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捐納之路:李準能否借之改寫人生

字數:3068   加入書籤

A+A-


    李準驚得張大了嘴巴,眼睛瞪得銅鈴般大,誇張地走到父親麵前,雙手比劃著說:“爸,你當香山縣令月薪不過1千兩,那人卻花了5 萬兩,這得猴年馬月才能掙回本錢啊,簡直不可理喻!”
    李鐵船氣得臉都紅了,額頭上青筋暴起,他用手指著地麵,氣憤地說:“可不就是嘛,這麽一來,隻有靠大量貪汙受賄,惡性循環,這官場可不就爛到根兒裏去了,長此以往,國將不國呐!”
    李準若有所思,在書房裏踱步起來,雙手背在身後,眉頭緊鎖,像是在思考著什麽難題,良久,突發奇想地說:“如果老老實實按朝廷規則辦事,可否發財呢?總不能都被那些壞人把好處占了吧。”
    李鐵船苦笑一聲,那笑容裏滿是苦澀與無奈,說道:“捐納就那一元一厘的提成,你想想,得捐納多少錢才能發財啊,反正我闖蕩這麽多年,還沒聽說有誰靠這個發財的,別做夢咯。”
    李準停下腳步,走到書桌旁坐下,拿起筆,在紙上隨意畫著圈,好奇地問:“哦,那做捐納有什麽要求呢?總不能隨便誰都能做吧。”
    李鐵船重新坐下,拿起煙鬥,敲了敲桌麵,清理了一下煙灰,說道:“做賑捐雖說不是個正式官職,可也得有吏部發放的執照才行,收錢必須按朝廷明碼標價,一分都不能少,足額上交戶部,戶部開收據轉吏部,最後由吏部按價碼給予相應官銜或冊封號。但實際操作裏,有些黑心官員就趁機做手腳,多收了錢還公開索賄,朝廷也不管,捐納人隻能幹瞪眼,自認倒黴,誰讓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呢,可這麽一來,捐納人對你沒了信任,往後想靠做捐事掙錢,難如登天呐。”
    李準一邊聽,一邊點頭,似有所悟,拿起筆在紙上寫寫畫畫,整理著思路,說道:“哦,我明白了。”
    李父將煙鬥在桌上重重一磕,磕掉剩餘煙灰,站起身,走到窗邊,雙手背在身後,望著窗外熙熙攘攘的街景,說道:“道理是這個道理,但靠這個掙錢,特別是掙大錢,還真沒聽說過,別抱任何希望。”
    此後,李準不分晝夜地忙碌起來,書房成了他的主戰場。白日裏,陽光透過窗戶灑在書桌上,他埋首於堆積如山的資料中,時而快速翻閱,紙張沙沙作響,時而停下筆,皺眉沉思,手中的筆在指尖轉動;夜晚,燭火搖曳,映照著他略顯疲憊卻又專注的麵龐,他奮筆疾書,墨汁在紙上洇開,記錄下點滴心得。這般苦幹兩個月,終於將紛繁複雜的捐納事例分門別類整理妥當,文字簡潔明了,圖表清晰直觀,即便是尋常百姓,看了也能心中有數。他還依據家庭出身、自身財力、官位變化狀況等因素,精心製定出合理的選擇方案,猶如繪製了一幅精準的尋寶地圖。
    父親李鐵船拿到這份成果,迫不及待地細細研讀起來,起初眉頭微蹙,隨著閱讀深入,神色愈發輕鬆,讀到妙處,不禁開懷大笑起來。他起身,大步走到李準身邊,滿臉笑意,伸出手重重地拍了拍兒子的肩膀,連拍幾下,那力道飽含著讚許與欣慰,說道:“全國上下都在喊這捐例亂得像團麻,剪不斷理還亂,你倒好,竟能把申請人出身類別、申報職銜、各級封典、各級價格,還有新舊規矩等,梳理得井井有條,列成表格,一目了然。這下子,普通人一看就知道自己夠不夠格,花多少錢能買到哪一級官銜,真是了不起!不過,這具體實施,你又是咋打算的呢?” 說著,他雙手抱胸,目光炯炯地看著兒子,眼神裏滿是期待。
    李鐵船在書房裏緩緩踱步,雙手時而交握在身前,時而背在身後,邊走邊問:“大清官吏出身有正途和異途之分,這是啥意思,你給我講講。”
    李準回答道:“正途由科舉、貢生、萌生而來,科舉考試優勝出身者那是正途,捐納者就算是異途了。捐納雖說能授實官,可限製多著呢,隻能當個候補官員,還不許捐翰林院學術官員,不準捐吏部考核任命的官員,正二品以上官員更是想都別想捐。朝廷為了補上捐納製度的漏洞,加強對入仕者的考核,防止些腐朽昏庸、心懷異見的人混進官場,捐例還做了些補充規定。像‘免考’與‘免保’,都屬‘捐免’之例,‘免考’就是捐免考試,‘免保’就是捐免保舉。按清代選官規矩,漢人未經保舉、漢軍未經考試的,不能授正印官及京官。”
    李鐵船走到書桌前坐下,拿起李準整理的資料,仔細看著,邊看邊問:“大清選官程序又是怎樣的呢?”
    李準走到父親身旁,手指著資料上的內容,解釋道:“曆來是由吏部兵部二部文武選司主持,要是有官位空缺了,就按次序選人,還分了立選班。除了進士、舉人、五貢等班,捐納也單立一班。不管是正途還是異途,隻要有了為官資格,都得進‘選班’等著候選。”
    李鐵船放下資料,抬起頭,看著兒子,問道:“捐納者主要人群是誰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李準略加思索,雙手背在身後,在書房裏來回走了幾步,每一步都沉穩有力,說道:“大致分三類人。一是本地官員,想給自己或者子弟弄個候補官位,捐納積極性高;二是本地商人,一半是為子弟捐納,盼著他們能有個出身,另一半是給父母捐封典,盡盡孝心;三是那些去南洋發了財的,大多想給父母捐個封典,光宗耀祖。”
    李鐵船微微點頭,又問:“哪些人不能捐呢?”
    李準鄭重說道:“有三類人,大清的衙門對他們是永遠關閉的。第一,從事低賤職業的,要是有巫、娼、剃頭、戲子、花子、貨郎等不光彩‘下九流’職業經曆,別想參加考試;第二,奴才或者富人家長工雜役出身的,也趁早斷了科舉翻身的念想;第三,祖父一輩犯過重罪的,同樣不能報考,更別想做官。”
    李鐵船接著問:“捐納程序具體有哪些呢?”
    李準挺直腰板,回答道:“戶部專設捐納司,專門管收錢,然後戶部發谘文給吏部,吏部再發執照,有了它,捐納人員才能拿著收據到吏部銓敘司報到。吏部還得搞政審。捐納能得官銜,不過京官最多到正五品,外官最多到正四品,這都是有規矩的。”
    李鐵船聽完,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那笑容如同春日暖陽,驅散了之前的陰霾,他讚許地說:“準兒,看來你將來一生的衣食飯碗就不用愁了。”
    那麽李準真能靠捐納改變自己的命運嗎?
    喜歡鐵血書生之南海風雲請大家收藏:()鐵血書生之南海風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