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仕途新篇:從廣州到梧州任職之路

字數:3293   加入書籤

A+A-


    父親李鐵船北上時候快一年了,李準非常想念父親,於是在開春的三月請假,踏上了北上天津看望家人的旅程。李準在北京陪伴父親一個月後返回廣東。
    八月,暑氣依舊蒸騰,李準懷揣著滿心的期許與忐忑,一路舟車勞頓,從西江輾轉經過梧州,終抵達廣西桂林巡撫衙門,原來現任廣西巡撫是他授業恩師。
    時光悄然流轉,在李準的成長曆程中,一個重要的轉折點不期而至。不久之後,父親李鐵船為了能讓兒子得到更優質的教導,四處尋覓,最終為李準聘請了一位堪稱良師的人物 —— 黃植庭。黃老師可不是泛泛之輩,他乃進士出身,早年在官場中也曾大放異彩,擔任過四川川北道知府,在任期間政績斐然,聲名遠揚。然而,命運的輪盤悄然轉動,恰逢丁憂期,他不得不暫別官場,回到家中守孝。盡管身處守孝期間,但黃老師對學問的熱愛與執著從未減退,他那淵博的學識、豐富的見識,仿佛一座取之不盡的知識寶庫,令每一個與之接觸的人都心生敬佩。
    當黃老師教授文章寫作時,整個學堂都仿佛被一種神奇的魔力所籠罩。他會輕輕拿起毛筆,那毛筆在他手中就像是一件靈動的樂器,隨著他的手臂揮舞,在潔白的紙張上寫下一行行優美的詞句。他一邊書寫,一邊用那充滿感染力的聲音,詳細講解每個字詞的含義、用法,以及這些字詞在文章中所蘊含的精妙之處。
    李準坐在書桌前,全神貫注地看著黑板,他的眼神中閃爍著對知識的強烈渴望,那渴望的光芒仿佛能照亮整個教室。 黃老師眼神中充滿了對李準的鼓勵和期待,仿佛在告訴李準,他相信李準一定能夠在科舉的道路上綻放光彩。
    而當黃老師講到官場上的奇聞軼事時,學堂裏的氣氛瞬間變得更加活躍起來。他會輕輕坐在講台旁的椅子上,身體微微前傾,整個人仿佛都沉浸在了那些精彩的故事之中。李準聽得如癡如醉,聚精會神地聽著,眼睛一刻也不敢離開黃老師,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節。
    黃老師不僅僅是在講述故事本身,他更像是一位智慧的引路人,會深入分析故事中所蘊含的人情世故、權力製衡以及背後所隱藏的深刻道理。他會巧妙地引導李準思考,如果自己身處那樣複雜的情境中,會如何應對,如何在權力的旋渦中堅守自己的原則和底線。“在這官場之中,為人處世之道至關重要。既要懂得順應時勢,靈活應變,又不能失去自己的本心,忘記自己的初心。”
    李準聽得津津有味,心中對黃老師的敬佩之情愈發深厚。他常常在課後還沉浸在黃老師講述的故事中,反複思考其中的道理,並嚐試將這些感悟運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學習中,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加成熟和睿智。
    那朱紅的大門,在日光的映照下,透著幾分威嚴莊重,他仰頭望了望,深吸一口氣,整了整衣衫,抬腳邁進這扇通往未知仕途的門庭。
    衙門內堂,黃巡撫身著一襲官袍,端坐在雕花梨木椅子上,神色威嚴,目光如炬,正翻閱著手中書卷,不時輕撚胡須,似在思忖著要事。聽聞腳步聲,他抬眸望去,見是李準,冷峻的麵龐泛起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
    李準進得屋內,先是疾步向前,至黃巡撫跟前丈餘處,而後穩穩停下,雙腿並攏,腰身挺直,雙手恭敬地垂於兩側,腰身深深一躬,直至額頭快要觸及地麵,口中懇切說道:“恩師,學生一接到您的傳喚,便星夜兼程,從廣州馬不停蹄地趕到桂林,恩師念及學生,給予這入仕良機,學生感恩戴德,銘記於心呐!” 說罷,直起身,臉上滿是謙遜與恭敬,目光誠摯地望向黃巡撫。
    黃巡撫擱下書卷,抬手輕撫官袍下擺,緩緩站起身來,踱步至李準身前,目光在他身上打量一番,微微頷首,開口道:“準啊,你本就才學出眾,又勤勉努力,在吏部知府班已然列入候補,根基紮實。如今我任命你為梧州通商提調,雖說看似高職低配,可你切莫小瞧了這職位,裏頭學問大著呢,曆練價值極高,你萬不可心生嫌棄呐。” 言罷,他背著手,轉身踱步回椅旁,坐定後,端起茶盞,輕抿一口,似是回憶起往昔歲月,繼續說道:“你可還記得當年?若那時你隨我一道奔赴雲南任職,憑你的能耐,如今怕早已穩穩坐上知府之位咯,時也命也,不過如今這梧州通商提調一職,隻要你用心經營,未來亦不可限量呐。”
    李準聽聞,忙又躬身,頭垂得更低,急切說道:“恩師教誨,學生銘記。學生豈會嫌棄,隻覺重任在肩,誠惶誠恐,生怕有負恩師厚望。梧州通商事宜關乎地方經濟命脈,又涉諸多涉外交往,學生定當殫精竭慮,全力以赴。” 稍作停頓,他直起身,雙手抱拳,抬眸望向黃巡撫,眼中滿是堅毅與決心,“恩師,學生鬥膽一問,這梧州知府譚太守,學生素未謀麵,不知其為人處世、理政風格如何?學生初來乍到,還望恩師指點一二,以便學生能更好地與其共事,協同推進梧州諸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黃巡撫放下茶盞,手指輕叩桌麵,發出有節奏的 “噠噠” 聲,思忖片刻,說道:“譚太守嘛,理政經驗頗為豐富,為人也算沉穩務實,對地方事務兢兢業業,隻是行事風格稍顯保守些。你去了之後,需秉持謙遜之態,多與他交流溝通,以開放包容之心,共商通商良策,既要守住本土規矩,又要靈活應對洋商事宜,萬不可莽撞行事,失了分寸。”
    李準聽得認真,不時點頭,待黃巡撫說完,他再次抱拳,朗聲道:“多謝恩師提點,學生定當謹遵教誨。學生這邊即刻回廣州,妥善安排家眷,隨後不日即奔赴梧州上任,絕不拖遝延誤。恩師公務繁忙,還望多多保重身體,學生日後若遇難題,還望恩師不吝賜教。”
    黃巡撫擺了擺手,神色溫和些許,說道:“去吧,一路小心,梧州事務繁雜,你需步步為營,為師靜候你佳音。”
    李準躬身行禮,而後緩緩退出內堂,腳步匆匆,已然在心底謀劃起梧州之行的種種事宜,那朱紅大門在身後緩緩合上,似是關上過往,開啟一段全新仕途征程。
    李準順道到了廣西梧州,他先以通商提調的身份拜見了梧州知府。知府知道李準是巡撫的學生,對他也十分客氣。但通商提調是個新崗位,也可以說是專門為李準設立的,基本職責權利與義務等並不十分清晰,兩人聊了許久也沒有聊出個什麽名堂。
    不過,提調畢竟是朝廷認可的正式官位,李準還是相當重視的。他在梧州待了十幾天,每日穿梭在梧州的大街小巷,與商戶百姓交談,了解當地的商業情況和民生狀況。他時而駐足在碼頭,觀察船隻的往來和貨物的裝卸;時而走進集市,詢問物價和貿易情況。
    經過這十幾天的努力,他基本熟悉了梧州的大致情況,便打算回到廣州。他要將在廣州的各省捐納事務整理出來,作出妥善安排後,就返回梧州上任,準備大幹一場。
    那麽,李準能在廣西有所作為嗎?
    喜歡鐵血書生之南海風雲請大家收藏:()鐵血書生之南海風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