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秋稅

字數:6631   加入書籤

A+A-


    “行,我改改!”蘇行接過板子。
    他們都無心關注孫家的事,隻一心撲在水車上。
    短短一個月。
    那幾塊構建水車框架最重要的木板,就打磨出來了。
    但蘇行還沒動手,就聽正磨石頭的蘇遠河大發感慨:
    “嘖!以前看孫風蘭那股矯情勁兒,我真恨不得一腳把她踹河裏醒醒腦子!”
    “但現在她真落得這麽個下場吧……我倒是有點同情她了!”
    “心裏不知道是啥滋味!”
    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
    蘇遠河看不慣孫風蘭是真。
    背後也說過氣話:希望孫風蘭惡有惡報。
    但眼看著孫風蘭落入虎口,心裏也不得勁。
    人果然是個矛盾體啊!
    蘇平安頭也不抬地幹著活,大大咧咧接話:
    “那也沒辦法,誰讓她爹娘狠心呢?”
    “當年拾竄閨女使勁折騰,現在又不把閨女當人!”
    蘇行手下動作一頓。
    沉默片刻後,他突然試探道:
    “自作自受罷了!”
    “管她孫風蘭嫁給誰,都跟我們沒關係!又不是我們害的!”
    “一家子缺德玩意!”
    說完,蘇行定定地看著蘇潤,小心觀察他的臉色。
    “二哥,你幹嘛用這麽猥瑣又詭異的眼神看著我?”蘇潤被盯得渾身起雞皮疙瘩。
    蘇行臉拉下來,沒好氣地哼了一聲。
    但見蘇潤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模樣,似是完全不在意。
    他終於放心了。
    “過去的就過去了,以後再找個好的!”蘇行拿著木板,敲敲蘇潤手臂,安慰道。
    蘇潤倒是對這方麵沒有太多想法。
    心中無女人,拔劍自然神。
    開磨坊、賺錢、讀書、科舉、做官……他還有很多事要做。
    “緣分到了,人自然就來了,不著急。”蘇潤淡淡道。
    “就是,潤子還怕找不到媳婦?有哥在,哥給你找……”蘇遠河正拍著胸脯,準備牽紅線。
    默不作聲的蘇遠山突然踹過來一腳:
    “少胡咧咧!”
    “你自己都沒媳婦,還給潤子介紹?”
    “你可別謔謔他了!”
    再者說。
    潤子上頭有兩個哥哥。
    再不濟還有他爹和小叔。
    除非倒著輪,不然絕對輪不到蘇遠河這種沒譜的人替蘇潤做媒。
    蘇遠河摔了個屁股墩。
    奈何動腳的是他大哥。
    蘇遠河也隻能忍氣吞聲,自己拍拍屁股坐回去。
    佯裝無事發生地轉移話題:
    “咳咳!”
    “給你們說點正事!”
    “上麵已經派人下來收秋稅了,估計再過兩天就輪到我們村了!”
    “收秋稅?”
    這話果然引起了眾人的注意。
    蘇遠山皺著眉頭問:
    “爹那兒還沒消息,你是怎麽知道的?”
    蘇遠河驕傲的揚起腦袋,自信道:
    “我是誰,我可是十裏八鄉……”
    “別說廢話!”蘇行這個急性子打斷道。
    蘇遠河笑容一滯,怨念的看了眼蘇行。
    看的蘇行想給他一木板。
    “直接說從哪兒聽來的?”
    蘇遠河蔫下來:
    “前兩天,有個鄰村的兄弟來找我,順便提了一嘴。”
    “他們村剛交完稅糧……”
    大炎王朝實行兩稅法。
    夏稅自五月半起征,七月底或八月初納畢。
    秋稅自九月初起征,十二月半納畢。
    北方一般春種粟米,秋種麥子。
    因著產量普遍不高。
    所以夏稅每畝收一鬥麥、秋稅每畝收兩鬥粟。
    秋稅除了田稅,還得交丁稅。
    男子年滿二十,每年征丁稅一錢,直到六十歲為止。
    若是沒錢交稅,就要從軍入伍來抵。
    而邊境連年戰事,最缺的就是兵丁了。
    上了戰場,九死一生。
    “孫風蘭這麽快就被嫁出去,八成也有孫家交不起稅的原因。”
    “不過總比唯一的兒子上戰場送命強!”蘇遠河巴拉巴拉的說著。
    蘇遠河可是一棵交際草。
    隻要他在,十村八店的風吹草動都瞞不過他。
    所以眾人也沒懷疑什麽。
    蘇潤家有十二畝地。
    這次要交兩石四鬥粟米,還有兩錢銀子的丁稅。
    蘇遠河家田稅雖然少點,但成年男丁足有三個。
    每年光是丁稅就要不少錢。
    得了蘇遠河的提醒。
    三家當日就回家,將稅糧分出來,裝好。
    果不其然。
    小寒剛過,小吏就到村子裏,給蘇安福傳話。
    過幾日輪到柳林村交稅!
    蘇安福當即組織村人做準備。
    三九天的時候。
    小吏冒著風雪來收稅。
    村口一敲鑼。
    村人紛紛挑著糧食,揣著銀子,從家門口出來,排著隊交稅。
    蘇豐和蘇行兩人挑著擔子。
    蘇潤扛了一個麻袋。
    李氏幫著提了十多斤粟米,又拿著兩串銅錢,一起去了村口。
    村口的草棚中。
    蘇安福拄著拐杖,站在一個小吏旁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說,小吏動筆記錄。
    旁邊一排衙差或維持秩序、或檢查稅糧的、或收丁錢……各司其職。
    有衙差在,村裏沒一個敢鬧事的。
    很快。
    就輪到了蘇潤家。
    蘇安福介紹蘇潤家的情況,並做身份證明。
    小吏對著戶籍做比對。
    “……柳林村蘇豐,年二十七,家中共……”
    核實身份無誤後,蘇豐三兄弟將糧食挑到官鬥前,開始倒粟米。
    官鬥是官府統一製作的,十鬥等於一石。
    蘇潤他們的糧食倒下去後,還差半鬥。
    李氏交完丁錢過來,見狀,熟練地打開手裏的麻袋,將糧食倒下去。
    直到官鬥填滿,這才作罷。
    老話說,三九四九冰上走。
    交完秋稅,柳林河也徹底凍上了。
    蘇行他們白日就待在磨坊的小屋子裏幹活。
    做水車零件、磨石磨……
    七兄弟說說笑笑,也幹得高興。
    雖說‘大寒小寒,準備過年’。
    但今年立春反而跑到了春節之前。
    一年之計在於春。
    立春被視為新一年的開始。
    所謂一元複始,萬象更新。
    對於大炎王朝來說,立春可是大節日。
    這一天,上到皇帝,下到平民,都會慶祝一番。
    皇帝要祭祀、春耕、祈福。
    百姓們也各有活動。
    剛過完大寒。
    蘇豐七兄弟全停下手裏的活,齊齊被蘇安福叫走,去幫忙做春牛。
    柳林村素有打春牛的習俗。
    每年這時候,蘇安福就開始組織村人忙活。
    春牛不是隨便做出個牛的形狀就可以。
    它是很講究的。
    牛身長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
    牛尾長一尺二寸,象征一年十二個月。
    四蹄象征四季。
    柳條象征春天。
    柳條鞭子又長二尺四寸,代表二十四個節氣。
    牛肚子裏麵還得塞上五穀雜糧。
    除了村子,村人也各自忙活著慶祝。
    李氏新買了‘春風得意’的年畫貼在門口,又拿著剪刀剪春燕、柳條。
    雖然做得不多,但要的就是個氣氛。
    張氏手巧。
    她用布做了兩個小小的春雞,縫在了蘇大寶和蘇二寶的帽子上。
    這可把蘇大寶和蘇二寶樂得不行。
    兩人天天冒著嚴寒出門。
    就為了向玩伴們炫耀頭頂的‘春雞’。
    喜歡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請大家收藏:()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