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字數:5239   加入書籤

A+A-


    蘇潤六人來的時候,衛先還沒起床。
    從城外出現流民那日起,衛先就宿在了縣衙裏。
    昨晚也是忙公務直到深夜,剛睡下兩個時辰。
    但聽衙役來報,說蘇潤六人呈上了治災之法,衛先這個年過半百的小老頭瞬間清醒了。
    他直挺挺坐起來。
    隻穿了鞋,披著衣服就往外奔,什麽儀態、官威都不要了:
    “快!有什麽救災良策,快給本官看看!”
    城外數以千計的流民就是像懸在衛先頭頂的一把刀,說不準什麽時候就要落下來。
    他連連上奏青陽府求援,但都無果。
    隻等來了陸平“安穩地方,全力賑災”八個字。
    可如何賑災?怎麽安穩地方?卻是一句話都沒有。
    尤其常平倉和義倉空了,官府又有錢也買不到糧食,隻能靠著社倉和城內外百姓捐獻糧食賑災後,他更是夜夜難眠。
    衛先生怕那些流民因為無糧可食而窮途末路、聚眾造反。
    屆時,會給整個玉泉縣都帶來滅頂之災。
    短短幾日,他鬢角全白了。
    “大人,這是學生等根據這幾日賑災心得,連夜編寫出的治災救民書,還請大人過目。”蘇潤上前將一遝指節厚的,還未來得及裝訂的紙張遞過去。
    這是他們六人商量出來救災安民之法後,各自主筆一部分,然後放在了一起。
    畢竟這治災救民書包含治安、賑濟、防疫、安置等多方麵。
    要是真就一個人寫,一晚上哪裏寫得出來?
    司彥和徐鼎也上前一步,將兩摞厚厚的紙張送上:
    “此乃學生等從不同流民處了解到的,可為佐證。”
    這兩摞記載了六人在崗位上的所見所聞以及諸多流民的口述。
    治災救民書是實策。
    而他們這幾日從百姓那裏調查到的實情、以及百姓的期盼,卻是支撐他們實策的事實依據。
    衛先抬眼,見蘇潤他們臉色泛白,眼下烏青,眼裏全是紅血絲,料想整夜未眠。
    又垂目看到這麽多寫滿了字的紙,亦心下動容:
    都說在其位謀其政。
    然大災當前,此六子區區書生,能先投身縣衙,再全力賑災,最後還能拿出這些東西。
    光憑這幾日的所作所為,不知能甩開大炎多少屍位素餐的官吏!
    衛先感慨不已: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啊!”
    衛先也不需要蘇潤等人費心回應。
    感慨完,就讓蘇潤他們坐下休息,還讓人照自己的飯食給蘇潤他們備了早飯。
    城內官倉也空了。
    就算是縣令的早飯,也不過是包子饅頭而已。
    蘇潤就著茶水啃完包子,衛先還在翻閱,隻是神色之間頗為激動。
    眾人喝著茶水,硬撐著眼皮等,哈欠連天。
    梁玉甚至困到連包子都沒心思吃完。
    啃到一半,就把包子環在手臂裏睡著了。
    張世本想把梁玉喊起來。
    但手剛伸出去,就被梁玉一並當成了枕頭。
    困倦和疲憊順著手臂衝上張世腦門。
    他腦袋晃了兩晃,而後就跟吃了迷藥一樣,腦袋跟梁玉的頭砸到一起,同會周公了。
    緊跟著葉卓然也受到了感染。
    其餘三人有心喊喊。
    但一來他們自顧不暇,如今隻能勉強撐住自己不睡;
    二來他們跟梁玉三人對坐,不動還好,一動反而容易引起衛先注意。
    三來,他們得儲存力氣,等著應對衛先稍後可能會問的問題。
    指望對麵三個睡神回答問題……
    算了,就算睡醒了,腦子也不好使。
    他們還是靠自己吧!
    衛先看得專注,無心管下方眾人。
    或者說就算是衛先看到了,也隻會感慨他們辛苦一夜,不可能怪罪。
    如此,就形成了一幅詭異的畫麵:
    上首的衛先生看得紅光滿麵,仿佛年輕了好幾歲;
    而下首兩列。
    一列全軍覆沒,睡的不省人事;
    另一列,看起來人在椅上坐,但實際上魂在天外飛。
    衛先看完實策,又匆匆翻了翻蘇潤等人這些日子的記錄。
    這些太多,仔細看肯定是不可能的,但快速翻閱一遍,留個印象倒是很容易。
    衛先原本還有一些疑惑,但也在這些記錄中明悟了。
    待看完最後一份記錄,衛先重重一拍桌案:
    “好!!!”
    “有此物,疫情不日可解!”
    受此驚嚇,蘇潤、司彥、徐鼎瞬間回神,就是被嚇了一激靈。
    但對麵三個反應就大多了:
    葉卓然掉凳。
    張世瞬間彈起來。
    梁玉更是如受驚的馬兒一樣,驚慌的左看右看,還下意識道:
    “什麽事?什麽事?災民又沒飯吃了?!”
    衛先看得好笑,但也心酸。
    “行了,你們連日也辛苦了,今日就回去好好休息一天吧!”
    “這些救災之法,本官職權範圍之內,今日就會安排下去。”
    “本官稍後便書信一封,將你們這些東西全都呈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待他日災禍平定,朝廷定有封賞!”
    編製流民名冊、利用流民治理流民、互保連坐保證治安等等他今日就可以做。
    以工代賑、以工代役、分類賑濟、安置流民點等,陸知府也許能幹。
    但寬刑、官府統一借貸,甚至更改倉儲製度、免除徭役、允許商人將米糧跨地區販賣……
    這些別說他們,連孔巡撫都不敢做。
    這都得聽京城那位的。
    尤其這裏頭還有百姓反應了青雲府,從府城、到縣城,倉廩全是空的,一粒米都沒有的大貪之事。
    更不是他能摻和的。
    他能做的,也就是幫蘇潤等人將這東西遞交上級,而後幫他們請功。
    “多謝衛大人!”幾人強撐精神,作揖行禮,而後遊魂似得回去了。
    至於封賞?
    有就有,沒有也無所謂,趕緊把各處秩序恢複正常才是真的,這麽一折騰,誰的日子都過不安生。
    衛先說幹就幹,蘇潤他們人還沒到學堂,衛先的信使就帶著東西出城往青陽府去了。
    玉泉縣外也忙活起來:
    “青雲府千雲縣的人來這邊排隊!”
    “你們原先是做什麽的?除了種地還會幹什麽?家裏有什麽人?”
    “你是村長?那你從現在開始,協助官府管理好村人,不準鬧事,否則連坐!”
    “投親是嗎?那不用登記,領了錢糧,跟人結伴去找親人吧!”
    ……
    短短幾日功夫,玉泉縣外的流民全都管理的井井有條。
    甚至已經開始協助官府開墾農田和收豆子。
    有活幹,他們也不慌了,滿眼都是對未來的希望。
    且豆子收獲,官府直接從百姓手裏買糧食,也能穩一段時間。
    衛先心頭大患解除了大半,隻等著官府賑濟錢、糧到位,按照上峰意思賑災。
    喜歡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請大家收藏:()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