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滅我之心不死
字數:4800 加入書籤
諸夷使臣北上,周年和向波也要跟著走了。
他們奉命沿路護送使臣,直至邊境交界處,而後便會留在拒狼關,鎮守邊關。
城門口。
當趙翊帶著鴻臚寺官員,與赤焰匐、金蹄剌等人敷衍的送別時。
邊邊角角的地方,梁玉將悉心搜羅來的兩大包東西,塞給了周年和向波
“裏麵除了鞋襪之類的,還有些吃食,那些東西放不了幾天,你們早些吃完。”
“邊境應是會太平幾年,待你們在邊城置辦好府邸,記得來信告知。”
好友回的突然,走的又急促,他們並沒有太多相聚的時間。
周年難得麵露笑意,謝過之後,應下來信之事。
向波倒是一點都不見外地接過包袱,扛在肩頭,爽朗道
“知道璨之有錢,那波就不客氣了。”
蕭均麵帶淺笑,依舊端著一副溫文爾雅的貴公子之態,出言叮囑
“雖說陛下開放了商路,但諸夷各懷鬼胎,你們在邊境還是要小心。”
“向教授那邊,均已傳信回鄉,子墨不必擔心。”
自古忠孝不能兩全。
子墨這一走,倒是建功立業了,倒是可憐向教授,不知道兒子是死是活。
向波對蕭均此言很受用,當即抱拳,行了個軍禮。
眾人沒聊幾句,就聽到了出發的號角聲。
“子淵來不了,托彥替他送你們。”司彥對兩人作了個揖,真誠道“此一去,山高路遠,萬望保重。”
眾人道別,長蛇般的隊伍在官道上蜿蜒向前,踏起的黃沙漸漸迷亂了人眼,隻有旌旗依舊迎風招展。
目送他們遠走,梁玉感慨萬分,不由得問道
“這次,能太平多久?”
司彥沉默一息,目光凝重
“諸夷滅我大炎之心不死,最多三年,必會卷土重來。”
諸夷必定不會看著大炎崛起而無動於衷。
“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孔樓歎氣。
梁玉從腰間抽出一柄白玉扇,在身前輕輕搖動,順嘴接話
“那也不用你操心。”
“仲行,趕緊回去讀書吧,好好把玉給你的注解都看看。”
“各省鄉試已經出成績了,據說今年有兩個舉子,也是連中四元了,他們的目標肯定也是會元。”
“你要是不努力,明年二月份的會試,可就要屈居人下了!”
梁玉說教孔樓,心裏覺得美滋滋
以往都是別人說他,今天終於輪到他說別人了,這感覺真好!
孔樓胸有成竹,自信發言
“哼,大炎第二個六元及第的狀元,必定是我孔仲行!”
他憑父蔭入國子監,不僅有狀元大哥教學,還有諸位好友的手稿,怎麽可能會輸給別人?
想是這麽想,但孔樓送別好友後,還是匆匆趕回去讀書了。
畢竟成績是考出來的不是吹出來的。
眾人也各歸各位,繼續上值。
而打發走使臣之後,趙叡先前的安排,也起了效果。
壽宴上,蘇潤怒懟侯爺的消息傳到民間,百姓敬服不已。
尤其是大柔成為大炎藩屬國,更是讓百姓們與有榮焉,一副揚眉吐氣的模樣。
靖遠公見勢不對,一邊命勳貴們低調行事,一邊在民間宣揚先祖功績,爭取民意。
偏生在這時候,督察院鬧了起來。
得了趙叡授意的柳玉成,指使下麵的禦史,瘋狂參奏,痛斥勳貴們當日之不當言辭。
勳貴們理不直,氣不壯,隻能把矛頭對準蘇潤。
尤其是那副對聯,被頻頻拉出來攻擊
“陛下,蘇子淵奉命閉門思過,卻書寫暗表反意之物……”
雙方你吵我罵,反而更沒個消停,除了新仇之外,各種老掉牙的舊恨也被拉出來爭論。
以往,熙和帝都懶得管那些陳年舊事。
但此次竟然一反常態,不分新舊,全都追究起來。
趙叡如願派了東宮侍衛去蘇行府邸門口鎮守,還命人撤掉了蘇潤的布置。
這讓百姓議論得更加起勁。
連蘇潤都這樣,何況其他人?
熙和帝趁此機會,給朝堂換了次血。
甚至誤打誤撞抓到安平伯的把柄後,熙和帝當場下聖旨徹查。
大理寺、順天府和刑部聯合辦案,不到三天,案情前因後果全部呈上。
確認安平伯收受賄賂,草菅人命後,熙和帝一道禦旨下來,奪爵,下獄,抄家。
輝煌多年的安平伯府,一夜之間,過往所有的榮華富貴,成了夢幻泡影。
熙和帝如此雷厲風行,讓不少勳貴惴惴不安。
以至於九九重陽節,平西侯還撐著病體,特意提前一天去祖墳轉了一圈,確認先祖的棺材板子沒像蘇潤說的那樣壓不住,這才放心地讓長子帶著族人去祭祀。
但這次,先祖似乎不再保佑他們了。
節後,熙和帝又陸續發落了幾個較為囂張跋扈勳貴子弟,有理有據,讓人求情都說不出話來。
不少勳貴看出苗頭,漸生投誠之心。
為此,京城內外的風氣都好了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而趁著勳貴集團內部不穩,趙叡大力拔擢忠臣,再次削弱勳貴勢力。
比如先前壽宴時,含元殿外,那個讓梁玉勸說蘇潤讓出瑤光公主的員外郎,被趙叡直接平調到了地方做副手去了。
看似官職不變,但明眼人都知道,這人仕途已經走到盡頭了。
短短一旬不到,朝堂已經是腥風血雨,人人自危。
倒是頂著閉門思過之名的蘇潤,日子過得美哉。
九月十一。
百官休沐,學堂放假,蘇家一家九口全都在家。
清晨起,蘇家小院就熱鬧起來了。
蘇大寶今年十三歲,也讀了五年書了,便打算年後下場,考縣試,所以每日都勤學苦讀。
蘇潤當年考縣試時,題海戰術用過的功課,全都在蘇大寶書房裏。
有小叔這個卷王在前做表率,他更是玩命的鑽研功課。
至於蘇二寶?
他明顯對讀書沒什麽興趣,已經打算跟周年一樣,走武將路子。
隻是如今朝廷並無武舉,來日蘇二寶從軍後,必定隻能在軍隊中磨練。
礙於蘇二寶年紀太小,所以蘇豐夫婦倆商量過後,堅持讓蘇二寶讀書,至少考出個秀才的功名。
但在功課上,也充分尊重了蘇二寶的意願,多偏向兵法。
基於此,蘇潤睡醒後,不知道從哪裏拖出個搖椅,搬到院子裏,然後大爺似地躺在上頭曬太陽,順便給兩個侄子講解
“縣試嘛!就考基礎的四書題和經義題,再做一首詩而已,很簡單的!”
“你們聽小叔跟你們說,拿到題目,記得先寫姓名、籍貫……”
喜歡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