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賣報賣報
字數:4478 加入書籤
翌日,得到準確答複的蘇潤帶著好友們開幹了。
張世忙完玻璃大棚,又要忙活報紙。
經營司的事沒工夫管,隻能照舊扔給馮濤。
不過張世也不虧待心腹。
原本張世被趙叡拔擢升職後,戶部員外郎一職正好空缺,他便想讓馮濤頂上。
宋修齊覺得此人雖然進取不足,但守成尚可,便在早朝上奏明熙和帝,提議將六品主事馮濤升到從五品員外郎。
戶部今年以來成績斐然,加上不過是個五品官,熙和帝直接同意了。
這讓馮濤感激不已,收到消息後,當晚就帶了厚禮拜訪張世,但被張世婉拒
“提拔你是陛下的意思,你品性好,這段日子又把經營司管得井井有條,這些陛下都知道。”
“勿忘來時路,盡忠報國即可。”
當日,程介教導玉泉六子的話,此時被張世原樣傳達給馮濤。
張世不蠢,他與好友守望相助,本分做人,老老實實為朝廷做事,遠比他自己拉幫結派得到的多。
安置好經營司,蘇潤幾人如同陀螺一樣,高速旋轉起來。
蘇潤上午就把第一期雜談的兩篇內容寫好,然後在趙叡的授意下,得到了許多爆料,並埋頭開始寫稿子,以備不時之需。
他也不拐彎抹角,能點明的就點明,點不明的就暗示。
但統一使用了極為吸睛的標題,並要求加粗放大。
比如第一期靖遠公府的事,因百姓早就議論,他就直接以‘驚!靖遠公幼子下獄,家中竟發生此事!’為標題。
亦或者第二期的‘平西侯嫡孫暴打老人,究竟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以及‘一擲千金為紅顏,扒一扒xx的銀錢來源’等等。
連趙叡看了,都比出大拇指
“你是會寫重點的!”
花了一天時間準備稿子後,蘇潤第二日就雇了人,大街小巷喊話,告知印刷坊雇人賣報,還特意點明老弱婦孺優先,憑戶籍登記,無需本金雲雲。
果真有不少孩子和老人抱著試探的心態前來詢問。
蘇潤親自帶人去調查情況,選了三十名家境最為貧困的百姓錄用,剩下的人留用。
而後一轉頭,就給自家二哥傳了消息
“二哥,別閑著了,到你行善積德的時候了!”
蘇安福收到消息,帶著一大家子來幫忙。
與此同時,張世那邊也很順利。
有了玻璃大棚的合作經驗,崔毅對於經營司的事,大力支持。
因此,張世到工部將事情一說,崔毅直接派手下侍郎,陪張世走了一趟,當天就將一規模不小的印刷坊讓出來了。
另一邊。
梁玉找完秦鑲,又去拜訪孔樓。
他穿著官服,大搖大擺,登堂入室
“仲行,玉來看你了,快把最好的茶葉拿出來招待本公子!”
平日裏擠兌歸擠兌,有了好事,還是不能忘記這個冤家。
孔樓一心想成為第二個六元及第的狀元,若是他能有首出彩的詩詞,廣為傳唱,對他爭奪狀元之位,會很有助力。
且他身為孔聖人後裔,在文人中有著天然的影響力。
梁玉如果放著現成的捷徑不走,跟傻子有什麽區別?
孔樓正在書房苦讀頭懸梁、錐刺股。
聽到梁玉來拜訪,匆匆出來。
他高興歸高興,但也沒忘叫板
“喝什麽茶,子淵說你屬花花草草的,樓最多給你澆些井水便罷。”
說是這麽說,但孔樓還是口嫌體正直地把府裏最好的茶葉拿出來,給梁玉泡茶。
梁玉很習慣兩人各自說著反話,把事情辦好,所以張嘴就是一通奚落
“子淵要辦雜報,打算開辟一個版塊,供文人刊登詩詞歌賦,以便他們揚名。”
“所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美名你是別想了,不過臭名也是名。”
“玉知道你學識平平,詩詞歌賦也遠不及他人,特意給你個出醜的機會。”
“你這兩日寫首臭得跟茅房石頭一樣的詩詞,過幾日給玉,回頭玉幫你刊登雜報,讓你襯托襯托別人,看在你窮到吃土的份上,玉就不找你要版麵費了!”
可奚落完,梁玉卻很實誠地把磨了秦鑲半天,好不容易才借出來的珍品孤本詩詞書籍,給了孔樓,認真交代
“這可是秦夫子多年珍藏,你看看就行,要是弄壞了,玉挨打一定拉你墊背。”
秦夫子脾氣臭就算了,程夫子和冷師傅如今也在京中。
畏懼夫子的梁·學渣·玉,近段時間也知道夾著尾巴做玉了。
孔樓應聲,將東西收下
“樓若是臭名揚天下,一定逢人便說跟你梁璨之是好友,要丟人就一起丟!”
兩人又懟了幾句,互相過問了讀書、生活和工作,待了解得七七八八,梁玉還留下蹭了頓飯。
直到吃飽喝足,準備回東宮午憩前,梁玉才撂話
“會館玉就不去了,反正你天天在家沒事做,不若出去幫玉跑一趟,將雜報收詩詞的事情跟幾年會館的書生們說說。”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去之前記得給祖宗磕個響頭,求孔聖人幫幫忙!”
梁玉自己磕,也不忘慫恿孔樓也去求祖宗。
“嗬!有事要樓幫忙,你不早說!”孔樓氣笑,隨手將擦手布扔向梁玉。
梁玉旋身一躲,扭頭就走
“現在說也不晚!不用送玉,你記得辦事,玉這就回東宮了!”
梁玉很放心地將事情丟給孔樓,然後趕回去,抓耳撓腮的寫文章
子淵的雜談,一早就交上去,荀陽稍稍修改一番,就讓他過了。
但自己的文章還沒影子呢!
當天下午,孔樓去了會館,跟應試的士子們談詩論詞,品歌作賦,順便探討學問。
孔樓已經連中四元,又是孔氏出身,父親和哥哥都是大炎狀元,還跟玉泉六子是同窗。
種種buff加成,讓他迅速成為會館最炙手可熱的人。
梁玉的交代,孔樓輕而易舉就完成了。
至此,國子監和會館的書生們,一天幾十首詩詞往印刷坊寄,看的梁玉頭大。
受此影響,京城內售賣筆墨紙硯的鋪子和供士子探討學問的酒肆客館等,生意也好了不少。
在眾人緊鑼密鼓地準備下,十一月十四,正午時分,京城風雲雜報第一期,正式發行。
大街小巷響起孩童們的稚嫩的聲音
“賣報賣報,今歲大豐收,清河省畝產驚人~”
“賣報賣報,靖遠公府夜飄鬼火,大師作法~”
喜歡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