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年少不知公公好
字數:4684 加入書籤
這條路叫什麽路蘇潤並不關心。
他做完實驗就回了經營司,打算趁太陽未落山,將各項數據整理好。
“騾車?”蘇潤問。
張世當即道
“以壯年騾子可承擔的最大運貨量為標準,水泥路能省去五成人力、三成畜力、速度快二到三成,同為三百丈的距離,可節省半盞茶時間。”
“城西李氏米商的運貨商隊,原本是十車四十人的商隊,換成水泥路後,可減少……”
“馬車?”
“……若大炎全都是水泥路,那以工部這一年半以來,統計的各省各府運貨商隊數量來看,日後每年,我朝商戶可……商稅增加……朝廷商稅收銀預估能多……”
王監正和沈郎中第一次領會玉泉六子的默契與可怕。
張世嘴上說著,手上算著,不假思索就能答上,連大額數字的計算,都很輕鬆,全程幾乎不停頓。
蘇潤問,張世計算好,給出確定答複,再由蘇潤落筆成文。
兩人配合得天衣無縫,頭都不抬一下。
王監正和沈郎中都看傻了
哪個說玉泉六子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
就張郎中這本事,朝中幾人能有?
難怪他才入朝一年,宋尚書就敢把經營司托付給這個嘴上沒毛的小子。
能被太子殿下親自下旨晉為正五品,的確是有兩把刷子的,他們心想。
但更讓他們絕望的是,蘇潤和張世說的太快,他們隻是跑了個神,等思緒再回來的時候,就跟不上了。
等到戶部的數據統計完,蘇潤抬頭,問沈郎中工部用工、用料情況。
然而,無人應答。
望著杵在門前、呆若木雞的兩人,蘇潤疑惑地問
“沈郎中,王監正,本官沒讓你們罰站啊?”
“你們一左一右守著門口,是想當門神嗎?”
難怪他覺得光線暗淡,原來是這兩家夥擋著光了!
蘇潤話落,兩人沒有反應。
張世起身用手在他們眼前晃了晃,才把人叫回神
“沈郎中、王監正,你們怎麽了?”
兩人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底的震驚與自慚形穢。
沈郎中吞吞口水,由心而發
“兩位不愧是陛下和太子殿下的心腹重臣,實在是令人敬佩……”
話沒說完,蘇潤眉頭一挑,打斷了
“不用拍馬屁,先把正事幹了,本官還著急回家呢!”
“說說工部修路用工、用料、修路所需的平均時間、影響因素、意外情況等,日後推廣大炎,如何節省成本、提高效率之類的,說詳細些。”
體諒沈郎中沒有經驗,蘇潤特意交代了些要點。
但沈郎中跟蛤蟆一樣,一戳一蹦躂,完全做不到像張世那樣,所有數據一溜煙全報上來。
得蘇潤擠牙膏式的問才行。
對此,蘇潤勉強能理解。
但到後麵,需要發揮主觀能動性解決問題時,沈郎中徹底拉胯。
比如蘇潤問
“此次分七組,一組製作水泥,剩下六組修路,每組負責五十丈距離。”
“但在修路的時候,有的快有的慢,有的爭吵不斷,有的閑到裝忙,什麽原因?怎麽解決?”
“怎麽調配人員,才能更快更好的修好路?”
“若大範圍修路,從你們工部角度看,怎麽把關保證質量?”
……
凡此種種,沈郎中答得一塌糊塗。
沈郎中提心吊膽,蘇潤麵沉如水。
兩人僵持,沈郎中頻頻擦汗,張世看不過去,居中調和,主動幫沈郎中梳理討論。
蘇潤也幫著出主意,這才順利往下推進。
輪到王監正。
雖然不適應蘇潤的方式,但他掌管欽天監多年,到底是主動擔事的人,比沈郎中高了不止一個段位。
所以,蘇潤問什麽,他都能對答如流。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在沈郎中的襯托下,蘇潤覺得王監正不錯,還特意誇了他一句。
隻是王監正總覺得
蘇駙馬問話時,有種陛下和太子殿下的威嚴,讓人不敢造次。
難怪是主大炎氣運的不凡之人!
正因如此,雖然他答得不錯,但依舊打算晚上回家給自己卜一卦,測測凶吉。
等報告初步完成,天也黑了。
蘇潤牽著狗子和張世結伴回家。
快到家門口的時候,蘇潤突然來了句
“昌永,潤需要公公。”
年少不知公公好,玲瓏心思手段高。
今朝冷水潑到頭,方知公公是珍寶。
“沈郎中人不錯,能力也還行,就是被動得很,潤想讓公公教教他。”
“而且公公看人準,肯定能從那幾百號人裏,把能幹的都找出來!”
“英雄所見略同。”張世一聽蘇潤想請謝天恩出馬,別提多讚成了。
“那潤明日就去請旨!”
得了好友讚同,蘇潤心滿意足地牽著狗子回家了。
他前腳踏進府門,後腳就開始叫喚
“公公你在哪兒?潤需要你呐!公公!”
就這樣,蘇潤抱著媳婦擼著狗,跟謝天恩訴了好久的苦,主題就一個
外麵太多笨蛋,但公公是個聰明蛋。
他需要公公來身邊幫忙。
謝天恩什麽時候拒絕過蘇潤?
更何況蘇潤說他愁得連飯都不想吃了!
因此,謝天恩第二天就放下了小·心頭寶·蘇南星,揮舞著標誌性粉色小手絹,跟蘇潤走了。
跟太子打過招呼後,謝天恩在蘇潤的任命下,暫時成為沈郎中的頂頭上司,負責帶領工部派來經營司的兩百多人。
不過謝天恩並無攬功想法,隻為幫忙。
接下來三、四天,他將工部眾人聚在一起,複盤上次修路中出現的問題,並預測可能會有的情況以及培訓眾人該如何應對。
過程中,能托付重任的官吏和工匠順利浮出水麵。
更可喜可賀的是,沈郎中有了危機感,很快摸索到關竅,逐漸有用。
對此,蘇潤喜聞樂見。
城東水泥路試通行幾日,都沒有出現裂紋、凹陷等質量問題。
甚至下過一場雨後,更受百姓歡迎。
體驗過水泥路的便利,又聽說朝廷有將黃土路全都換成水泥路的打算,不少百姓都開始歌頌吾皇聖明。
熙和帝雖然也著急修路的事,然四月末,該點殿試讀卷官了。
喜歡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