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哪個混賬敢罵玉?

字數:4157   加入書籤

A+A-


    雖然如此,但熙和帝已經很滿意了
    “子淵辛苦,你與婉兒正是新婚,剩下的,便交給工部研究吧。”
    蘇潤毫不猶豫點頭
    能不幹活就最好了!
    但不等他高興,卻聽熙和帝又道
    “二月末,你不必急著回朝上值,正好喬方要去邊境溝通商貿之事,會試缺個主考官。”
    聽到這,蘇潤已經覺得不妙
    不會是自己想的那樣吧?
    下一刻,蘇潤懸著的心總算死了。
    “子淵乃連中六元的狀元,文章一流,又擅實務,正適合頂喬方的位置,成為這一次會試的主考官。”
    蘇潤頓時哭喪起臉
    會試考官分為內簾官和外簾官。
    前者負責出題、閱卷、排名,後者負責監考、印製試卷、蓋章、抄錄、糊名等。
    主考官,就是內簾官。
    最重要的是,內簾官要在會試前就進考院,直到會試放榜之後才能出來。
    為了防止科舉舞弊,考試期間,是絕對不允許跟外界聯係的。
    一想到自己剛娶了媳婦,就要去考院當和尚,蘇潤隻覺得天都塌了。
    他不可置信地看著他嶽父
    “父皇,兒臣畫地為牢,婉兒獨守空房?”
    這合適嗎?
    趙叡戰術性喝水,掩飾唇邊笑意。
    熙和帝麵上也帶了些歉疚之色,但還是如實道
    “子淵,朕自有用意。”
    在蘇潤刨根問底的目光中,熙和帝緩緩道來
    “子淵,其實科舉第一要義,並非選拔官員,然如今朝中賢才太少,朕想多挑些做實事的官員。”
    “可過往科舉多重文章,考官亦然。”
    “唯有你,六元及第,特立獨行,如今又娶了婉兒,所以這事你來辦,最合適!”
    蘇潤頓時明白,他嶽父派他當主考官,是有任務在身的
    他嶽父想暗戳戳提高時務策的比重,但又要維持儒家糊弄百姓和穩定朝臣的老路子,所以才讓自己去暗箱操作一番
    一來,他是六元及第的狀元,天下文人對他多有吹捧;
    二來,他行事作風一直就不同於常人,就算提出些什麽新想法,也沒人覺得奇怪;
    三來,他是駙馬,皇家人,就算出了什麽幺蛾子,百官不能拿他怎麽樣。
    “父皇放心,兒臣必全力以赴。”
    蘇潤作揖應聲道,自以為把握了重點。
    但趙叡一眼看出他妹夫還是想的太淺,隻能又點了點
    “子淵,以往科舉都是南方士子取中的多,以至於朝中勳貴這些年勾連南方士族自成一派。”
    “但他們成了氣候,想要的就更多。”
    “如今勳貴集團大受打擊,正是扶持北方士族的好機會。”
    蘇潤這才明白他嶽父的打算
    勳貴勾結南方士子,導致北方勢弱,在朝廷中沒有話語權。
    熙和帝過去需要利用勳貴們穩定朝綱,治理大炎,所以隻能睜隻眼閉隻眼。
    如今勢強,就得製衡雙方實力,免得南方一味壓製北方,導致權力失衡。
    思及此,蘇潤忍不住想
    難道去年一甲三人全都出自清河,其實不僅僅是因為文章,也是暗合了熙和帝扶持北方士子的打算?
    而玉泉六子的名號,隻是給熙和帝了個現成的機會?
    蘇潤越想越覺得是這個道理。
    正在他沉思的時候,熙和帝主動開口
    “朕看了這幾期的京城風雲雜報,孔仲行不愧是孔聖人後裔,雖說文人相輕,但會館書生們對他的文章都讚不絕口。”
    “還有那國子監的周明源,詩詞不錯,可惜氣魄差了些,字裏行間還是有江南水鄉的柔婉。”
    蘇潤恍然大悟
    他明白了,他嶽父打算利用仲行的身份做文章。
    仲行孔聖人後裔,又已經連中四元,是最適合作為北方士子的代表。
    來日入翰林院,可收攏天下文人之心,穩定朝綱,方便日後朝堂洗牌。
    而周明源出身南方,是勳貴集團扶持的人物。
    所以,他嶽父讓他做考官,也有留後手的意思
    一旦閱卷時,周明源文章被推上來,他就得出來唱反調了。
    這次,周明源注定是給仲行陪跑了,蘇潤心想。
    旋即他又猶豫地問
    “但……兒臣與仲行乃是好友,若是……會不會有科舉舞弊之疑?”
    熙和帝笑而不語,倒是趙叡安撫
    “孔家一門雙狀元,孔樓自小便有神童之名,大炎誰人不知?若是他沒中狀元,才是怪事!”
    孔聖人後裔,本就是孔樓的護身符,蘇潤不過是以防萬一的後手罷了。
    “何況,父皇不說科舉舞弊,誰敢說?”
    別說會試了,就是去年殿試,趙叡都敢打包票,柳玉成、宋修齊和秦鑲,肯定給蘇潤六人放水了。
    公平,從來不是絕對的,永遠隻是相對的。
    就像去年清河省包攬一甲前三,那今年清河省文人的排名肯定會後壓。
    幸在孔樓祖籍不是清河,不然他父皇多少是要再考量一番的。
    “有朕在你身後,你放心去辦事,好好選幾個人才上來。”熙和帝給蘇潤打了一劑強心針。
    蘇潤一想也是,皇帝都這麽說了,還怕什麽?
    他當下就應了。
    熙和帝又補充道
    “科舉選才事大,梁玉運勢不凡,讓他擔任同考官,與你一起入考院。”
    氣和運都在,說不準此次取中的都是賢臣,熙和帝暗自盤算著。
    繼蘇潤之後,梁玉也緊隨好友腳步,成了許願池裏的王八。
    在東宮處理奏折的梁·王八·玉,打了個噴嚏
    “哪個混賬敢罵玉?”
    喜歡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