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爹爹,有人難為玉!
字數:5194 加入書籤
與此同時。
紫宸殿。
某位前些日子從貪汙弊案中受到啟發,畫出幅陰陽魚圖當科舉題的太子,突然打了個噴嚏:
“阿嚏!”
熙和帝見狀,以為兒子受寒,特意讓許忠義加了碳火,又交代兒子:
“鴻然這些日子辛苦了!”
“若身體不適,便早些回去休息,折子父皇來批閱。”
趙叡笑著搖頭:
“父皇,兒臣無礙。”
他緩緩下筆,勾了幾個佞臣株連三族之罰,而後略帶猶豫的出言提議:
“父皇,蘇潤今日已經入考院參加會試。”
“雖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畢竟是五妹妹的終身大事,兒臣覺得……是否先讓五妹妹與蘇潤相看相看?”
“一旦父皇下旨賜婚,此事便再無轉圜了。”
雖說皇帝一道聖旨下去,蘇潤不想娶也得娶。
但日子畢竟是小兩口自己過的。
若是強迫為之,成就一對怨偶,與初意相悖,也是不美。
趙叡與太子妃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感情甚篤。
到了年紀,趙叡就請旨賜婚,將太子妃風風光光娶進了東宮。
他沒有夫妻不和這個顧慮。
但他知道,若蘇潤心不在五妹妹身上,即便妹妹是公主,嫁了之後,日子也難過。
到時候,以蘇潤之能,趙叡很可能陷入‘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的困境裏。
因此,今日這提議,他也思慮多日了:
他們對蘇潤再滿意,也得考慮妹妹的想法。
熙和帝放下朱筆,揉了揉發脹的腦門,很是為難:
“容朕再考慮考慮。”
不提蘇潤殿試前不能進宮,以免傳出什麽風言風語,日後對其不利。
就算是進了宮,蘇潤身為男子,也不能隨隨便便出入後宮見公主。
至於婉兒出宮見蘇潤……更不合適!
趙叡見熙和帝如此,知他糾結,也沒再說什麽。
正在滿殿寂靜時,殿外小太監進來稟報,說:
“陛下,瑤光公主聽聞陛下龍體不適,特意去禦膳房做了燕窩燉雪梨,正在殿外等候。”
趙婉十五歲及笄時,獲封號:瑤光。
範興文一案告破,熙和帝本就忙得團團轉。
又逢秋冬季節,天氣幹燥,昨晚熙和帝在鳳儀宮陪皇後的時候,就幹咳了幾聲。
隻是沒想到,今日一早,趙婉就親自做了潤肺止咳的燕窩燉雪梨送來。
還是女兒貼心!
熙和帝心裏慰貼,暗自感慨,又傳令宮人,讓女兒趕緊進來,別在外麵吹風。
殿門大開,穿著淡藍色金織宮裝的趙婉緩步走進大殿。
她肌膚勝雪,鵝蛋臉上,兩顆黑曜石般的眸子熠熠生輝,眉如遠山含黛,眼若秋水盈盈,丹唇不點而朱,美得高貴典雅,就像是朵雍容華貴的牡丹花。
她的氣質、長相完全隨了皇後,故熙和帝極為疼愛。
“兒臣參見父皇,父皇萬安。”
“見過太子皇兄。”
趙婉福身行禮,落落大方,又將放在食盒中的燕窩端給熙和帝和趙叡:
“父皇和皇兄操勞國家大事,實在辛苦,多用些吧。”
熙和帝滿目慈愛,享受著女兒的孝心。
“辛苦五妹妹了!”趙叡笑著蹭了一碗燕窩。
“不礙,隻求父皇與皇兄身體康健。”
趙婉坐在一旁,見父兄眼下有烏青,眸中閃過關切與擔憂之色。
她思慮幾息,主動道:
“父皇、皇兄,近日風聲鶴唳,百官頗有些草木皆兵之勢。”
“母後欲召命婦入宮舉宴,以為安撫,不知父皇和皇兄意下如何?”
雖說後宮不得幹政,但前朝後宮俱為一體。
熙和帝整頓朝堂,引得朝廷動蕩時,母儀天下的皇後,都會召開宴會,通過安撫命婦,協助熙和帝穩定朝政。
畢竟,枕邊風管不管用,皇後深有體會。
熙和帝當即應下,又將一些需要重點安撫和新提拔的要吏名單,給了趙婉。
趙婉自及笄後,便協助皇後管理後宮,操持大小宴會無數,對裏麵的套路也是門清。
拿了名單後,她笑著道:
“兒臣好些日子沒見過好友了,恰宮中臘梅開的正好,兒臣可邀她們共賞。”
皇後搞定誥命,太子妃搞定官家夫人,趙婉又與未出嫁的官家小姐們交好,三人齊心協力,將朝中要員的內宅女眷們一網打盡。
這兩年,的確給熙和帝幫了不少忙。
熙和帝思索片刻,開口道:
“辦個晚宴吧,冬至那日的打鐵花就不錯。”
趙婉淺笑嫣然:“是!”
她不願打擾父兄處理政務,等父兄用完燕窩,趙婉就帶著空碗走了。
隨著殿門緩緩關上,淡藍色的倩影逐漸沒在雪中,熙和帝終究還是為了女兒的幸福,暫時放下了所謂的禮節:
“佑璋不是與蘇潤交好嗎?這事交給他辦。”
“就在你那別院裏,讓婉兒和蘇潤相看相看。”
公主為了準備晚宴,在瑞王皇兄的陪同下,前往別院觀賞打鐵花,並帶匠人入宮,這不就是現成的理由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至於蘇潤?
他要為國研究火器,自該在別院。
所以,雙方無意撞見,隻是巧合而已。
蘇潤還不知道自己的親事被安排得清清楚楚。
此時,他已經吃完晌午飯,正握著毛筆,窩在小小的號舍裏,苦哈哈地破經義題。
他看著答卷上的兩條魚,橫豎不順眼,以至於邊破題邊低聲罵:
“怪不得都說做官的心黑,這出的都是什麽爛題?”
“《周易》一書都是以太極為基礎的,這該往哪個方向寫?”
“生怕有人能考上啊這是!”
如果說鄉試的題目還給了個方向,那會試好多題目就隻圈定範圍了。
比如說這兩條魚。
蘇潤知道它說的是太極,還知道考的是《周易》。
但具體想往那個方向寫,真就天大地大隨便發揮了。
蘇潤罵歸罵,還是老老實實的選了個方向,罵罵咧咧開始打草稿:
一陰一陽謂之道。
所謂易有兩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此聖人之道也。陰陽互根,君臣之義也。
夫陰陽非二物,動靜無端倪。天地絪縕而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而百骸成形。此太極所以立人極,而聖人示以垂象也。是以君子體此,則修身有剛柔之節,治國得寬猛之宜……
蘇潤還好,無論是【二】還是【陰陽魚】,雖然氣上心頭,但至少能很快找到苗頭,打個開頭,不至於走到盡頭。
但同場考生,全都是哭喪著臉。
梁玉人都快碎了:
“爹爹,有人難為玉!”
連張世都滿頭大汗,開始求神問佛:
“文曲星君在上,不求考的全會,但求蒙的都對!”
一個上午過去,不少學子才堪堪摸到破截搭題的思路。
更有人摸不著頭緒,直接崩潰到化身狼人,在考場裏發瘋了:
“嗷嗚!嗷嗚!!嗷嗚嗚!!!”
喜歡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請大家收藏:()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