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王之善與
字數:4334 加入書籤
縣試的號舍是一排一排的,連成一個個長巷。
雖說每排的號舍數量不等,但都是坐北朝南。
每個長巷的入口,會擺放一個水缸,以供考生使用。
同時,一旦考場著火,可隨時取水救火。
而長巷的盡頭則會有一個廁所。
臨近廁所的號舍就是‘臭’名遠揚的底號,又叫屎號。
號舍雖然覺得大家都知道,但是龍龍就是很想把圖片分享給你們)
蘇潤的號舍是玄字七號。
他循著指引找到位置。
號舍三麵都是磚牆,上麵是頂棚,前麵是過道。
號舍裏:
灰白色的磚瓦透著森冷,兩道磚托一高一低,托著兩塊號板。
號板可以與磚托組合,變成一套桌椅或者是一張床。
蘇潤收起板子進去,四下打量一遍。
見除了灰塵外,隻有一些亂爬的小可愛外,心滿意足:
“運氣不錯,是個老號!”
他拿到座位號的時候,心就定了一半。
畢竟,這麽靠前的位置,肯定不可能是底號。
但除此之外,他還擔心遇到小號。
施工者偷工減料,私自縮小號舍尺寸,這種號舍就是小號。
蘇潤將抹布拿出,小心地放好考籃,又脫下一層外袍罩住,免得裏頭的試卷染了髒汙,被判斷為‘斬卷’,而後作廢。
把號舍打掃幹淨,蘇潤將抹布隨手往地上一扔,然後開始脫衣服。
脫幾件蓋腿上。
再脫幾件披在肩膀上,將袖子在咽喉下打個結,簡易的披風就這麽做好了,能保暖些,也不會影響寫字。
雖然還是冷得額頭發寒。
但聽著隔壁學子不斷傳出的冷嘶聲。
或者周邊時不時響起的噴嚏聲。
不用想,就知道會有人冷到發顫的蘇潤,覺得自己還是很幸福的:
“還是得穿厚點!不然字寫出來都是歪的!”
畢竟穿多了可以脫,穿少了就隻能硬扛了!
天還沒亮,不到考試時間,蘇潤將筆墨紙硯和試卷擺好後,一邊磨墨,一邊裹著披風默默背書。
不知過了多久。
伴隨著龍門關閉的動靜,考場中先後響起了衛先提示準備開考和下發考題的聲音。
蘇潤虎軀一震,精神瞬間亢奮起來:
“總算是來了!”
養兵千日,用在一時!
是騾子是馬,現在就要拉出來遛遛了!
縣試共考兩場,都不過夜。
第一場考四書文兩篇,五言六韻詩一首。
第一道考題就是四書文。
衙差拿著牌燈,巡行場內,將手中的考題貼板,巡回展示。
腳步聲走走停停,很快停在了玄字七號。
蘇潤抬眼,隻見其上隻有四個大字:
【王之善與】
蘇潤看了一眼,立刻就將題目抄在了草稿紙上,一手漂亮的小楷,看得人賞心悅目。
衙役甚至沒等蘇潤寫完,停了兩息,就直奔下一個號舍。
蘇潤念叨著“王之善與”,一邊快速鎖定這四個字的出處。
很快,蘇潤兩眼一亮:
王之善與,出自《孟子·滕文公下》。
全句是孟子謂戴不勝曰:“子欲子之王之善與?”
就是問:你希望你的君王行善舉嗎?
至於破題的方向,就是後麵那句:有楚大夫於此,欲其子之齊語也,則使齊人傅諸,使楚人傅諸?”曰:“使齊人傅之。”
大意就是:這裏有位楚國的大臣,希望他兒子會說齊國話。那麽,找齊國人來教呢,還是找楚國人來教?”回答:“找齊國人來教。”
孟子通過‘學齊國人語言應該找齊國人來教,而不是找楚國人來教。’這一個小問題,由小及大,講述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不過蘇潤知道,若是僅僅討論環境對人的影響,雖然沒有偏離題目,但卻不能足以出彩。
他認為,這題真正的破題方向應該是:
親賢臣,遠小人,此大炎可以興隆也!
從書山題海中鍛煉出來的蘇潤,早就形成了自己的解題步驟:
找出處、解題意、明論點。
如今前三項都已經完成,加下來就是解釋結論,然後理論聯係實際,引經據典作闡述。
至於邏輯清晰,文辭優美等,更是不用說,這都是最基本的東西。
找到了方向,蘇潤立刻就開始在草稿紙上動筆了:
聖人之言,非獨論學語,實論治國。君王之側,賢士如林,則國治民安;反之,則國亂民怨。今之君王,欲治國平天下,必先正其身,而正身之要,在於賢臣之輔佐。古之賢臣,莫過於漢武鄉侯諸葛孔明……
雖然親賢遠佞是主要方向。
但科舉取仕,那選拔的官員一定是為皇帝服務,維護皇權的。
固然有魏征等直言進諫的諍臣,但不是每個皇帝都是二鳳。
玉泉縣令也不可能敢鼓動學子當魏征,去挑皇帝的刺兒。
所以如果全圍繞勸說皇帝來寫,可能不得上意。
所以,蘇潤引經據典的對象就是曆史上最完美的臣子之一:諸葛武侯。
不是都說嗎?
當皇帝,希望臣子是武侯這樣的;當官,希望同僚是武侯這樣的;交朋友,希望朋友是武侯這樣的;就算是做個平頭百姓,也希望上頭是武侯這樣的人物!
蘇潤這篇文章,勸皇帝親近賢臣在前。
表達希望成為武侯這樣的賢臣,去輔佐皇帝,安定國家在中。
末了,再拍拍馬屁,表示陛下雄才大略,施行仁政於天下,自己感恩戴德,不用皇帝來親近自己,自己會努力成為賢臣,然後去親近他。
就這樣,洋洋灑灑一篇文章就完成了。
不過因著縣考對考卷字數有規定,不能超過七百字。
所以蘇潤打完草稿後,又潤色精簡了一番。
修改完後,蘇潤看著半幹的墨跡,可別提多滿意了:
“嘖!還有誰?!”
喜歡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請大家收藏:()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