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你不仁,就不能怪我不義了

字數:5841   加入書籤

A+A-


    沒有惡意?
    不說這話還好,一說蘇行就炸毛了:
    “都裝惡鬼索命了,還敢說沒有惡意?”
    蘇行得理不饒人,不管三七二十一,突突突就是一頓亂轟:
    “你們餓了,就來嚇唬我們?”
    “那我方才往裏頭扔的不是吃食?”
    “你們拿了還不行,吃著包裏的,還惦記我們車上的!過分了吧?”
    “我欠你們的?”
    “燒你們屋子,你們知道讓我手下留情。”
    “那我們好端端地什麽壞事沒幹,就要被敲詐勒索,又算什麽?”
    “算活該嗎?”
    “你們弱,你們就有理?”
    “怎麽著?我是不是還得把你們供起來啊?!”
    蘇行叭叭的,一頓輸出把這幾個流民說得啞口無言,隻得麵麵相覷。
    他不是沒給機會,是這些人不知道珍惜啊!
    梁玉本還覺得這些人可憐。
    但這麽一聽,梁玉覺得自己也挺可憐的:
    白日趕路辛苦勞累不提。
    好不容易堅持到晚上。
    都淪落到在荒郊野外睡覺了,還得平白無故被人嚇得心肝顫抖。
    “玉也很是無辜呢!”梁玉皺著眉歎氣。
    “前麵就是青陽府,你們去了自有活路,何必在這裏鬧事?”蘇潤沉聲問話,但眸中卻閃著冷光。
    人活一世,誰都不容易。
    遇到了幫一把,這是應該的。
    但自己主動幫和被人忽悠著騙,意義則完全不同。
    不說青陽府治災有效,廣納流民。
    單提這些流民可憐,難道就能道德綁架別人嗎?
    他們手頭寬裕,能挪出吃食。
    可若是遇到那些食不飽腹的呢?
    難不成就得糊裏糊塗被人騙走幹糧?
    聞言,這幾名流民支支吾吾說不出話來,似是有什麽難言之隱。
    就在此時。
    前方塌了一半的破祠堂裏,突然傳出一陣怪異的動靜。
    蘇潤擔心蘇行安全,立刻帶人進去。
    蘇行倒是膽子大,居然敢舉著火把往前查探。
    隻見祠堂東側,供桌旁的雜物堆裏,突然冒出了七八個人。
    還多是些老弱婦孺!
    有時候,祠堂會連接一個後庫,主要用於存放祭祀用品、族譜等。
    蘇潤觀察了一番祠堂布局後,就猜出:
    這些流民將祠堂後庫的門,用雜木、幹草等物堵上,然後藏在後庫裏。
    正好祠堂外頭塌了不少,一般人就算過夜,也不敢往裏進。
    難怪他們沒發現裏頭躲了人。
    隻見一老者對蘇潤等人拱了拱手:
    “還請諸位勿怪!聽老朽細言。”
    見這人一出現,連破屋外的流民,都全進來,站到了他身後。
    眾蘇潤等人都知道,這老者肯定是流民頭頭。
    蘇潤目光盯在老者身上:
    這老者雖然看起來髒兮兮的,但言行舉止卻很有禮數。
    尤其是通身的氣度。
    站在流民中,格外與眾不同。
    倒像是掌權者一般。
    而這老者不是別人,正是消失月餘的青雲知府藺英才。
    藏身在流民之中的他,怕被人認出來。
    出來前,特意將完全花白又亂糟糟的頭發,又往下扒拉扒拉。
    直遮住大半張臉,甚至連一隻眼睛都擋住了。
    隻是為官多載,畢竟與平頭百姓不同。
    身上的氣質,依舊出賣了他。
    但藺英才尚不知自己已經引人懷疑,還條理清晰地解釋著:
    “我等本是青雲府百姓。”
    “當日,官府發放賑災糧,我們按要求去領糧食。”
    “不料官府卻突然動刀,圍殺我們。”
    “還汙蔑我等是暴民,要拿下問罪。”
    “我等不得已反抗,過程中百姓死傷無數,但也無意打死了幾個小吏。”
    “青雲府廣發通緝令,我們又沒有路引,隻能流浪到此,借助破屋藏身。”
    “打死了小吏,我們怕被官府抓回去殺了,所以才裝神弄鬼。”
    “一來驅趕路人,獨占此地,二來想趁機騙點吃的,得罪各位,萬望海涵。”
    其實藺英才知道,所謂的誣良為暴。
    隻是他原先頭頂上的那位,想先太子一步找到他,而故意搞出的事情罷了。
    他當年與上頭同流合汙,貪墨了修築堤壩的銀子。
    如今東窗事發,有人想棄車保帥,將他滅口。
    藺英才對此也早有預料。
    所以,清河堤壩一崩潰,他就帶著家眷跑了。
    隻可惜,有人緊追不舍,他依舊是弄得家破人亡。
    想到這裏,藺英才長聲歎息!
    蘇潤倒是沒把眼前人往青雲知府身上猜。
    那距離他太遙遠了。
    隻是蘇潤打眼一看,見裏頭足有一、二十人,也明白了:
    這麽多人,吃了上頓沒下頓。
    先前那兩包吃食,隻怕都不夠他們吃一天。
    估計是見他們押的貨多,想幹票大的,所以才‘得寸進尺’。
    卻沒想到,會遇上蘇行這個不按常理出牌的。
    偷雞不成反噬一把米,反而暴露了行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思及他們也是冤枉,蘇潤便給指了條明路:
    “青陽同知蕭大人,乃是一正直有為的好官。”
    “你們若是蒙冤,自可去請蕭大人做主。”
    “且如今太子殿下親臨清河省,想必不會讓百姓無辜受難。”
    就是因為蕭正正直,得罪了很多人。
    所以,前些年才一直在七品縣令的官職上平調。
    梁玉也幫腔道:
    “對!蕭大人人如其名,一身正氣!你們大可放心去求蕭大人伸冤!”
    聞言,藺英才左右為難:
    蕭正也是在他手下做過縣令的,的確剛正不阿,能為民做主。
    但他不是被冤的平民啊!
    若是去求援,無異於自投羅網!
    貪了錢糧,導致水漫青雲府,太子定然不會放過他!
    但若不去……
    他已經在這裏躲了好幾日。
    既然已經被這群人發現了蹤跡。
    料想用不了多久,殺他滅口的人一定會追來。
    到時候,等著他的,一樣是死!
    究竟該何去何從?
    此時的藺英才,悔不當初。
    見對麵之人猶豫不決,蘇潤也懶得管那些彎彎繞繞,轉身就走了。
    好言難勸該死的鬼。
    反正他路已經指出來了,剩下的就看他們自己的。
    “二哥,我們走吧!”
    “折騰一晚上,早出發早了。”
    “等到了青陽府再休息!”
    眾人再度踏上征程。
    隻是蘇行發完脾氣,又見這些流民著實可憐。
    臨走前,又多給他們留了些吃的。
    引的不少人追問蘇行姓名要給他立長生牌位,被蘇行拒絕。
    而藺英才苦想一整晚。
    走投無路的他,還是決定如蘇潤所言,去找蕭正。
    若能罪減一等,也許九族可保。
    “大人,你不仁,就不能怪我不義了!”
    藺英才寫了份血書,找手下一流民送往青陽府。
    奈何等這流民徒步八九日走到青陽府時,蕭正已經入了考院。
    喜歡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請大家收藏:()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