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蠻夷不服王化

字數:4577   加入書籤

A+A-


    回到家的玉泉六子,自然是眾人的高度關注對象,一切待遇從優。
    六人難得一起從考場出來。
    梁父高興,讓小廝把蘇安福、蘇豐等人都請來吃飯。
    梁母不在家,李氏和張氏作為女眷,不方便過來搭夥,就隻讓人把特意給蘇潤他們準備的飯食端過來了。
    飯桌上。
    蘇興旺、蘇安福、梁父和程介四個長輩挨個給蘇潤幾人夾菜。
    一眾小廝丫鬟站在旁邊,連上手的機會都沒有。
    蘇潤左邊是大哥,右邊是二哥,對他的口味偏好都了如指掌。
    兩人跟大伯、梁父聊著天,順手就把小弟喂飽了。
    連帶著坐在他們身邊的徐鼎和葉卓然也沒被放過,碗裏的菜山越堆越高。
    “唔、子淵,大嫂燉的這豆腐魚湯可真鮮!”梁玉連喝三碗,還意猶未盡。
    聞言,溺愛兒子的梁父當即執勺盛了一碗湯遞過去。
    梁玉接過奶白魚湯,愛美之心又冒出來了。
    隻聽他頗為自戀地讚譽道:
    “這湯顏色也好看,像白玉玨,也像玉!”
    這就讓玉更喜歡了!
    “鮮就多喝點,下次大嫂再做湯,我再讓人給你們送。”啃豬蹄啃到頭都不抬一下的蘇潤,含糊回應。
    他盤子裏還有雞爪、鴨掌正等著他吃。
    蘇行剛說了:
    “吃哪兒補哪兒,窩在號舍裏頭手腳沒地放,肯定難受,吃個蹄子補補。”
    蘇豐也幫腔,說蘇潤寫文章,右手肯定不舒服,讓他聽話把豬蹄吃掉。
    也是因此,玉泉六子碗裏堆滿了各種家禽的腳。
    梁父甚至讓人去交代廚子,晚上多做些蹄爪類的肉食。
    吃完飯還不到晌午,六人全都去泡熱水澡去乏。
    梁父特意請了懂推拿的大夫,給孩子們鬆筋骨、促睡眠。
    日光穿過窗欞,柔柔灑在正做推拿的蘇潤身上,照得他昏昏欲睡。
    他肩膀、後背上的酸疼都被揉開,麻麻的,很舒服,就像是飄到了雲端一樣,全身都陷在了軟綿綿的雲朵裏麵。
    蘇潤心滿意足,像小豬一樣哼哼唧唧,眼睛都睜不開。
    等推拿完,他已經睡沉了。
    操著老父親心,陪伴小弟的蘇豐,見狀滿眼疼愛地給小弟蓋上被子,又起身把窗子關上,然後才客氣地送大夫出去。
    鄉試隻剩下最後一場。
    雖說玉泉六子準備充分,但也不敢掉以輕心。
    下午睡醒後,眾人照舊去書房內卷,直到天黑才各自回屋休息。
    考試考出習慣以後,蘇潤就形成寅時自動睡醒的生物鍾了。
    按部就班起床、進考場、掛油布。
    蘇潤閉著眼睛思索自己剛研究出的殺器。
    他在心裏反複複盤這一個多月以來,試驗和記錄的各種數據,並以此為基礎開始構思文章。
    等蘇潤在腦海裏,將文章的字句都琢磨的差不多時,天光大亮。
    鄉試第三場隻有五道題,其中兩道史論,三道時務策。
    雖然題量有所減少,但難度卻是大幅度提升。
    蘇潤沒急著挨個分析,而是把題目總體掃了一遍,似乎在找什麽。
    他的目光劃過【五霸七雄】和【諸子百家】兩道史論題,快進到時務策。
    終於在最後麵,找到了期待已久的題目:
    【今天下各國並立,風雲變幻,時局複雜。北有大蕃屢屢挑釁,西有赤狄居心叵測,大真、大柔等諸多異域番邦亦犯我大炎國境,此皆我朝之大患也。今邊疆不寧,社稷不安,卿等以為,當如何應之,方能保社稷安寧、四海升平?】
    見此,蘇潤輕輕挑眉,成竹在胸道:
    “穩了!”
    蘇潤提筆,匆匆列了個框架,就開始打初稿。
    其實何止蘇潤?
    這次參加鄉試的考生,哪個不知道這題必出?
    他們個個都準備充分,還有些考生特意請人捉刀代筆,又把文章背熟了才進來的。
    跟蘇潤一樣,先挑這道題寫的,也不在少數。
    對於外族犯境,蘇潤的態度其實也很明確,那就是:
    打!
    一口氣打到服氣!
    打到他們不敢對大炎生出覬覦之心!
    打到這些番邦滅國,永除後患!
    因此,蘇潤開頭就寫到:
    臣聞天下之大,莫大於王道;王道之行,莫重於威服四夷。我大炎乃天域上國,自古便是禮儀之邦、王化之源。
    然今諸夷不服王化,屢屢挑釁,此乃對我大炎之極大不敬。若縱容忍讓,必使我朝威嚴掃地,亦使四方蠻夷心生輕視,以為我大炎軟弱可欺。
    故當以重兵平亂,毀其心、虐其體、斷其源、亡其種。唯有如此,方能立國威、安社稷。
    而後,蘇潤從主戰之利,遠勝於和的方向,從開戰後的好處:立國威,安民心;拓疆土,增國力;斷後患,保長治等多個方麵進行了論述。
    蘇潤用詞慷慨激昂,分析得頭頭是道。
    確定開篇論述沒有問題後,他繼續往下,開始寫‘師出有名’的部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寫完後,就輪到了這篇文章的重頭戲:
    常聞大炎之外,番邦小國均以部落之形式抱團取暖,各有異心,內不團結,故逢權柄交接時極易生變。今愚見,當效擒賊先擒王之理,滅敵先滅帥。
    東漢末年,名將關羽曾於萬軍之中斬殺顏良,震懾敵軍,致使袁軍大敗,憑一己之力,決定戰局勝負。
    寫到這裏,蘇潤頓了頓。
    他憑空變不出來武聖。
    但曆史上,華夏與外族交戰的時候,曾憑借一台巨弩,將敵軍主將射死一箭射死在城樓之上。
    它射程最遠可達一千五百米,是冷兵器時代最耀眼的星星之一。
    潤潤筆墨,蘇潤繼續往下寫: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竊以為,利兵之於國,不遜於名將。倘使軍備精良,勝番邦小國遠矣,亦可掌控戰局之勝負。
    寫完這句話,蘇潤按著腦中的圖紙,提筆開始描寫介紹:
    ……七條矢道,居中矢道放置巨箭……鐵葉為翎,左右各放三支略小的箭矢……七箭齊發……攻城拔壘用之,亦可安裝城頭防守,於奪回失落城邑,守護邊境,有大用。
    今新器初成,如利用敵將輕敵之心,射中敵將身軀,其必死無疑。
    蘇潤洋洋灑灑寫了不少,將這巨弩的使用方法介紹的清清楚楚,還出了些主意。
    末了,才揭露出此物名稱:
    三弓床弩。
    三弓床弩
    喜歡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請大家收藏:()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