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何處望鄉涯

字數:4731   加入書籤

A+A-


    蘇潤一動,眾人的目光全都投了過來。
    連梁玉五人都滿懷期待。
    蘇潤腦袋快速運轉,在腦海中有限的幾首詩詞中挑揀。
    但他目光隨意一瞥,正見宋修齊身後,金色秋菊正沐浴著陽光,張揚而熱烈的盛放。
    美如畫,秀如詩。
    當下,一首貼合情境與心緒的五言律詩,便浮上了心頭。
    “那學生就拋磚引玉了!”
    蘇潤對著上首淺淺一揖,而後不緊不慢地吟道:
    “九日:
    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對故園花。
    野曠雲連樹,天寒雁聚沙。
    登臨無限意,何處望鄉涯。”
    這首詩本是明代詩人文森所作,末句原為‘何處望京華’。
    但蘇潤不想京城想家鄉,便將‘京華’改成了‘鄉涯’。
    說來。
    明日就是蘇潤來大炎後,過的第三個重陽節了。
    前年重陽節。
    他跟著家裏幾個哥哥爬山、采茱萸。
    蘇遠河給他插了滿腦袋的茱萸,說要保佑他辟邪去災,被蘇行好生嫌棄了一番。
    去年重陽節,他雖然忙著讀書。
    但大嫂做了好吃的重陽糕,二嫂給他縫製了個裝滿幹菊花和茱萸的香囊。
    大伯還把他們都叫到家裏吃了頓團圓飯。
    但今年……
    “唉~回不去了!”蘇潤思親之情油然而發,語氣落寞地感慨道。
    詩以傳情。
    蘇潤吟罷,勾起了不少人的思鄉之情。
    連宋修齊都想著京中的妻兒老小,精神恍惚了一瞬。
    待回過神來,他已經讚出了聲:
    “這詩作得不錯!”
    “這‘野曠雲連樹’,應是借用了前朝詩人孟浩然《宿建德江》中的名句‘野曠天低樹’吧?”
    蘇潤笑笑:“宋大人學識淵博,確是如此!”
    天下文章一大抄。
    但文人的東西嘛,抄也不能叫抄。
    那叫借鑒!
    宋修齊話落,蕭正和鍾文也先後讚了兩句。
    葛興被詩詞感染,笑著誇道:
    “不愧是我們青陽府的小三元,這麽短的時間內,便能作出如此上佳詩文,在下佩服!”
    原本還有學子不服氣。
    但聽完詩後,那點見光死的心思,也就歇了。
    “謬讚,獻醜而已!”
    蘇潤淡淡一笑,坐了回去。
    雖然踩在巨人的肩膀上,本就是他的優勢。
    但背別人的詩詞,贏得讚譽,他並不覺得驕傲。
    蘇潤這副不驕不躁的從容模樣,落入眾人眼中,便成了?深藏不露。
    宋修齊滿意的點頭:
    腹有錦繡而虛懷若穀,可貴!當真可貴!
    蘇潤嘴上說著拋磚引玉。
    但後麵,其餘人作的詩,卻無一不在《九日》的光輝下,顯得暗淡無色?,乏善可陳。
    梁玉倒是沒管那麽多。
    見幾位同窗好友都想家了,梁玉大方地把自己爹爹拿出來分享:
    “五柳先生有雜詩曰: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玉與你們同生共死,早已視你們如親兄弟,玉的爹爹也就相當於你們爹爹。”
    想到一直以來,梁父的關照,梁玉的真誠,眾人心裏也暖暖的。
    蘇潤正要出言。
    卻聽梁玉沒心沒肺,大大咧咧道:
    “明日玉讓爹爹陪你們賞菊登高放紙鳶,必定不會讓你們寂寞!”
    “咳!咳咳!”司彥一口茶水嗆在嗓子裏。
    蘇潤默默咽回想說的話,隻拍拍梁玉的肩膀,出言感慨:
    “你可真是你爹的好大兒!”真會給梁伯父安排活計!
    賞菊登高還好說。
    但是讓一把年紀的梁伯父,陪他們一群大小夥子去……放紙鳶?
    嘶~畫麵太美不敢想象!
    張世也無語道:
    “璨之,世自八歲後,便不放紙鳶了!”
    “璨之的心意彥領了,但若無事,明日還是在書房溫書吧!”司彥嗓子稍有些沙啞,但還是給梁玉指了一條明路。
    蘇潤點頭附和:“德明說的是。”
    “學業不能懈怠,正巧幾位大人給了不少孤本。”
    “入府學前,我們便將這些讀完,再把四書五經好生溫習一番吧!”
    他們院試被取中,不日就要回轉家鄉。
    到時候肯定各家都要慶祝一番,每個人都忙的很,不可能抽出時間一起學習。
    但距離府學入學還有四十天,自然不能浪費。
    眾人三言兩句決定了接下來內卷的方向。
    而後才開始應付一波波套近乎的學子,又上前給宋修齊等人敬酒。
    蘇潤怕自己喝醉了撒酒瘋,悄悄將酒倒進了袖子裏。
    後麵更是趴在醉暈過去的葉卓然身邊,裝醉,誰來喊都不應。
    司彥有樣學樣。
    張世見狀,趁機告退。
    宋修齊和蕭正雖然發現了蘇潤這小九九,但也沒點破。
    反而借機脫身,回去處理公務。
    隻餘下一眾新晉秀才們自顧自狂歡。
    六人順利脫身,剛到梁府,就遇上了腳步匆匆,準備出門的蘇行和梁父。
    梁父好友確實上了心思。
    昨日才答應幫蘇家找宅院,今日就有消息,來報信了。
    看到蘇潤,蘇行順手就把他也帶上了:
    “走,一起去看宅子!”
    那宅子就在梁府前頭的巷子裏,步行過去即可。
    梁父路上就把情況大概說明了:
    “潤子也是秀才了,按律例可以購買奴仆。”
    “那宅子三進三出,前有倒座,後有罩房。”
    “東西廂房足有六間,你們一家七口再置上些仆役,輕輕鬆鬆就能住下。”
    “哪怕家裏來了長輩、兄弟,或者將來添丁,也沒問題。”
    “此外,還帶了廚房、書房和馬廄,另有個小花園。”
    說著,他們就到了地方:
    “就是這裏!”
    喜歡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請大家收藏:()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