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太子放水,那能叫放水嗎?

字數:5395   加入書籤

A+A-


    消息報到趙叡處,徐飛擔憂地道:
    “暴民不知天家恩澤,臣以為當命周指揮使派兵平亂。”
    “殿下留於此處,實在不安全,不若先回青泉府?”
    趙叡沉思片刻,最後點了頭。
    他在這裏,有些人反而不敢動手,回去也好。
    打發走徐飛,趙叡召來冷雲和謝天恩:
    “有人狗急跳牆了,暴民之事應有內情,命柳玉成暗中去查。”
    “謝天恩,你繼續留在此處打掩護,本宮會讓陸平與周冀配合你!”
    “冷雲,你命人通知宋侍郎也收手,讓他……”
    趙叡頓了頓,繼續道:“讓他開院試,好讓百姓、官吏把注意力都往別處看看!”
    一味地盯著決堤和賑災,下頭也就效仿。
    大浪淘沙雖然好,但魚龍混雜,有時也會有奇效。
    宋修齊收到消息,即刻開始準備院試。
    院試一般由皇帝任命學政,前往各地主考,三年兩次,都在八月舉行。
    按照慣例,學政會在省城主考附近府、縣學子。
    其餘各府則是依次分期案臨考試。
    但今年,清河省城青雲城被淹沒,城牆都沒修好。
    青泉城又是太子暫居之處,不宜作為考區。
    因此,宋修齊便將第一個考區定在了青陽府。
    反正七個府城七個考區,就算挨個輪一遍,也得半年時間。
    無非就是把青雲、青泉往後排排而已。
    問題不大!
    但當宋修齊定下八月廿八,於青陽府舉行院試時,他立刻就明白了太子未言明之語。
    當即,一份考卷就在心中浮現出來!
    開玩笑!
    江山早晚都是要太子這個儲君坐的。
    太子放水,那能叫放水嗎?
    那叫惜才!
    得益於太子親自賑災,玉泉縣外的流民一個月就安置好了。
    縣衙人手足夠,用不著蘇潤他們,衛先就讓他們回去讀書了。
    隻是臨走前,衛先悄悄將太子賞賜的銀子暗中轉交給了他們。
    又按照陸平的叮囑,交代道:
    “殿下此舉另有深意,你等萬不可誤會上意。”
    “你們近日所作所為深得民心,難保有些人眼紅。”
    “若是這關頭在傳出殿下賞賜之事,隻怕有害無益。”
    “文章千古事,為官之人當以科舉取士為正途,不應執念於旁門左道!”
    衛先嘮嘮叨叨,生怕這群毛沒長齊的孩子胡思亂想,耽誤了自己的前途。
    但這個蘇潤可有經驗了。
    他當即就表示理解太子苦心,會回去好好讀書,來日報效家國雲雲。
    直把衛先這個小老頭忽悠得喜眉笑眼。
    其餘人也有樣學樣,給衛先灌了好大一壺迷魂湯。
    一月未潛心鑽研,眾人便結伴回學堂,欲卷生卷死的念書。
    但這卻遭到了程介堅決反對。
    見自己學生短短一月就瘦了好幾圈,程介是很心疼,說什麽都不讓他們回學堂卷。
    甚至親自動手,將他們的書箱提走,鎖在了自己屋中:
    “你們從今日起,全都回家休息,不準來學堂,更不準看書!”
    “好好睡幾日,養養精神,待下月初,再回來不遲!”
    程介不止鎖了書箱。
    他把原本就住在學堂裏的司彥叫進來後。
    當著外頭蘇潤五人的麵,把門給關上了: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
    “回去休息,不然為師就把你們幾個不惜命的學生逐出師門!”
    看程介連嚇唬都用上了,蘇潤幾人也就順勢回家了。
    連著忙碌一個多月,確實累了。
    柳林村已經恢複了災前的和樂與安寧。
    蘇安福解除了禁令。
    村裏偶爾還能看到零星幾個路過的流民上門求施舍。
    村人也給些吃食,再把人往流民安置點指引。
    蘇潤回到家中,將太子賞賜的三百兩銀子交給李氏。
    又叮囑家裏人保密之後,倒頭就睡,直睡了一天一夜。
    張世等人也是一樣。
    但不招人妒是庸才。
    即便眾人刻意低調,衛先的話還是應驗了。
    有些陰溝裏的耗子見他們出盡風頭,心有不忿,開始在暗處行動。
    不敢直接對付蘇潤,便將目標放在了其餘的軟柿子身上。
    七月的最後一日。
    上午。
    青陽府八月院試的消息傳到了玉泉縣。
    此時,距離眾人距離卸下縣衙職務,回家休息,才過了四天。
    聽到消息後,梁玉如遭雷劈,生不如死。
    他一路小跑著去找他爹,人未到,聲先至:
    “爹爹——出事了!”
    “院試居然沒有取消!”
    “完了!兒已經一月沒碰書本了!這可如何是好?!”
    梁玉慌得團團轉,腦子裏盡是歪門邪道:
    “爹爹!你快幫兒去給列祖列宗磕頭!”
    “請祖宗們在地下努努力!無論如何再幫兒一次!”
    “娘呢?娘在哪兒?”
    “快讓娘去城外寺廟幫玉求個上上簽回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不對不對!”
    “文昌帝君是道家的神明,快備車,玉這就去道觀求文昌帝君!”
    梁玉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般。
    別人不知道,他還不知道自己的水平嗎?
    以前天天讀書習字,都還是吊車尾。
    現在?
    隻怕先前學的東西全都忘了!
    還是梁父育兒有方,道行高深。
    他先是答應了梁玉所有無厘頭要求,又道:
    “吾兒心善,此次為流民盡心竭力,神明在上,自會保佑吾兒順利通過院試!”
    在梁父的安撫下,梁玉果然消停下來。
    隻是念念叨叨要讀書,要見蘇潤,要找夫子。
    還把司彥、徐鼎、張世和葉卓然挨個念叨了一遍。
    梁父自是不會拒絕自己的寶貝兒子。
    他當即開始安排:
    “六順,你速去將此消息報給重安、昌永。”
    “再去城外將子淵和卓然接來學堂。”
    “八方,你陪著少爺去學堂找程夫子,讓少爺與德明一起讀書習字!”
    而後,這才慈祥的對兒子道:
    “璨之,你稍後去學堂,跟夫子說,青陽府什麽都有,隨時都能過去。”
    “筆墨紙硯、號籃、衣服等物,包括路上的護衛,爹爹都會準備好。”
    “能盡快出發,就盡快出發!”
    院試在即,又是在府城考試。
    別看現在是他兒子著急,但其餘幾人聽到消息肯定也坐不住。
    別說等到明天,隻怕連晌午都等不到。
    還不如他直接派人把孩子們都接去學堂,讓他們商量商量什麽時候出發去府城,如何溫習功課。
    也免得自己兒子六神無主的。
    喜歡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請大家收藏:()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