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鐵路博弈:力推國辦能否扭轉乾坤

字數:2773   加入書籤

A+A-


    劉族長剛說完,人群中就有人高聲呼喊:“沒錯,絕不能讓他們在此修築鐵路,我們要堅決保衛自家的祖墳、自家的土地。我們要團結起來,保衛自己的村子!” 刹那間,場麵陷入一片混亂,百姓們的情緒愈發激昂。
    李準看現場情緒很可能失控,於是提高音量大聲說道:“劉族長及各位鄉親們,請大家冷靜!我李準今日在此向大家鄭重承諾,定會妥善處置祖墳、土地、房屋等問題,絕不讓大家遭受損失。我們大家要齊心協力共商良策,一定能找到一個更周全之法。”
    劉族長情緒激動地說道:“李大人,您所言我們皆能理解,隻是這鐵路著實不能從椏口村此處修築。實則在我們椏口村旁側,有一處小峽穀,兩側皆為山巒,且無人居住,從那裏修築鐵路方為最佳之選。”
    李準不禁喜形於色,高聲問道:“劉族長,能否勞煩您帶我們前去一探究竟?”
    隨後,李準與美國工程師以及其他官員一同前往。兩地間距實則並不遙遠,約莫三裏路程。一路上,驕陽依舊似火,路旁的野草於微風中輕輕搖曳,仿若也在密切關注著這場有關鐵路走向的探討。李準雖為外行,卻也對此頗為滿意,美國工程師亦表認可。
    李準詢問是否能夠更改線路?美國人連聲道:“no!no!no!” 接著便嘰裏咕嚕說了一大通,李準不通英語,自是茫然不解,趕忙詢問翻譯。翻譯告知他:“美國人稱總工程師已在地圖上規劃妥當,並匯報給中國政府,既定的係統線路絕對無法更改,亦絕不允許更改。”
    李準不禁怒聲斥罵:“這些美國佬,可惡,每天隻知悶在屋內於地圖上肆意塗畫,根本不管沿途百姓的具體困難,對於明顯不合理的地方,也拒絕修改。我可不會慣著你,必須修改,馬上修改。”
    劉族長高興說:“李大人,難得有你這樣的官員肯為我們百姓著想,有什麽困難我們願意坐下來協商。”
    李準轉而對老人說道:“老人家你說得對,辦法總比困難多,您所反映的問題,我們回去後定會深入研究商議,力求盡快給予諸位一個滿意的回應。同時,亦請大家將扒掉的石塊路基予以恢複,畢竟鐵路工程修建也非常不容易,請大家辛苦一下,我也會給大家一些慰問品,感謝大家?”
    劉族長欣然說道:“李大人,有您這般為民請命的好官做主,我自是讚同。” 言罷,他麵向四周百姓激動高呼:“各位鄉親,有李大人為我們撐腰,你們說好不好?” 眾人齊聲回應:“好,我們聽李大人的。”
    劉族長接著說道:“鄉親們,方才李總辦大人已言明會爭取修正線路,大夥都散了吧。倘若李大人食言而肥,我們再來相聚誓死扞衛咱們的椏口村,大夥說好不好?”“好,好。” 這四川方言的呼喊聲響徹雲霄,久久回蕩。
    其他幾個地方的狀況大致相仿,單純依靠派兵鎮壓非但於事無補,反而會致使事態失控。曆經多次深入細致地了解具體情形後,李準親自出麵與鄉民溝通交流,同時在涉及祖墳眾多之處的線路改道問題上,與美方總工程師激烈爭辯,強烈要求順應民意變更施工線路。百姓亦覺官方是在為其利益考量,加之其他官員憑借李準的威望與百姓友好協商,鐵路建設所遇阻力大幅削減,工程建設取得顯著進展。
    盡管鐵路沿線的拆遷矛盾有所緩和,但在決策指揮、統一規劃以及資金籌措等方麵,與美國公司的矛盾卻逐漸凸顯,且愈發尖銳,嚴重阻礙了鐵路工程的建設進度。
    粵漢鐵路,最初由英國提出修築方案,鄂、湘、粵三省官紳集資興建,然因籌款艱難,經岑春煊提議,以三省名義聯合舉借外債,由三省分攤償還。此建議獲張之洞認可,遂將粵漢鐵路的築路權授予一家美國公司。豈料,這家美國公司竟暗中將部分股權售予比利時以謀取私利。如此一來,中國的南北兩大幹線蘆漢、粵漢鐵路)便麵臨落入俄、法、比三國財團之手的危機。民族情緒由此被激發,要求贖回路權的抗議浪潮迅速在湖南、廣東等地湧起。
    在與村民的交流過程中,李準發現外國公司在開展鐵路修建事宜時,常常僅著眼於自身利益,全然罔顧當地百姓的訴求與實際情形。就如同此次的線路規劃,美國工程師僅憑地圖便確定線路走向,絲毫不進行實地勘查,對百姓的祖墳以及生計問題漠不關心,這才引發了如此激烈的矛盾衝突。
    倘若鐵路由中國自行操辦,官員們能夠更為深入地了解國情與民情,從而更妥善地平衡各方利益關係。再者,鐵路建設關乎國家的經濟命脈與戰略布局,若將如此關鍵的基礎設施建設交由外國人掌控,從長遠視角審視,存在諸多潛在風險。一旦國際局勢發生變動或遭遇其他特殊狀況,鐵路的運營與管理極有可能遭受外國勢力的幹擾與掣肘,這對國家的安全與發展將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此外,李準身為鐵路總辦,在與美國公司溝通協調之際,深感困難重重。語言障礙尚在其次,更為關鍵的是雙方的理念與目標存在顯著差異。美國公司一心追逐利潤最大化,而中國政府在考量經濟效益的同時,還需兼顧社會效益與民生問題。唯有將鐵路建設的主導權牢牢掌握於自己手中,方能更為有效地推動鐵路事業的蓬勃發展,為國家的繁榮昌盛與百姓的幸福安康貢獻更大的力量。
    他深知,民意不可違抗,李準與相關同僚商議後認為,外國人承建鐵路有百害而無一利,且中國人自行溝通交涉更為便捷,遂建議張之洞、盛宣懷等贖回修路權,改為地方自辦。美國人見有利可圖無望,亦不再堅持承辦,最終各方一致同意鐵路由中國人自主修建。張之洞最終與美國公司商定,以 675 萬美元贖約,然這筆贖約資金又是向英國籌借。
    李準心中愈發篤定了鐵路收回國辦的念頭。那麽,提議將鐵路開發收回國辦,此提議究竟是對是錯呢?
    喜歡鐵血書生之南海風雲請大家收藏:()鐵血書生之南海風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