歡可以少吃。”
“不過雞湯得多喝點!”
“這可是大嫂天不亮就起來做的,煨了兩個時辰,香得很。”
張氏狠起來連自己都拉踩。
蘇遠河嚐了一口湯,好喝到兩眼發光。
他呼哧呼哧就喝了一碗,感慨出聲:
“翠蓮嫂子手藝真好!”
張氏樂嗬嗬地又給添上一碗,交代道:
“大嫂知道你們肯定愛喝,還交代我給大伯、小叔送了些。”
“這裏頭還有一罐,你們下午留著慢慢喝。”
“晚上記得把罐子給我帶回來就行!”
等他們吃完,張氏就提著籃子先走了。
倒是蘇潤他們喝了個肚圓,緩了緩才起來幹活。
蘇遠河鼓出手臂上的肌肉,幹勁十足:
“吃飽了就是好!”
“潤子,看哥今天就把那堆木頭給你全處理好!”
蘇行瞥了眼蘇遠河,沒說話:
到底誰才是潤子親哥?
“行了,幹活吧!”
蘇行勾著蘇潤脖子,就把人帶走了。
張氏不僅給蘇遠河他們送飯。
有時候做些好的,也會送去給蘇安福和蘇興旺家裏。
這一通好吃好喝好招待下來。
三家人都是精力充沛,牛氣衝天。
九月廿七。
蘇遠山、蘇平安先後忙完地裏的活,來幫蘇行他們修木頭。
蘇小叔忙完自家田地,又去幫蘇豐鬆土。
蘇安福也讓大兒媳去幫李氏除草。
人一多,幹起活就快。
沒兩日。
蘇家二代男丁又齊齊湊到了一起。
此時的木頭也全都處理好了。
人一到齊,他們直接開始蓋房子。
蘇遠河、蘇遠川、蘇豐、蘇平安四人抬著木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先根據柱礎石立好柱子。
然後再搭建出房子框架。
水車本來就高大。
所以他們這房子蓋得要比一般人家高不少。
隻是挖河渠,把河水引過來,得過一段時間再說了。
蘇潤負責在河邊和泥。
蘇行和蘇遠河則是把和好的泥塗抹到木架上,變成牆體。
加上冬日還得在裏麵做水車、做石磨。
蘇行他們刻意將泥漿抹得厚厚的,以期望過冬時,裏頭能稍微暖和些。
一眾人忙忙活活。
到了十月初三,小雪的時候。
房子才勉強搭起了三分之一。
蘇遠山皺著眉道:
“這可不行!得再幹快點兒!”
蘇平安的大嗓門也響了起來:
“今年冬天來得早,天也比往年冷。”
“這才剛進十月,河水眼瞅著都快結冰了。”
“大雪前要是沒把房子蓋好,隻怕得等來年!”
一聽這話,第二天,李氏和蘇小叔就紛紛趕來幫忙了。
蘇安福也沒閑著。
他先是讓兩個兒媳去幫著和泥。
又在族裏找了七八個壯小夥兒去幫忙。
雖然是大冬天幹活,但蘇家管飯管肉。
李氏也深諳人情世故。
騰出手來後,帶弟媳張氏挨家感謝。
雖然沒提錢的事,但拿的東西也都不便宜。
蘇家這麽辦事,來幫忙的人,就沒一個有意見的。
隻不過。
村子裏的風言風語。
從蘇潤家開始做生意,就沒斷過。
這次買地蓋房,也不乏有些吃不著葡萄,嫌葡萄酸的人,在村裏到處說閑話:
“喊你去幹活你就真去啊?傻不傻?”
“你就是去城裏,也不少賺啊!難道就差他們家這幾塊肉,這點鹽?”
“誰不知道他們家裏今年發了?”
“你們也不趁機要點工錢,可是他家求著你們幫忙的!”
……
這些事,蘇豐他們忙著幹活,倒真是不知道。
蘇安福倒是聽見了。
但也沒有第一時間處理。
他隻是默默記下了這些挑撥離間的人家。
尤其是族裏說閑話的那幾戶。
就等著磨坊建好後,一起清算:
總眼紅別人家的,不值當他們拉這一把。
無論是蘇氏還是柳林村,要想興盛,就不能留著那些蛀蟲上竄下跳。
免得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
喜歡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請大家收藏:()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