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青陽府學
字數:4278 加入書籤
六人拎著拜師禮進入府學,緊跟著就被帶到了半圓形,上架小橋的泮池前等候。
蘇潤本以為自己來得夠早了。
不成想,沒有最早,隻有更早。
那裏已經有五人在等著了。
此次有資格入府學的學子共有十三人,加上蘇潤六個,就隻差兩人了。
葛興看到蘇潤六人過來,熱情的湊上去打招呼:
“幾位兄台,我們在天然居見過的,可還記得在下?”
那日院試發榜,葛興正是圍堵玉泉六子的人之一,還是第一個上前搭話的。
蘇潤六人自是有印象。
“葛兄。”六人齊齊作揖。
有葛興帶頭,其餘人也很快加入。
雖然也有個別廩生認為梁玉三人根本就不夠資格入府學。
奈何官府命令已下,而玉泉六子關係又鐵,倒也沒人不長眼的來觸黴頭。
畢竟,多一個朋友,總比多一個敵人好啊!
他們邊等邊聊,距離巳時還有兩刻鍾的時候,剩下兩人到了。
學生之間認識一番,就到了巳時。
府學教授向維帶著幾名教諭準時出現。
入府學的第一步:行入泮禮。
古語有言: 先正衣冠,後明事理。
十三位學子在泮池前有序站隊,等著先生給他們整理衣冠。
蘇潤身為院案首,站在最前麵,他的衣冠自然是向維給整理的。
“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此禮義之始也,知乎?”向維邊動作,邊沉聲吟道。
蘇潤恭謹應答:“學生謹記於心!”
學子們被整理好衣冠後,恭立片刻,然後按照院試排名排成長隊,一一從泮橋上跨過。
泮池
跨過泮橋,就意味著他們踏入了登仕的第一步。
等學子們過了橋後,一教諭又高呼:“思樂泮水,薄采其芹。”
此句出自《詩經·魯頌·泮水》。
原意是:興高采烈地趕赴泮宮水濱,采擷水芹菜以備大典之用。
泮水是魯國的學宮所在地,采芹是一種入學儀式。
聞言,蘇潤等人挨個從泮池中采摘水芹,插在帽子上,這意味著他們從此刻開始,就是府學的學生了。
之後眾人先隨向維入大成殿,拜祭孔聖人。
再將手中提著的六禮束修:芹菜、蓮子、紅豆、棗子、桂圓、幹瘦肉條,贈送給教諭們。
最後互相鞠躬,示意互愛互幫。
學子們將手放在水盆裏,正反各洗一次,然後擦幹,教諭再高呼:
“去除雜念,心無旁騖!”
到了這裏,該走的流程就走的差不多了。
接下來,蘇潤他們隻需要填寫好親供,就可以完成入學儀式了。
向維身為府學教授,負責管理整個府學事宜,自然不會在這裏看著幾個學子填寫親供。
他留下個訓導看著,自己就先走了。
府學的親供與蘇潤他們科舉考試要填寫的親供,並無二致。
都是注明身高、形體特征、年齡等信息,方便辨認罷了。
填完親供,訓導將東西收走,然後將他們帶到一間屋子,分發東西:
“學服一人三件,可供換洗,若想額外購買,三兩銀子一件,府學中隻能著學服。”
“學生牌乃是表明你們身份的信物,好生保管,日後出入府學,均要出示此物。”
“若丟了,須得及時上報補辦,補辦需要一兩銀子。”
“至於這冊子,乃是府學訓範,何可何不可為,均以此冊為例,不可觸犯!”
蘇潤接過東西,順手翻了翻府學訓範,就看到了:
“……先生有命,弟子乃食。飯必奉擥an),羹不以手……”
大意就是:先生吩咐之後,弟子才能開始進餐。吃飯須用手捧食,羹湯自不能用手拿揀。
嗬!
古代版校服、學生證和學生守則!
果真自古皆如此啊!
蘇潤暗暗‘嘖’了一聲。
他領完自己的東西,站到一旁等其餘人,嫌棄的翻完了整本府學訓範,默默下了定論:
“有的守,有的不能守!”
絕對不當刻板腐儒!
發完東西,訓導帶著眾人去齋舍。
府學齋舍兩人一間。
不知有心還是無意,蘇潤六人並沒有被打散,隻是兩兩一間,連齋舍都是挨著的。
府學的房間也很簡單。
磚石靠在一麵牆上,砌成了通鋪模樣,鋪上被褥便可休息。
通鋪兩旁則是一排箱子,可以放衣物,也能放雜物。
靠窗的方向,則是放了兩張大大的書案。
蘇潤站在書桌前,推開窗戶,陽光灑下,照亮了滿堂。
從窗戶望出去,學院萬象盡收眼底:
烈如火的楓葉從綃山一路盛放到書院中。
廊道裏,不時有身著雪白儒衫,頭戴同色方冠,腰佩學生牌的學子三三兩兩結伴路過,邊走邊吟詩作對。
而對麵齋舍中,有學子正站在書桌前搖頭晃腦讀書。
不遠處,講堂外的軒廊擠滿了人,都如癡如醉地聽教諭講學……
“這裏看起來挺好的!”蘇潤與司彥並肩站在窗前,相視一笑。
司彥正打算關窗換學服,一張笑臉突然閃現在窗外。
“什麽東西?!”司彥嚇得腦袋後仰。
他拉長距離,才發現是梁玉。
“子淵,德明,你們不換學服嗎?”梁玉好奇追問。
司彥:……
徐鼎、張世、葉卓然也都跟了過來,站在窗外笑。
梁玉當著眾人的麵,優雅轉了一圈展示自己的新衣服,又輕搖扇子,得意洋洋道:
“這學服仿佛是為玉量身製作,玉著此袍,更顯風流倜儻!”
“子淵,德明,你們說是嗎?”
喜歡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請大家收藏:()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